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内环火盖及燃气灶制造技术_技高网

内环火盖及燃气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6995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0:01
本申请涉及烹饪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环火盖及燃气灶。内环火盖具有混气腔,内环火盖的周向外壁设置有凹陷部,凹陷部的边沿形成遮挡檐;凹陷部内设置有点火出气孔,点火出气孔连通凹陷部,遮挡檐至少遮挡点火出气孔。该内环火盖和该燃气灶,能够通过凹陷部的遮挡檐实现对于溢出汤汁的遮挡和导流,使得溢出的汤汁避开凹陷部沿着遮挡檐直接流下,从而避免溢出的汤汁污染甚至堵塞点火出气孔。此外,在燃气灶正常燃烧时,遮挡檐不会相对于锅具遮挡火焰,有效避免了热量损失,提高了燃烧充分性和热量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烹饪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内环火盖及燃气灶


技术介绍

1、目前,灶具燃烧器为了防止点火性能受到影响,通常将主火孔开设在内环火盖的外周侧壁,当锅具中的汤汁溢出时,容易流淌内环火盖的主火孔上,污染甚至堵住主火孔,造成灶具燃烧器点火不良或意外熄火等问题。

2、为了解决锅具中的汤汁溢出造成灶具燃烧器点火不良或意外熄火的技术问题,目前在内环火盖的外侧圆周区域增设点火防汤檐口,通过点火防汤檐口将主火孔相对于锅具进行覆盖,从而起到防止汤汁流淌到主火孔上的作用。

3、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8672173u,专利技术名称为火盖及包含其的燃烧器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火盖,火盖包括分体设置的火盖主体和积液部,积液部连接于火盖主体的顶部,火盖主体的侧壁开设主火孔;积液部包括积液本体和导流件,积液本体具有开口,开口通过导流件与外界连通,导流件远离开口的一端向远离主火孔的方向延伸,且导流件远离开口的一端不高于开口的高度,以导流积液本体上的积液。导流件远离开口的一端不高于开口的高度,从而在导流积液本体上的导液时,不会出现积液回流。通过导流件,使得积液不会与火盖主体接触,从而使得积液不会流入开设于火盖主体上的主火孔,进而防止出现意外熄火或点火不良的问题。

4、但是,这种通过增设点火防汤檐口覆盖主火孔的方案,在灶具燃气灶正常燃烧时,容易导致热量损失并影响燃烧的充分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环火盖及燃气灶,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通过增设点火防汤檐口覆盖主火孔的方案,在灶具燃气灶正常燃烧时,容易导致热量损失并影响燃烧的充分性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内环火盖,所述内环火盖具有混气腔,所述内环火盖的周向外壁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边沿形成遮挡檐;

3、所述凹陷部内设置有点火出气孔,所述点火出气孔连通所述凹陷部,所述遮挡檐至少遮挡所述点火出气孔。

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内环火盖具有混气腔;

5、所述点火出气孔包括第一出气分孔和第二出气分孔;

6、所述第一出气分孔的进气端和所述第二出气分孔的进气端均连通混气腔;

7、所述第一出气分孔的出气端和所述第二出气分孔的出气端相贯通且均连通所述凹陷部。

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气分孔包括由所述混气腔向所述凹陷部顺次连通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

9、所述第一孔段沿所述内环火盖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二孔段沿所述内环火盖的径向延伸。

1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点火出气孔的出气端呈椭圆形、长方形或水滴形;

11、和/或,所述混气腔与所述凹陷部错开设置。

1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凹陷部内还设置有稳焰孔,所述稳焰孔的进气端连通所述混气腔,所述稳焰孔的出气端连通所述凹陷部并与所述点火出气孔的出气端间隔设置。

1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点火出气孔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稳焰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稳焰孔环绕所述点火出气孔设置。

1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内环火盖设置有传火孔,所述传火孔连通所述混气腔与所述内环火盖的周向外壁;

15、至少一个所述传火孔的中部贯通所述凹陷部,所述传火孔与所述凹陷部的贯通处形成缺口。

1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沿所述内环火盖的周向,所述稳焰孔位于所述点火出气孔和所述传火孔之间;

17、沿所述内环火盖的轴向,所述缺口高于所述点火出气孔和/或所述稳焰孔。

1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凹陷部的具有沿所述内环火盖的轴向相面对地间隔设置于所述遮挡檐下方的导流面;

19、所述导流面沿所述内环火盖的径向由内至外向下倾斜。

20、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燃气灶,包括点火针和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内环火盖;

21、所述点火针设置于所述内环火盖的凹陷部的侧部,所述点火针与所述内环火盖的点火出气孔相面对。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23、本申请提供的内环火盖的周向外壁设置有凹陷部,凹陷部内设置有点火出气孔,凹陷部的边沿形成遮挡檐,且由上至下观察,遮挡檐遮挡点火出气孔。

24、从而该内环火盖,能够通过凹陷部的遮挡檐实现对于溢出汤汁的遮挡和导流,使得溢出的汤汁避开凹陷部沿着遮挡檐直接流下,进而避免溢出的汤汁污染甚至堵塞点火出气孔。此外,在无需增设防汤檐口的前提下,实现了防止出现意外熄火或点火不良的情况,进而在燃气灶正常燃烧时,遮挡檐不会相对于锅具遮挡火焰,有效避免了热量损失,提高了燃烧充分性和热量利用率。

25、本申请提供的燃气灶,包括上述的内环火盖,因而能够实现该内环火盖的所有有益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火盖的周向外壁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边沿形成遮挡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火盖具有混气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分孔包括由所述混气腔向所述凹陷部顺次连通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出气孔的出气端呈椭圆形、长方形或水滴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内还设置有稳焰孔,所述稳焰孔的进气端连通所述混气腔,所述稳焰孔的出气端连通所述凹陷部并与所述点火出气孔的出气端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出气孔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稳焰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稳焰孔环绕所述点火出气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火盖设置有传火孔,所述传火孔连通所述混气腔与所述内环火盖的周向外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内环火盖的周向,所述稳焰孔位于所述点火出气孔和所述传火孔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具有沿所述内环火盖的轴向相面对地间隔设置于所述遮挡檐下方的导流面;

10.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点火针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环火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火盖的周向外壁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边沿形成遮挡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火盖具有混气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分孔包括由所述混气腔向所述凹陷部顺次连通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出气孔的出气端呈椭圆形、长方形或水滴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内还设置有稳焰孔,所述稳焰孔的进气端连通所述混气腔,所述稳焰孔的出气端连通所述凹陷部并与所述点火出气孔的出气端间隔设置。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富佳曾庆中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