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防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6937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3:56
本技术涉及建筑外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外墙防渗结构,包括外墙主体,所述外墙主体前侧壁固定连接有承重墙体,所述承重墙体前侧壁固定连接有多组均匀纵向分布的菱形导向板,所述菱形导向板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引导板,所述引导板的侧部均开设有直落槽,所述承重墙体的侧壁开设有多组均匀纵向分布的入气槽。本技术中,而承重墙体与承力柱之间加装的多组承力柱,形成均匀纵向分布的支撑力,提高外墙结构的结构强度,而外墙主体内部的湿气以及凝结水珠,则通过引导进入的环境风进行吹拂干燥,通过引导槽、中心引导盘,形成一层泡沫保暖层,也可通过主注入道、剪力架、侧注入道以及中心引导盘形成的龙骨结构加强整体外墙的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外墙,尤其涉及一种外墙防渗结构


技术介绍

1、房屋建筑中,使用砌体砌筑的外墙,均有可能发生外墙渗水情况,特别是位于地下室的外墙,由于墙体低于地面,所以外部雨水非常容易渗透进墙体内,导致墙体发霉,甚至造成地下室被淹。

2、房屋建筑中,使用砌体砌筑的外墙,均有可能发生外墙渗水情况,特别是位于建筑外墙,现有的外墙防渗漏结构在使用时,由于暴雨等恶劣天气的长时间侵蚀,易使雨水渗透进墙体内,易使外墙脱落危害业主安全,所以外部雨水非常容易渗透进墙体内,导致墙体发霉,甚至造成室内被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了,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建筑外墙容易受到潮湿以及雨水渗入而导致损坏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墙防渗结构,包括外墙主体,所述外墙主体前侧壁固定连接有承重墙体,所述承重墙体前侧壁固定连接有多组均匀纵向分布的菱形导向板,所述菱形导向板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引导板,所述引导板的侧部均开设有直落槽,所述承重墙体的侧壁开设有多组均匀纵向分布的入气槽,所述外墙主体内部底壁固定连接有引导斜道,所述外墙主体内部底壁开设有排放槽,通过外墙主体、承重墙体、菱形导向板、引导板、直落槽、入气槽、承力柱,外部环境所产生的环境风在吹向承重墙体的同时会沿着引导板引导至相邻菱形导向板之间的斜度空间,再通过入气槽进入至外墙主体的内部,而外墙主体的内部中心位置对应加装了用于吸湿的吸湿板以及水泥石板,而承重墙体与承力柱之间加装的多组承力柱,形成均匀纵向分布的支撑力,提高外墙结构的结构强度,而外墙主体内部的湿气以及凝结水珠,则通过引导进入的环境风进行吹拂干燥。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外墙主体内部并位于承重墙体的侧壁设置有多组纵向均匀分布的承力柱,承重墙体与承力柱之间加装的多组承力柱,形成均匀纵向分布的支撑力,提高外墙结构的结构强度。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外墙主体内部前侧固定连接有吸湿板,所述吸湿板的两端分布延伸至外墙主体的外部。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外墙主体内部中心固定连接有水泥石板,将整个墙体分成两个区域,并分别提供保温和防水效果。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外墙主体内部后侧壁中心固定连接有剪力架,所述剪力架中部开设有矩形分布引导槽,所述外墙主体内部后侧壁顶部固定连接 有主注入道。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承力柱均匀设置在承重墙体与吸湿板之间,提高整体墙板的结构强度。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外墙主体内部后侧壁侧部固定连接有侧注入道,通过侧注入道进行自然发泡剂的注入。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所述剪力架中部固定连接有中心引导盘,自然发泡剂会随着中心引导盘向更多空间扩展同时自然发泡。

17、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1.本技术中,首先通过外墙主体、承重墙体、菱形导向板、引导板、直落槽、入气槽、承力柱,外部环境所产生的环境风在吹向承重墙体的同时会沿着引导板引导至相邻菱形导向板之间的斜度空间,再通过入气槽进入至外墙主体的内部,而外墙主体的内部中心位置对应加装了用于吸湿的吸湿板以及水泥石板,而承重墙体与承力柱之间加装的多组承力柱,形成均匀纵向分布的支撑力,提高外墙结构的结构强度,而外墙主体内部的湿气以及凝结水珠,则通过引导进入的环境风进行吹拂干燥。

19、2.本技术中,通过主注入道、剪力架、侧注入道、引导槽、中心引导盘,形成一层泡沫保暖层,也可通过主注入道、剪力架、侧注入道以及中心引导盘形成的龙骨结构加强整体外墙的结构强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墙防渗结构,包括外墙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主体(1)前侧壁固定连接有承重墙体(2),所述承重墙体(2)前侧壁固定连接有多组均匀纵向分布的菱形导向板(3),所述菱形导向板(3)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引导板(4),所述引导板(4)的侧部均开设有直落槽(5),所述承重墙体(2)的侧壁开设有多组均匀纵向分布的入气槽(6),所述外墙主体(1)内部底壁固定连接有引导斜道(10),所述外墙主体(1)内部底壁开设有排放槽(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墙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主体(1)内部并位于承重墙体(2)的侧壁设置有多组纵向均匀分布的承力柱(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墙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主体(1)内部前侧固定连接有吸湿板(8),所述吸湿板(8)的两端分布延伸至外墙主体(1)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墙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主体(1)内部中心固定连接有水泥石板(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墙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主体(1)内部后侧壁中心固定连接有剪力架(13),所述剪力架(13)中部开设有矩形分布引导槽(15),所述外墙主体(1)内部后侧壁顶部固定连接有主注入道(1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墙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柱(7)均匀设置在承重墙体(2)与吸湿板(8)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外墙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主体(1)内部后侧壁侧部固定连接有侧注入道(14)。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外墙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架(13)中部固定连接有中心引导盘(1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墙防渗结构,包括外墙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主体(1)前侧壁固定连接有承重墙体(2),所述承重墙体(2)前侧壁固定连接有多组均匀纵向分布的菱形导向板(3),所述菱形导向板(3)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引导板(4),所述引导板(4)的侧部均开设有直落槽(5),所述承重墙体(2)的侧壁开设有多组均匀纵向分布的入气槽(6),所述外墙主体(1)内部底壁固定连接有引导斜道(10),所述外墙主体(1)内部底壁开设有排放槽(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墙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主体(1)内部并位于承重墙体(2)的侧壁设置有多组纵向均匀分布的承力柱(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墙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主体(1)内部前侧固定连接有吸湿板(8),所述吸湿板(8)的两端分布延伸至外墙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益任正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伊亿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