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具体为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水下测距装置。
技术介绍
1、水电站库区边坡、坝体、消能结构、导墙等,常年处在水下浸泡、冲蚀的环境中,难免出现裂纹、冲蚀等,如不定期检查水下结构安全状况,将威胁水电站的安全运行;水库存在的病险主要有防洪标准偏低、大坝渗(漏)水严重、泄输(引)水建筑物存在安全隐患、大坝抗震安全性不满足规范要求、生物破坏等;
2、中大型水电站往往库区大,大坝整体结构大,传统的潜水、摄像等水下检测手段难以全面覆盖,且成本较高,效率低下;
3、为了减少水电站大坝的安全隐患,提升水电站大坝的使用效果,需要使用水下机器人潜入水电站大坝水下,进行检测,但现有的水下机器人水下测距装置多采用单个超声波探测头进行测距,遇到障碍物时不方便探测,且超声波探测头在水下测长距离时具有一定误差,为此,我们提出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水下测距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水下测距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水下测距装置,包括大型水下机器人(1),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型水下机器人(1)的底端设有辅储机构(2),所述辅储机构(2)包括收纳框(21),所述收纳框(21)的一侧合页安装有密封盖(22),所述收纳框(21)中设有多点测距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水下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33)包括安装底筒(331),所述安装底筒(331)固定安装在小型水下机器人(32)的顶端一侧,所述安装底筒(331)的顶端中部转动安装有第一旋转轴(332),所述第一旋转轴(33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旋转架(333),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水下测距装置,包括大型水下机器人(1),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型水下机器人(1)的底端设有辅储机构(2),所述辅储机构(2)包括收纳框(21),所述收纳框(21)的一侧合页安装有密封盖(22),所述收纳框(21)中设有多点测距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水下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33)包括安装底筒(331),所述安装底筒(331)固定安装在小型水下机器人(32)的顶端一侧,所述安装底筒(331)的顶端中部转动安装有第一旋转轴(332),所述第一旋转轴(33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旋转架(333),所述旋转架(333)的顶部设有安装框(334),所述安装框(334)的外侧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旋转轴(335),所述第二旋转轴(335)转动安装在旋转架(333)的顶部,所述第一旋转轴(332)、第二旋转轴(335)垂直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水下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筒(331)中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336),所述第一电机(336)的驱动端和第一旋转轴(332)的底端固定安装,所述第二旋转轴(335)的一端部穿过旋转架(333)并固定安装有冠齿轮(337),所述旋转架(333)外壁靠近冠齿轮(33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338),所述第二电机(338)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339),所述驱动齿轮(339)和冠齿轮(337)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水下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架(333)外壁靠近驱动齿轮(33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护罩(3310),所述冠齿轮(337)、第二电机(338)和驱动齿轮(339)位于防护罩(3310)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水下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34)的结构和第一调节组件(33)的结构相同,所述超声波测距仪发射单元(35)固定安装在第一调节组件(33)中安装框(334)上,所述超声波测距仪接收单元(36)固定安装在第二调节组件(34)中安装框(334)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水下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框(21)内壁靠近密封盖(22)的一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两个第一安装座(23),所述第一安装座(23)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座(231),所述密封盖(22)靠近收纳框(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青青,丁勇毅,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福建电力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