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光路反射的射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6796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3:43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光路反射的射线机,涉及射线机领域,包括:射线机主体、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和移动组件,所述射线机主体内部设有激光发射器,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环套,环套固定在射线机主体外侧,且环套外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连接在移动组件外端,且第二调节机构包括铰接块、微型电机和连杆,且铰接块通过连杆与滑块连接,所述微型电机下端连接有驱动轴,且驱动轴外侧连接有主齿轮,并且主齿轮位于铰接块内部开设的铰接槽内。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具有光路反射的射线机角度调节范围仍然存在局限性,且实用性较差,以及反光板容易出现偏移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射线机,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光路反射的射线机


技术介绍

1、目前,在通过x射线机进行无损检测时,一般通过人工测量底片曝光焦距,经过检索,现有技术(申请号:cn202220301777.1),文中记载了“一种具有光路反射的射线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一侧设有激光发射机构,机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横板,横板的底板设有u形板,u形板与横板之间设有限位机构,横板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转动安装在u形板上,调节螺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旋钮,u形板的两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转动轴,转动轴上固定安装有反光板,转动轴的一端延伸至u形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转动齿轮,u形板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座,连接座上设有固定机构。本技术设计合理,便于对反光板进行移动和角度调节,从而能够对射线的路径进行调整,能够减少测距盲区。”

2、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具有光路反射的射线机虽然实现了角度调节,却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该射线机只能在转动轴外周进行反射板角度调节,而不能在机壳的外周进行转动调节,导致角度调节范围仍然存在局限性,其次只有一个反光板进行一次反射,不能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光路反射的射线机,包括:射线机主体(1)、第一调节机构(2)、第二调节机构(4)和移动组件(5),所述射线机主体(1)内部设有激光发射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5)包括环套(51),环套(51)固定在射线机主体(1)外侧,且环套(51)外周滑动连接有滑块(53),所述第二调节机构(4)连接在移动组件(5)外端,且第二调节机构(4)包括铰接块(41)、微型电机(42)和连杆(43),且铰接块(41)通过连杆(43)与滑块(53)连接,所述微型电机(42)下端连接有驱动轴(45),且驱动轴(45)外侧连接有主齿轮(44),并且主齿轮(44)位于铰接块(41)内部开设的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光路反射的射线机,包括:射线机主体(1)、第一调节机构(2)、第二调节机构(4)和移动组件(5),所述射线机主体(1)内部设有激光发射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5)包括环套(51),环套(51)固定在射线机主体(1)外侧,且环套(51)外周滑动连接有滑块(53),所述第二调节机构(4)连接在移动组件(5)外端,且第二调节机构(4)包括铰接块(41)、微型电机(42)和连杆(43),且铰接块(41)通过连杆(43)与滑块(53)连接,所述微型电机(42)下端连接有驱动轴(45),且驱动轴(45)外侧连接有主齿轮(44),并且主齿轮(44)位于铰接块(41)内部开设的铰接槽(411)内,所述第一调节机构(2)连接在第二调节机构(4)外端,且第一调节机构(2)包括转动板(23),且转动板(23)内部螺接有旋柄螺杆(22),旋柄螺杆(22)下端连接有升降框架(24),并且升降框架(24)的外侧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25)和第二齿轮(27),所述转动板(23)铰接在铰接槽(411)中,且转动板(23)内侧端连接有弧形外齿轮(231),并且弧形外齿轮(231)与主齿轮(44)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光路反射的射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套(51)外周开设有环槽(52),且滑块(53)滑动卡接在环槽(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玉国潘怀新胡祥志杨云刘梦凡陈振庆闫宪清张泉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宏海焊接技术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