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转接装置、可穿戴设备和电场治疗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转接装置、可穿戴设备和电场治疗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6748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接装置、可穿戴设备和电场治疗系统,该转接装置包括可穿戴本体、设于可穿戴本体内的电路板以及至少部分设于可穿戴本体上的第一连接部和多个第二连接部,多个第二连接部沿可穿戴本体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与电路板电连接,第一连接部配置为与电场发生装置电连接,第二连接部配置为与电极贴片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电极贴片与电场发生装置之间的高效便捷式连接,同时最大化降低电场治疗对患者个人生活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转接装置、可穿戴设备和电场治疗系统


技术介绍

1、利用电场来治疗肿瘤作为肿瘤治疗的一种新型治疗方式,该技术利用低强度、中高频、交变电场干扰肿瘤细胞有丝分裂进程,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同时不对正常细胞造成影响。

2、现有的肿瘤治疗系统主要包括输出肿瘤电场治疗用交变电信号的电场发生装置、将电信号作用于治疗区域的多对电极片以及将电场发生装置输出的电信号传导至多对电极片的线缆转接盒。

3、多对电极片贴敷于待治疗区域后,需将电极线缆整理并进行收束,然后连接至线缆转接盒,线缆转接盒放置于口袋、挂扣或其他具有类似功能的物品中。

4、电极线缆整理收束受电极贴敷位置、线缆长度、转接盒位置等因素约束,线缆整理收束质量效果对患者产品使用体验具有较大的影响。

5、现有的电极线缆整理收束需要将多根较长线缆连接至转接盒,一般需要由第三者进行协助处理,操作较为麻烦。同时,现有电极片一般为一次性使用,患者对电极片的操作要求具有较高期望。

6、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该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一般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接装置、可穿戴设备和电场治疗系统,可以实现电极贴片与电场发生装置之间的高效便捷式连接,同时最大化降低电场治疗对患者个人生活的影响。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接装置,用于连接电场发生装置和电极贴片,所述转接装置包括可穿戴本体、设于所述可穿戴本体内的电路板以及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可穿戴本体上的第一连接部和多个第二连接部,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沿所述可穿戴本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配置为与所述电场发生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配置为与所述电极贴片电连接。

3、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相连的第一线缆和线缆接头,所述第一线缆的一端位于所述可穿戴本体内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线缆的另一端伸出至所述可穿戴本体的外部并与所述线缆接头相连,所述线缆接头配置为与所述电场发生装置上的输出连接端口适配连接,所述第一线缆具有第一伸缩部。

4、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相连的线缆连接端口和第二线缆,所述可穿戴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线缆连接端口相适配的插接口,所述线缆连接端口位于所述插接口内,所述第二线缆位于所述可穿戴本体内且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线缆连接端口配置为与所述电极贴片的电极线缆接头适配连接。

5、可选的,所述可穿戴本体沿其周向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伸缩部,所述第二线缆具有第三伸缩部,至少一根所述第二线缆穿过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伸缩部且具有第三伸缩部,所述第三伸缩部的至少部分区域位于所述第二伸缩部的空腔内。

6、可选的,所述第三伸缩部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伸缩部的长度相同且二者的收缩程度一致。

7、可选的,所述第二线缆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在同一平面上多次弯折以形成所述第三伸缩部。

8、可选的,所述可穿戴本体包括壳体以及盖设于所述壳体上的盖体,所述壳体与所述盖体之间能够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至少部分区域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至少部分区域的容置腔。

9、可选的,所述壳体沿其周向具有向外延伸设置的边沿部,所述盖体与所述边沿部相连,以使得所述壳体与所述盖体之间能够形成所述容置腔。

10、可选的,所述可穿戴本体具有相互适配的第一开合部和第二开合部,以使得所述可穿戴本体能够处于展开状态或者闭合状态,当所述可穿戴本体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合部位于所述可穿戴本体的一端,所述第二开合部位于所述可穿戴本体的另一端。

11、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合部包括设于所述可穿戴本体的一端上的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二开合部包括设于所述可穿戴本体的另一端上的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二卡接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卡接件相适配的卡接孔。

12、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合部包括设于所述可穿戴本体的一端上的插接件,所述第二开合部包括设于所述可穿戴本体的另一端上的多个插接孔,所述多个插接孔沿所述可穿戴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13、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至少一对电极贴片和上文所述的转接装置,所述电极贴片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电连接。

1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场治疗系统,所述电场治疗系统包括电场发生装置和上文所述的可穿戴设备,所述电场发生装置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电连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转接装置、可穿戴设备和电场治疗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转接装置包括可穿戴本体、设于所述可穿戴本体内的电路板以及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可穿戴本体上的第一连接部和多个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配置为与电场发生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配置为与电极贴片电连接。由此,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可穿戴本体上设置第一连接部和多个第二连接部,可以将电场发生装置与所述转接装置上的第一连接部电连接,将电极贴片与所述转接装置上的第二连接部电连接,进而可以将电场发生装置输出的电信号传导至电极贴片,从而对患者进行治疗,且针对不同身高、不同体型的患者,均可通过相同的方式进行连接,操作上仅需要将电极贴片上的电极线缆接头就近连接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转接装置上的第二连接部,从而可以避免电极线缆整理收束上的操作问题。此外,由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转接装置可以穿戴于患者身上,且可固定于电极贴片附近,由此不仅可以有效的避免治疗过程中的电极线缆拉扯、纠缠等问题,大大缩减电极贴片上的电极线缆的长度,而且隐秘性好,可以更好的保障患者的隐私安全。另外,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所述可穿戴本体内设置电路板,可以更加便于电信号的传导。

17、由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和电场治疗系统具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转接装置,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和电场治疗系统至少具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转接装置的所有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文中有关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转接装置所具有的有益效果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和电场治疗系统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一一进行赘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接装置,用于连接电场发生装置和电极贴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穿戴本体、设于所述可穿戴本体内的电路板以及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可穿戴本体上的第一连接部和多个第二连接部,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沿所述可穿戴本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配置为与所述电场发生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配置为与所述电极贴片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相连的第一线缆和线缆接头,所述第一线缆的一端位于所述可穿戴本体内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线缆的另一端伸出至所述可穿戴本体的外部并与所述线缆接头相连,所述线缆接头配置为与所述电场发生装置上的输出连接端口适配连接,所述第一线缆具有第一伸缩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相连的线缆连接端口和第二线缆,所述可穿戴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线缆连接端口相适配的插接口,所述线缆连接端口位于所述插接口内,所述第二线缆位于所述可穿戴本体内且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线缆连接端口配置为与所述电极贴片的电极线缆接头适配连接。p>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本体沿其周向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伸缩部,至少一根所述第二线缆穿过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伸缩部且具有第三伸缩部,所述第三伸缩部的至少部分区域位于所述第二伸缩部的空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伸缩部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伸缩部的长度相同且二者的收缩程度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缆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在同一平面上多次弯折以形成所述第三伸缩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本体包括壳体以及盖设于所述壳体上的盖体,所述壳体与所述盖体之间能够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至少部分区域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至少部分区域的容置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沿其周向具有向外延伸设置的边沿部,所述盖体与所述边沿部相连,以使得所述壳体与所述盖体之间能够形成所述容置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本体具有相互适配的第一开合部和第二开合部,以使得所述可穿戴本体能够处于展开状态或者闭合状态,当所述可穿戴本体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合部位于所述可穿戴本体的一端,所述第二开合部位于所述可穿戴本体的另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合部包括设于所述可穿戴本体的一端上的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二开合部包括设于所述可穿戴本体的另一端上的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二卡接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卡接件相适配的卡接孔。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合部包括设于所述可穿戴本体的一端上的插接件,所述第二开合部包括设于所述可穿戴本体的另一端上的多个插接孔,所述多个插接孔沿所述可穿戴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12.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对电极贴片和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转接装置,所述电极贴片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电连接。

13.一种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场发生装置和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所述电场发生装置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电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接装置,用于连接电场发生装置和电极贴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穿戴本体、设于所述可穿戴本体内的电路板以及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可穿戴本体上的第一连接部和多个第二连接部,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沿所述可穿戴本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配置为与所述电场发生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配置为与所述电极贴片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相连的第一线缆和线缆接头,所述第一线缆的一端位于所述可穿戴本体内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线缆的另一端伸出至所述可穿戴本体的外部并与所述线缆接头相连,所述线缆接头配置为与所述电场发生装置上的输出连接端口适配连接,所述第一线缆具有第一伸缩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相连的线缆连接端口和第二线缆,所述可穿戴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线缆连接端口相适配的插接口,所述线缆连接端口位于所述插接口内,所述第二线缆位于所述可穿戴本体内且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线缆连接端口配置为与所述电极贴片的电极线缆接头适配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本体沿其周向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伸缩部,至少一根所述第二线缆穿过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伸缩部且具有第三伸缩部,所述第三伸缩部的至少部分区域位于所述第二伸缩部的空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伸缩部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伸缩部的长度相同且二者的收缩程度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缆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在同一平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行赵宇
申请(专利权)人:微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