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三药共载介孔二氧化硅、仿生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三药共载介孔二氧化硅、仿生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06740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药共载介孔二氧化硅、仿生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仿生纳米药物技术领域。三药共载介孔二氧化硅包括:二氧化硅以及在二氧化硅的孔隙内负载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或免疫蛋白、藤黄酸和粘着斑激酶抑制剂。发明专利技术人将三种药物共载于介孔二氧化硅上,通过联用策略可以发挥三药协同的抗肿瘤作用,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从而增强对肿瘤的抑制效果。通过将三种药物共载于介孔二氧化硅上,改善了药物的分散性,提升了药物的稳定性以及生物利用度。杂化细胞膜的修饰集成了长循环、免疫逃逸、同源靶向等优势,为化疗、免疫治疗以及联合治疗恶性肿瘤提供一种新的给药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仿生纳米药物,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三药共载介孔二氧化硅、仿生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1、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为代表的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以pd-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ici通过识别并结合肿瘤细胞表面的免疫检查点蛋白,阻断肿瘤免疫逃逸的通路,从而激活t细胞的肿瘤杀伤活性,是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手段。但目前ici疗法只在10-20%的肿瘤患者身上获得显著的疗效,提高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响应率是临床上需要突破的重大瓶颈问题。

2、藤黄酸(gambogic acid,ga)是从中药藤黄中提取的天然有效成分,与常规化疗药物相比,它是一种具有多靶点、多机制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包括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停滞、抗新生血管生成、抑制迁移与侵袭、调节自噬等。最新的研究发现,部分化疗药物可以通过增强肿瘤细胞免疫原性,促进肿瘤细胞释放内源性危险信号或者抑制调节性t细胞等机制增强肿瘤的免疫原性,介导抗肿瘤免疫应答。我们前期研究发现藤黄酸具有诱发免疫原性细胞死亡、激活抗肿瘤免疫的作用。因此藤黄酸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治疗策略将有助于进一步调高肿瘤的治疗效果。

3、粘着斑激酶(fak)是一类胞质非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ptks),它在细胞间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粘附中起关键作用,高表达于多种癌细胞上,包括胰腺癌、乳腺癌、肺癌、鳞状细胞喉癌、结肠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恶性黑素瘤等,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和化疗耐药,并且通过调节多种细胞过程建立免疫抑制肿瘤微环境,产生免疫耐受。已有研究发现通过抑制fak相关信号通路,破坏肿瘤致密基质,能够有效逆转多种由肿瘤耐药导致的化疗和免疫治疗失败,增强实体瘤在免疫治疗过程中的应答效率和治疗效果。

4、然而,全身性的化疗或免疫治疗剂会给癌症患者带来副作用,容易打破患者体内的免疫平衡,导致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此外,化疗或免疫治疗剂还会受到溶解性差、长时间循环后生物活性丧失和非组织选择性介导的毒副作用的限制。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增加药物溶解性、改变药物体内分布、提高药物靶向性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显著的优势,为化疗或免疫治疗剂的靶向递送提供了新的策略。细胞来源的仿生药物载体因其在天然材料功能方面的优势而得到广泛发展。细胞膜仿生涂覆不仅不会破坏纳米粒原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同时还利用细胞膜表面蛋白质和多糖的功能使纳米颗粒既能避免被免疫系统攻击,又可提高纳米颗粒的肿瘤靶向能力,在肿瘤治疗领域表现出巨大潜力。

5、综上所述,利用化疗药物、fak抑制剂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多重联合疗法具有提高抗肿瘤治疗效果的巨大潜力。目前,已有一种联合了化疗药物、fak抑制剂和免疫治疗剂的药物组合治疗策略在肿瘤治疗显示出有效性(如专利cn115429883a),但无载体的联合给药方式仍存在选择性差、治疗效果有限的弊端。而利用纳米载药系统共同递送抗癌药物ga、fak抑制剂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望提高药物的靶向性、有效性和安全性。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药共载介孔二氧化硅、仿生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专利技术人选用介孔二氧化硅作为三药共载的载体,同时装载大分子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或免疫蛋白)和小分子药物(化疗药(ga)+fak抑制剂),制得一种三药共载介孔二氧化硅。

3、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4、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药共载介孔二氧化硅,其包括:二氧化硅以及在二氧化硅的孔隙内负载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或免疫蛋白、藤黄酸(ga)和fak抑制剂,二氧化硅中ga与fak抑制剂的摩尔比为(2:1)-(10:1)。

5、介孔二氧化硅不仅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而且孔径大小可调,孔道结构有序,因此可以作为药物载体,经过修饰(如细胞膜包覆)能够以高效、可控的方式输送药物到达肿瘤部位,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增强抗肿瘤效率,同时可避免药物提前释放而造成的毒副作用。

6、专利技术人将三种药物共载于介孔二氧化硅上,通过联用策略,可以发挥三药协同的抗肿瘤作用,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能力,从而增强对肿瘤的抑制效果,抑制肿瘤的进展。通过将三种药物共载于介孔二氧化硅上,改善了药物的溶解度,提升了药物的稳定性,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7、为了提高二氧化硅的负载率,专利技术人经过筛选发现,当二氧化硅中ga与fak抑制剂的摩尔比为(2:1)-(10:1)时,有助于保持介孔二氧化硅较高的载药率,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8、二氧化硅中ga与fak抑制剂的摩尔比为2:1,或2.5:1,或3:1,或4:1,或5:1,或6:1,或7:1,或9:1或10:1。

9、在本专利技术应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每mg二氧化硅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或免疫蛋白的含量为75~115μg。

10、在本专利技术应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fak抑制剂选自双硫仑、岩藻黄醇、尼达尼布、nsc677249、defactinib(vs6063)、gsk2256098、pf573228、pf-562271或vs-4718(pnd-1186)。

1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抗pd1抗体、抗pd-l1抗体、抗ctla4抗体、抗ido抗体、抗lag-3抗体、抗tim-3抗体、抗b7-h3抗体、抗tigit抗体或其变体或功能片段。免疫蛋白为β-乳球蛋白。

12、功能片段包括不限于上述抗体或其变体的嵌合抗体、纳米抗体、f(ab’)2、fab’、fab、fv、scfv和双特异抗体中的任意一种。

13、上述抗体的功能片段通常具有与其来源抗体相同的结合特异性。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记载的内容容易理解到,上述抗体的功能性片段可以通过比如酶消化的方法(包括胃蛋白酶或木瓜蛋白酶)和/或通过化学还原分裂二硫键的方法获得。在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完整抗体的结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获得上述的功能片段。

14、上述抗体的功能片段还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重组遗传学技术或通过例如自动肽合成仪,比如applied biosystems等销售的自动肽合成仪合成获得。

1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抗pd1抗体选自匹地利珠单抗、bms-936559、纳武单抗、派姆单抗或者其变体或功能片段。

1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抗pd-l1抗体选自阿特珠单抗、阿维鲁单抗、德瓦鲁单抗、mdx-1105、阿替利珠单抗、阿文利单抗、bms-936559、cx-072、shr-1316、m-7824、ly-3300054、faz-053、kn-035、ca-170、ck-301、cs-1001、hlx-10、mcla-145、msb-2311或medi-4736;

1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ctla4抗体选自易普利姆玛、tremelimumab、伊匹单抗、曲美木单抗、fc工程化igg1抗ct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药共载介孔二氧化硅,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二氧化硅以及在所述二氧化硅的孔隙内负载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或免疫蛋白、藤黄酸(GA)和粘着斑激酶(FAK)抑制剂,所述二氧化硅中GA与FAK抑制剂的摩尔比为(2:1)-(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药共载介孔二氧化硅,其特征在于,每mg所述二氧化硅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或免疫蛋白的含量为75~115μ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药共载介孔二氧化硅,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斑激酶(FAK)抑制剂选自双硫仑、岩藻黄醇、尼达尼布、NSC677249、Defactinib(VS6063)、GSK2256098、PF573228、PF-562271或VS-4718(PND-118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药共载介孔二氧化硅,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药共载介孔二氧化硅的平均粒径为300~400nm;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三药共载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6.一种仿生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三药共载介孔二氧化硅以及在所述二氧化硅表面包覆的杂化细胞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仿生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杂化细胞膜为第一细胞膜与第二细胞膜的融合膜;所述第一细胞膜选自红细胞膜或巨噬细胞膜,所述第二细胞膜选自癌细胞膜;

8.一种如权利要求6-7任一项所述的仿生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将三药共载介孔二氧化硅与杂化细胞膜按照质量比为1:1~1:4进行混合,超声处理;

9.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三药共载介孔二氧化硅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药共载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制得的三药共载介孔二氧化硅、或权利要求6-7任一项所述的仿生纳米颗粒、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仿生纳米颗粒在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为恶性肿瘤;

10.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三药共载介孔二氧化硅或权利要求6-7任一项所述的仿生纳米颗粒。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药共载介孔二氧化硅,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二氧化硅以及在所述二氧化硅的孔隙内负载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或免疫蛋白、藤黄酸(ga)和粘着斑激酶(fak)抑制剂,所述二氧化硅中ga与fak抑制剂的摩尔比为(2:1)-(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药共载介孔二氧化硅,其特征在于,每mg所述二氧化硅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或免疫蛋白的含量为75~115μ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药共载介孔二氧化硅,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斑激酶(fak)抑制剂选自双硫仑、岩藻黄醇、尼达尼布、nsc677249、defactinib(vs6063)、gsk2256098、pf573228、pf-562271或vs-4718(pnd-118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药共载介孔二氧化硅,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药共载介孔二氧化硅的平均粒径为300~400nm;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三药共载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璐璐刘红梅姜先梅黄珊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