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醇脱氢氨化制备腈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醇脱氢氨化制备腈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6672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醇脱氢氨化制备腈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以长链胺、季铵盐或聚醚为模板剂,将铜、镍、锆的前驱体水溶液加入含模板剂的溶液中,随后加入碱液使铜、镍、锆在模板剂上共沉淀,再经过滤、干燥、成型及焙烧、还原,而得到介孔的、高比表面积的CuNi/ZrO2固体催化剂,其具有高的活性和腈选择性,且具有高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催化剂,具体涉及一种醇脱氢氨化制备腈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腈类化合物(如乙腈、正丁腈、异丁腈、戊腈等)可广泛用于生产精细化学品、医药、农药及聚合物。合成腈的常用方法有:卤代烃与剧毒氰化物的取代反应,酰胺与socl2、pocl3、p2o5等脱水反应。这些反应过程污染物排放量大。还有用伯胺氧化脱水的方法,但成本较高。

2、由醇脱氢氨化制备相应的腈是较理想的方法。iida,s.报道用i2和氨水,在50~60℃、常压条件下,由伯醇制备腈,但i2昂贵,没有工业化价值(tetrahedron,2007,63:8274)。金照生报道用纳米zno和氧化铝混合物催化异丁醇在400℃左右转化成异丁腈(cn1962620a)。李伟等报道用普通氧化锌粉与铝胶、硅藻土等共混、挤条,500~600℃活化,得到催化剂,其在350~450℃催化异丁醇脱氢氨化为异丁腈(cn 1254616a)。冯成等报道用co20-ni3/r-al2o3在410℃催化正丁醇脱氢氨化合成正丁腈(精细化工,2010,27(6):567)。这些催化剂的特点是活性稳定,但反应温度太高(400℃左右),工业生产供热较为困难,且因高温反应使产物中含有5%左右的焦质。而且由于载体氧化铝酸性较强,易发生生焦副反应造成催化剂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往合成腈技术中的污染物排放量大、操作温度太高而难以工业化等缺点。提供一种新的催化剂及相应的制备技术,以实现低成本、易于工业化操作的,由醇脱氢氨化制备相应腈的新催化技术。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首先将模板剂加入适当介质中混匀得到模板剂的混合液,将镍、铜、锆等活性组分前驱体用适当溶剂配成溶液后加入模板剂混合液中。采用共沉淀法,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以控制适宜条件,形成含ni、cu、zr活性组分的沉淀。将沉淀物老化后过滤、水洗、烘干、成型、焙烧,得到的固体颗粒经适当条件活化,从而制得介孔高表面的nicu/zro2催化剂。

3、其中,模板剂可以是常见的季铵盐,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等;可以是12~18碳的有机胺,如正十二胺、正十六胺、正十八胺等;还可以是聚醚类物质,如商品p-123、f-127、op-7、op-10等。

4、溶解模板剂的介质可以是水,也可以是与水互溶的醇,如甲醇、乙醇、异丙醇等。模板剂在其中的质量浓度为5~15%。

5、镍、铜、锆活性组份前驱体,可以是它们的硝酸盐类,也可以是它们的氯化盐类,还可以是它们的乙酸盐类。

6、模板剂的用量是:模板剂:活性组分前驱体=0.4~1.2︰1(重量比)。

7、ni、cu、zr组份的摩尔比是ni︰cu︰zr=0.6~1︰1︰1~4。

8、配制活性组份前驱体溶液所用的溶剂可以是水,也可以是与水互溶的醇,如甲醇、乙醇、异丙醇等。活性组分前驱体在溶剂中的浓度为20~35%(重量比)。

9、沉淀剂是碱性物质,较适宜的是naoh或na2co3,其水溶液浓度为15~40%(重量比)。

10、生成沉淀的适宜条件是:10~80℃,ph值为11~14。

11、沉淀物的老化、过滤、水洗是将形成的沉淀物在维持ph值恒定的情况下放置2~4h,随后过滤、水洗4~6次至洗出液达中性。

12、将沉淀物烘干是指在80~150℃,烘2~12h。

13、将沉淀物成型,可以是挤条,也可以是模压,还可以是滚球。

14、沉淀物焙烧操作是在450~550℃,焙烧3~8h。

15、固体颗粒活化的适宜条件是在350~450℃,用氢气还原处理2~4h,从而制得介孔、高比表面的nicu/zro2催化剂,所制备催化剂孔径主要分布在2~15nm,比表面积250~350m2/g。

16、所制得的催化剂在适宜条件下,高效催化醇脱氢氨化制备相应的腈。

17、适宜的催化醇脱氢氨化反应条件是:260~340℃,氨气:醇=2~4︰1(摩尔比),醇液相空速为0.4~1.0h-1。

18、脱氢氨化反应的醇是碳原子数2~8的一元醇,或二元醇。如乙醇,正丁醇、异丁醇、2-乙基己醇,1,5-戊二醇等。

19、醇脱氢氨化生成相应腈的反应方程式如式1:

20、

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22、1.本专利技术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nicu/zro2催化活性高,可以在较低的温度(280~320℃)使醇转化为相应的腈,较低的反应温度在工业上可以使用导热油或中压蒸汽加热,易于操作。

23、2.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介孔、高比表面积的特征,介孔分布均匀,利于传热、传质,从而具有高的催化效率,并使催化性能稳定。

24、3.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催化剂nicu/zro2组分间存在强烈的协同作用,nicu形成合金,利于形成较多的催化活性中心,zro2与ni和cu的强相互作用,利于微小的ni和cu活性中心的稳定,故本专利技术制备的nicu/zro2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活性稳定性。

25、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制备方法是在模板剂上共沉淀,易于工业上大规模应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介孔高表面NiCu/ZrO2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为:先将模板剂加入介质中混匀得到模板剂的混合液,再将镍、铜、锆活性组分前驱体用溶剂配成溶液后加入模板剂混合液中;加入沉淀剂溶液,控制条件,形成含Ni、Cu、Zr活性组分的沉淀;将沉淀物老化后过滤、水洗、烘干、成型、焙烧,得到的固体颗粒经活化,制得介孔高表面的NiCu/ZrO2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孔高表面NiCu/ZrO2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模板剂为季铵盐: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有机胺:正十二胺、正十六胺、正十八胺;聚醚类物质:P-123、F-127、OP-7、OP-10;溶解模板剂的介质为水,或与水互溶的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孔高表面NiCu/ZrO2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镍、铜、锆活性组份前驱体为其硝酸盐、氯化物或乙酸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孔高表面NiCu/ZrO2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模板剂在介质中的质量浓度为5~15%;模板剂和活性组分前驱体的重量比为:0.4~1.2︰1;Ni、Cu、Zr的摩尔比为0.6~1︰1︰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孔高表面NiCu/ZrO2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制活性组份前驱体溶液所用的溶剂为水,或与水互溶的醇;活性组分前驱体在溶剂中的质量浓度为20~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孔高表面NiCu/ZrO2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沉淀剂为NaOH或Na2CO3,其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5~40%,生成沉淀的条件为:10~80℃,pH值为11~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孔高表面NiCu/ZrO2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沉淀物的老化、过滤、水洗、烘干是将形成的沉淀物在维持pH值恒定的情况下放置2~4h,随后过滤、水洗4~6次至洗出液为中性;烘干温度80~150℃,烘干时间2~12h;沉淀物焙烧温度450~550℃,焙烧时间3~8h;活化的条件为:温度350~450℃,用氢气还原处理2~4h。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的介孔高表面NiCu/ZrO2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孔径分布在2~15nm,比表面积250~350m2/g。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的介孔高表面NiCu/ZrO2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用于醇脱氢氨化制备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介孔高表面NiCu/ZrO2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醇脱氢氨化制备腈的条件是:260~340℃,氨气和醇的摩尔比为:2~4:1,醇液相空速为0.4~1.0h-1;醇是碳原子数2~8的一元醇,或二元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孔高表面nicu/zro2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为:先将模板剂加入介质中混匀得到模板剂的混合液,再将镍、铜、锆活性组分前驱体用溶剂配成溶液后加入模板剂混合液中;加入沉淀剂溶液,控制条件,形成含ni、cu、zr活性组分的沉淀;将沉淀物老化后过滤、水洗、烘干、成型、焙烧,得到的固体颗粒经活化,制得介孔高表面的nicu/zro2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孔高表面nicu/zro2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模板剂为季铵盐: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有机胺:正十二胺、正十六胺、正十八胺;聚醚类物质:p-123、f-127、op-7、op-10;溶解模板剂的介质为水,或与水互溶的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孔高表面nicu/zro2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镍、铜、锆活性组份前驱体为其硝酸盐、氯化物或乙酸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孔高表面nicu/zro2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模板剂在介质中的质量浓度为5~15%;模板剂和活性组分前驱体的重量比为:0.4~1.2︰1;ni、cu、zr的摩尔比为0.6~1︰1︰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孔高表面nicu/zro2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制活性组份前驱体溶液所用的溶剂为水,或与水互溶的醇;活性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炜韬单玉华毛翠霞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善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