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等效刚度比的改进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6231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等效刚度比的改进计算方法,通过结构整体计算模型分别拆分形成转换层下部结构独立模型、转换层上部n层结构独立模型和转换层上部n+1层结构独立模型,并计算得到各自对应的位移和刚度指标;通过转换层下部结构高度在转换层上部n层和n+1层结构高度之间的线性插值的方法计算上部结构侧向刚度,然后计算得到消除了计算高度取值影响的改进等效刚度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计算的改进等效刚度比能够准确反映转换层下部结构和上部结构的相对刚度关系,避免了现行规范等效刚度比的计算值在界限高度处产生突变,可更好的指导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的设计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涉及一种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等效刚度比的改进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1、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属于竖向刚度突变和抗侧力构件不连续的不规则结构体系。剪力墙不落地引起水平地震剪力传递途径突变,不落地剪力墙的部分地震剪力需通过转换层水平构件传递到其它落地剪力墙。从抗侧力构件组成的角度看,转换层以下结构是由落地剪力墙和框支框架组成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由于转换层上、下部结构的传力途径和抗侧力体系变化,因此合理设计转换层及转换层下部结构刚度进而控制结构整体刚度指标、构件内力突变程度和结构塑性屈服机制是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的核心要点。

2、对于转换层设置在第2层以上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等效刚度比是反应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受力特点的主要指标,等效刚度比是转换层下部结构与上部结构的等效侧向刚度比,《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附录e规定的等效刚度比计算如下式所示。

3、

4、式中,△1为转换层下部结构顶部在单位水平力作用下的侧向位移,△2为转换层上部若干层结构顶部在单位水平力作用下的侧向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等效刚度比的改进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等效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昊强李聪龄陈振福刘松元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