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传感器,具体涉及基于微纳结构和界面的主动式复合多传感器件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为了适应穿戴式电子设备以及智能人机界面的发展趋势,人们提出了各种柔性传感器,用于检测人体以及温度、压力、应变等环境条件的物理信号变化。然而,传统传感器大多基于单一机制来检测某一种物理量,可检测的物理量参数的种类有限,并且需要供能单元持续为其供电。例如:传统的压阻式传感器只能检测外部静态压力,并需要外部电源辅助,限制了其在不同场景及长时间监测要求下的拓展应用。
2、此外,可穿戴传感器还应具有优异的柔韧性和高灵敏度,材料也应具有无毒以及成本相对低廉的特点。传统硅基电子具有物理刚性,并不能满足柔性化要求;而传统的柔性材料虽然可以提高传感器的柔性,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检测灵敏度。并且常见的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pi(聚酰亚胺)等高分子材料透气性较低,无法生物降解,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也难以满足可穿戴电子设备的舒适性需求。
3、蚕丝蛋白作为一种被广泛应用和研究的天然聚合物,具有高机械强度和韧性;蚕丝蛋白与人体皮肤的保形性较好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微纳结构和界面的主动式复合多传感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的表面微结构增敏电极层、致密纤维型功能层和叉指电极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微纳结构和界面的主动式复合多传感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蚕丝蛋白/导电材料复合薄膜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制备,纺丝溶剂采用六氟异丙醇、甲酸或六氟丙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微纳结构和界面的主动式复合多传感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工艺采用的电压为16~20kV。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微纳结构和界面的主动式复合多传感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结构为由若干个微纳单元构成的周期阵列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微纳结构和界面的主动式复合多传感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的表面微结构增敏电极层、致密纤维型功能层和叉指电极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微纳结构和界面的主动式复合多传感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蚕丝蛋白/导电材料复合薄膜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制备,纺丝溶剂采用六氟异丙醇、甲酸或六氟丙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微纳结构和界面的主动式复合多传感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工艺采用的电压为16~20kv。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微纳结构和界面的主动式复合多传感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结构为由若干个微纳单元构成的周期阵列结构,其中微纳单元的深度为20~50μm,最大宽度尺寸为40~8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微纳结构和界面的主动式复合多传感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结构通过利用具有周期阵列结构的模具倒模而成,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升,李瑶瑶,曾绪,王成岩,赵振,黄文,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