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型后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5866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2:2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型后处理设备,主要在底座上设置第一感应件用于感测清洗桶是否在位,根据感测结果控制模型后处理设备自动切换为清洗模式或固化模式,实现模式自动切换,避免手动切换模式操作繁琐易出错的问题。本技术主要技术方案:一种模型后处理设备,包括底座和清洗桶;至少一个第一感应件,第一感应件设置于底座上;清洗桶能与底座可拆卸连接;模型后处理设备的工作模式包括清洗模式,第一感应件用于检测清洗桶的在位情况,以在清洗桶在位的情况下将模型后处理设备切换至清洗模式。本技术主要用于模型清洗固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3d打印,尤其涉及一种模型后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1、在光固化立体成型技术中,打印平台进入到液态的光敏树脂中,光源按照特定轮廓照射光敏树脂,使得光敏树脂发生聚合反应,在打印平台上逐层叠加实现立体打印。由于成型实在液态树脂中进行的,模型成型后表面会粘附树脂,且为保证模型表面固化更加彻底,保证模型表面强度和美观,模型打印完成后需采用模型清洗机对模型进行清洗和表面的再次固化。

2、模型清洗机通常包括单个底座、清洗桶和承载盘,模型清洗机具有清洗模式和固化模式,在需要清洗模型时,将清洗桶连接在底座上,并将工作模型调整为清洗模式,在需要固化模型时,将承载盘连接在底座上,并将工作模型调整为固化模式,以实现不同功能。但现有的模型清洗机需要手动触动按钮实现模式的切换,如创想三维的uw-01系列清洗固化机,其底座上设置有模式按键和清洗固化指示灯,可通过人为触碰按键进行模型切换。但手动模式切换操作麻烦,容易误触或遗忘,导致清洗和固化不能按照预设程序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型后处理设备,主要用于解决手动进行清洗模式和固化模式切换麻烦和容易出错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型后处理设备,包括:

4、底座和清洗桶;

5、至少一个第一感应件,第一感应件设置于底座上;清洗桶能与底座可拆卸连接;

6、模型后处理设备的工作模式包括清洗模式,第一感应件用于检测清洗桶的在位情况,以在清洗桶在位的情况下将模型后处理设备切换至清洗模式。

7、其中,模型后处理设备还包括:

8、承载盘;

9、承载盘能与底座可拆卸连接;

10、模型后处理设备的工作模式还包括固化模式,以在清洗桶缺位的情况下将模型后处理设备切换至固化模式;

11、清洗桶与底座可拆卸连接的连接处,与承载盘与底座可拆卸连接的连接处,至少部分地在竖直方向的投影面上重合;

12、承载盘和第一感应件在竖直方向投影面上相隔设置;或,承载盘和第一感应件在竖直方向投影面上重合设置,且重合部分的承载盘的朝向第一感应件的面的光反射率小于第一预设光反射率。

13、其中,第一感应件设置于清洗桶的安装处;

14、第一感应件为光电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接触传感器或重力传感器。

15、其中,清洗模式包括工作状态和暂停状态;

16、第一感应件为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重力传感器所受到的来自所述清洗桶的重力的传导力的大小,所述重力传感器在所述清洗桶在位时能够与所述清洗桶接触以感测到所述清洗桶及所述清洗桶内清洗液对应的重力,所述重力传感器在所述清洗桶缺位时不与所述清洗桶接触,当重力大于第一预设重力时,将模型后处理设备切换至清洗模式的工作状态;

17、当重力小于第二预设重力,将模型后处理设备切换至固化模式;

18、若重力大于第二预设重力,且小于第一预设重力,将模型后处理设备切换至清洗模式的暂停状态。

19、其中,底座包括凹槽,凹槽的形状与清洗桶的底部形状适配以限定清洗桶的放置位置;第一感应件设置于凹槽内。

20、其中,第一感应件为光电传感器,第一感应件包括相邻设置的光线发射器和光线接收器,光线发射器用于发射用于检测清洗桶的检测光线,光线接收器用于尝试接收自清洗桶反射回的检测光线;

21、清洗桶与第一感应件相对的外壁处的光反射率大于第一预设光反射率;

22、光电传感器为漫反射型光电开关。

23、其中,底座还包括顶板、侧壁板和底板,顶板和底板间隔设置,侧壁板分别与顶板和底板连接且围绕一周,侧壁板、顶板和底板围合成底座内腔;

24、漫反射型光电开关由开关顶面发射检测光线,漫反射型光电开关位于底座内腔中,且开关顶面与顶板相背于底板的上表面共面,或开关顶面低于顶板相背于底板的上表面;清洗桶为透明材质或非透明材质。

25、其中,第一感应件为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为槽型光电开关,槽型光电开关包括检测槽和与检测槽对应的检测开口,清洗桶上设置有挡光片,挡光片用于插入检测槽内,以触发槽型光电开关产生检测信号;或

26、第一感应件为接触传感器,接触传感器包括按动件、弹性件、第一电触头和第二电触头,第一电触头与按动件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触头与底座连接,弹性件位于按动件与底座之间,按动件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按动件在无外力作用自然状态下处于第一位置,第一电触头和第二电触头电性断开,在清洗桶处于在位状态时,清洗桶由于重力作用接触并按压按动件,以使按动件移动至第二位置,第一电触头和第二电触头电性连接;弹性件用于对按动件施加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的弹力。

27、其中,模型后处理设备还包括立柱和固化光源,立柱设置底座上且位于承载盘的周侧;

28、立柱朝向设备外部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二感应件,第二感应件为光电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接触传感器;

29、模型后处理设备还包括遮光防护罩,遮光防护罩用于阻挡模型后处理设备处于固化模式下控制固化光源工作时固化光源向设备外界环境发射的固化光;

30、固化模式包括工作状态和暂停状态;第二感应件用于检测遮光防护罩的在位情况,以在遮光防护罩缺位的情况下将模型后处理设备从固化模式的工作状态切换为固化模式的暂停状态;

31、遮光防护罩与第二感应件相对的内壁处的光反射率大于第二预设光反射率,第二预设光反射率相同于或不同于第一预设光反射率。

32、其中,模型后处理设备还包括警示器,清洗模式包括工作状态和暂停状态,固化模式包括工作状态和暂停状态;

33、警示器用于在模型后处理设备处于清洗模式的暂停状态或固化模式的暂停状态下,发出警示信号,警示信号包括警示声音、警示光、警示码、警示文字中的一种或多种。

34、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模型后处理设备,主要在底座上设置第一感应件用于感测清洗桶是否在位,根据感测结果控制模型后处理设备自动切换为清洗模式,实现模式自动切换,避免手动切换模式操作繁琐易出错的问题。现有技术中,模型清洗机需要手动触动按钮实现模式的切换,通过人为触碰按键进行模型切换。但手动模式切换操作麻烦,容易遗忘,导致清洗不能按照预设程序进行而产生模型后处理设备的工作错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文件中,在底座上设置第一感应件,第一感应件可以感测到清洗桶在位情况,在清洗桶在位时,模型后处理设备将被切换到清洗模式,继而按照清洗模式对应的流程进行模型清洗,实现根据清洗桶在位与否自动切换工作模式,使得模式切换更加便捷可靠,避免手动操作繁琐出错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型后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后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后处理设备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型后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型后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型后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所述清洗桶的底部形状适配以限定所述清洗桶的放置位置;所述第一感应件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型后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件为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感应件包括相邻设置的光线发射器和光线接收器,所述光线发射器用于发射用于检测清洗桶的检测光线,所述光线接收器用于尝试接收自清洗桶反射回的所述检测光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型后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型后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型后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后处理设备还包括立柱和固化光源,所述立柱设置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承载盘的周侧;

<p>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型后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型后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后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后处理设备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型后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型后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型后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所述清洗桶的底部形状适配以限定所述清洗桶的放置位置;所述第一感应件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型后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自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纵维立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