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具体是指一种装配式墙体及其加固找平装置和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兴的建筑形式,其是由多个预制件在现场装配而成的一种建筑,预制件在生产厂家利用模具进行生产,此方法具有操作方便、工期短等优点。
2、公开号为cn106437138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墙体模板,所述装配式墙体模板包括平行的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所述第一墙板与所述第二墙板之间设有钢丝线,所述钢丝线沿所述墙体模板宽度方向延伸,并折弯成交替的梯形,所述梯形的短边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墙板与所述第二墙板,所述第一墙板与所述第二墙板相对的内表面均设置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沿所述墙体模板高度方向延伸,所述固定条将所述梯形短边固定于所述第一墙板或所述第二墙板。
3、上述专利,本专利技术所述装配式墙体模板的内部组件少,且组装方便,但其连接结构较为脆弱,墙体容易因外力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装配式墙体及其加固找平装置和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四组墙体水平段(1)、四组墙体拐角段(2)、顶板(4)和底板(5),所述墙体水平段(1)左右两端固定有第一钢筋(11);所述墙体拐角段(2)呈L型,墙体拐角段(2)两端分别为第三钢筋(21)和第四钢筋(23);所述一第一钢筋(11)与一墙体拐角段(2)的第三钢筋(21)交错设置;所述另一第一钢筋(11)与另一墙体拐角段(2)的第四钢筋(23)交错设置;所述墙体水平段(1)上下两端固定有第二钢筋(12),所述顶部的第二钢筋(12)套接与顶板(4)的通孔内,所述底部的第二钢筋(12)套接于底板(5)的通孔内;所述第一钢筋(11)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四组墙体水平段(1)、四组墙体拐角段(2)、顶板(4)和底板(5),所述墙体水平段(1)左右两端固定有第一钢筋(11);所述墙体拐角段(2)呈l型,墙体拐角段(2)两端分别为第三钢筋(21)和第四钢筋(23);所述一第一钢筋(11)与一墙体拐角段(2)的第三钢筋(21)交错设置;所述另一第一钢筋(11)与另一墙体拐角段(2)的第四钢筋(23)交错设置;所述墙体水平段(1)上下两端固定有第二钢筋(12),所述顶部的第二钢筋(12)套接与顶板(4)的通孔内,所述底部的第二钢筋(12)套接于底板(5)的通孔内;所述第一钢筋(11)顶部的墙体水平段(1)开设有第一灌浆孔(13);所述墙体水平段(1)与墙体拐角段(2)、顶板(4)和底板(5)灌浆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11)、第三钢筋(21)和第四钢筋(23)为u型钢筋,所述第二钢筋(12)为直线型钢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水平段(1)由两拼接式墙体(14)组成,所述拼接式墙体(14)水平方向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钢筋(11),另一端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固定有连接装置(15),相拼接的两拼接式墙体(14)的两连接装置(15)呈中心对称结构,连接装置(15)上方的拼接式墙体(14)外壁开设有第二灌浆孔(1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15)包括螺纹杆(151)、固定杆(152)和多个移动块(153),所述空腔从内向外依次固定有螺纹杆(151)和固定杆(152),所述螺纹杆(151)一端与空腔顶部或底部转动连接,螺纹杆(151)另一端与第一齿轮(154)相固定;第一齿轮(154)与第二齿轮(155)相啮合;第二齿轮(155)中心与联动杆(156)一端相固定,联动杆(156)另一端贯穿拼接式墙体(14)后与手轮(157)相固定;所述移动块(153)呈l型,移动块(153)拐角端延伸至所述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洪广,张恒春,江娜,金冠男,张本镇,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