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折式柔光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5772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折式柔光箱,包括反折式柔光箱卡盘,柔光布,及支撑杆,支撑杆上设有用于挂设柔光布的钩体,反折式柔光箱卡盘包括:第一伞盘、第二伞盘,设有挂槽,活动槽,及用于活动连接支撑杆端部的限位腔体,支撑杆可在挂槽和活动槽之间活动,以实现柔光箱的展开或收拢;第二伞盘与第一伞盘转动相连,并可与第一伞盘拼合形成环状;第一、第二伞盘设有贯通槽,其与伞盘上的活动槽和限位腔体相连通;第一、第二伞盘可转动折叠,多个支撑杆自活动槽转动至贯通槽,以收纳于折叠后环状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第一、第二伞盘向背离柔光布的方向折叠,柔光布展开使用时,无需额外的锁定结构;通过贯通槽的设置,使折叠状态时柔光箱呈扁平状,收纳空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摄影辅助器材,尤其是涉及一种反折式柔光箱


技术介绍

1、柔光箱安装在影视灯上,使得影视灯发出的光更加柔和,拍摄时能消除照片上的光斑和阴影。市面上的柔光箱大多呈端部开放的伞状结构,开放的端部用于连接外接光源,当其收纳时,多个支撑件收拢在呈圆环状的开放端外周,由于圆环状开放端的外径相对较大,因此支撑件即使在收拢状态在靠近开放端的位置也是周向一圈形成间隙,收纳体积还是相对较大,不便于携带和运输。

2、针对上述问题,市面上出现了折叠式柔光箱,其能将柔光箱伞盘折叠成半圆结构。如中国专利cn 209297081 u公开《折叠光罩架》,其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均为半圆环形结构,且均设置在座体的表面,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翻折连接。但是该结构需要底座,而且当第二固定件贴合在圆环形结构的座体上时,需要卡钩对其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反折式柔光箱,其折叠后体积小,便于收纳和运输,且展开使用时无需锁定结构,结构更加简单。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折式柔光箱,包括反折式柔光箱卡盘,柔光布,及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上设有用于挂设柔光布的钩体(32),所述反折式柔光箱卡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折式柔光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伞盘(1)和第二伞盘(2)朝着背离柔光布的方向转动折叠,多个支撑杆(3)自活动槽(12)转动至贯通槽(14),以朝着柔光布所在方向靠近收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折式柔光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槽(14)和活动槽(12)配合贯穿第一伞盘(1)或第二伞盘(2)的内圈和外圈;或者,所述贯通槽(14)和活动槽(12)配合贯穿第一伞盘(1)或第二伞盘(2)的端面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折式柔光箱,包括反折式柔光箱卡盘,柔光布,及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上设有用于挂设柔光布的钩体(32),所述反折式柔光箱卡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折式柔光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伞盘(1)和第二伞盘(2)朝着背离柔光布的方向转动折叠,多个支撑杆(3)自活动槽(12)转动至贯通槽(14),以朝着柔光布所在方向靠近收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折式柔光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槽(14)和活动槽(12)配合贯穿第一伞盘(1)或第二伞盘(2)的内圈和外圈;或者,所述贯通槽(14)和活动槽(12)配合贯穿第一伞盘(1)或第二伞盘(2)的端面和外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反折式柔光箱,其特征在于:靠近第一伞盘(1)或第二伞盘(2)开口端的贯通槽(14)与活动槽(12)配合贯穿第一伞盘(1)或第二伞盘(2)的端面和外圈,其余贯通槽(14)与活动槽(12)配合贯穿第一伞盘(1)或第二伞盘(2)的内圈和外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折式柔光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槽(14)朝向伞盘内圈的末端向卡盘中心偏移,以使得支撑杆(3)的尾端具有靠拢的趋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元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创意影视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