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井防隔水煤(岩)柱稳定性判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5771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矿井防隔水煤(岩)柱稳定性判别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析矿区地层水文地质条件,判断煤(岩)柱与井下工程空间关系,以搜集巷道煤层开采厚度、采深h、防隔水煤(岩)柱已留设的宽度、上覆岩层的平均容重、煤(岩)柱单轴抗压强度、单轴抗拉强度、内摩擦角、内聚力、浸水弱化系数、直接充水含水层平均水压、扰动空间的数量;计算井下防隔水煤(岩)所需留设的最大宽度、目前留设的防隔水煤(岩)能够承受的最大水压和防隔水煤(岩)柱稳定性安全系数;根据防隔水煤(岩)柱稳定性安全系数确定矿井防隔水煤(岩)柱的安全风险级别。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煤矿防隔水煤(岩)柱的稳定性进行合理科学的评判,更好地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矿井防隔水煤(岩)柱稳定性判别方法,属于煤矿安全开采。


技术介绍

1、随着煤炭资源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涉及的地质条件和地质环境愈加复杂。煤矿防隔水煤(岩)柱留设工作是煤矿防治水工作的重要措施和手段。《煤矿防治水细则》中明确了各类防隔水煤(岩)柱留设的方法。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第九条明确了以往采掘工程留设的煤矿防隔水煤(岩)柱的稳定性判别是矿井防治水工作主要内容之一,对矿井安全高效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目前,煤矿防隔水煤(岩)柱留设工作主要根据《煤矿防治水细则》和《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岩)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中的要求展开。但是对于煤矿防隔水煤(岩)柱的稳定性评价的方法及相关技术却相对较少。当前主要通过理论分析计算、数值模拟以及现场实测等方法对煤矿防隔水煤(岩)柱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和评价,其主要存在以下技术难题:

3、①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对煤矿防隔水煤(岩)柱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和评价,仅仅考虑煤岩柱破坏程度,未考虑地下水对防隔水煤(岩)柱稳定性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4、②通过数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井防隔水煤(岩)柱稳定性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防隔水煤(岩)柱稳定性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防隔水煤(岩)柱稳定性安全系数w确定矿井防隔水煤(岩)柱的安全风险级别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井防隔水煤(岩)柱稳定性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预设阈值w1等于0.49;第二预设阈值w2等于0.8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防隔水煤(岩)柱稳定性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浸水弱化系数λ通过对矿区煤样和矿井含水层水样采集后进行浸水实验和岩石基本物理力学实验测得。

>5.根据权利要求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井防隔水煤(岩)柱稳定性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防隔水煤(岩)柱稳定性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防隔水煤(岩)柱稳定性安全系数w确定矿井防隔水煤(岩)柱的安全风险级别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井防隔水煤(岩)柱稳定性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预设阈值w1等于0.49;第二预设阈值w2等于0.8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防隔水煤(岩)柱稳定性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浸水弱化系数λ通过对矿区煤样和矿井含水层水样采集后进行浸水实验和岩石基本物理力学实验测得。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斌乔伟张京民程香港孟凡林任洋洋巩翰林孙治豪郭军旗谷纪领帕丽旦·麦麦提任永康田勇陈崇郑尚
申请(专利权)人:库车市科兴煤炭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