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板张力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5691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2:0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网板张力计,包括网板张力计本体和转动连接组件,所述网板张力计本体两侧表面设置有连接块,每个所述连接块包括块体,每个所述块体上表面开设有若干向下贯穿的连接孔,所述转动连接组件包括数量与连接孔数量一致的弧形连接杆,每个所述弧形连接杆位于对应连接孔中,每个所述弧形连接杆一端设置有连杆一端,每个所述连杆另一端设置于转杆外壁上,两个所述转杆可由传动机构带动进行同步的相向或相反的转动,通过转动连接组件与连接块之间的配合,在移动机构带动转动连接组件将网板张力计本体放置在网板表面后,移动机构即可停止下降,启动马达带动所有弧形连接杆从连接孔中脱离,从而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张力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网板张力计


技术介绍

1、张力计是指测量线材、网材及带材,如:纱线、钢丝、铜丝、电缆、钢缆、钢网、薄膜、束装材料、铝箔等材料静态或动态状态下松紧程度的仪器。它可为生产过程提供确定量的松紧参数,确保生产过程中张力保持稳定或达到要求的值。钢网用张力计是测控绷网时的张力,是绷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张力测量器,选择高精密度的张力器是制版及套印的关键。张力计有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测量张力的单位用牛顿/厘米表示。张力也可以用相对数值来表示。厘米张力计就是用相对数值表示张力的一种,是通过张力计自身重量使丝网下沉的深度的数值(毫米)来计算,张力数值可从指示盘上直接得到,或者从控制盘上间接得到,张力计有手工操作和机械操作两种,手工操作的方式,效率较低,在测量大面积钢网张力时,不便于将张力计放置于钢网中部;机械操作的方式,张力计不能完全脱离连接机构,导致测出的数值不稳定,为此申请号:cn201920072023.1,公开了一种张力计完全自卸装置,包括张力计本体、移动机构,以及用来连接张力计本体和移动机构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倒l形的第一连接板和l形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水平部开设有多个销孔,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竖直部固定连接在张力计本体上,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水平部固定连接有与销孔相对应的销钉,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竖直部固定连接在移动机构上。本技术可以在采用机械操作方式时,避免连接机构对张力计造成不良影响,使得张力计准确测得钢网张力。

2、但是上述方案仍然具有一定的缺陷,专利技术人经研究发现,上述方案中在通过移动机构将张力计本体放置在网板表面后,还需要通过移动机构继续带动连接机构向下方位移,从而使连接机构中的销钉与张力计一侧设置的销孔脱离,在这个过程中连接机构的底端可能会因操作失误或移动机构的误差导致接触网板表面,影响对网板张力测试的准确性,降低测量效率。

3、如何专利技术一种网板张力计来改善这些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网板张力计,旨在改善在通过移动机构将张力计本体放置在网板表面后,还需要通过移动机构继续带动连接机构向下方位移,从而使连接机构中的销钉与张力计一侧设置的销孔脱离,在这个过程中连接机构的底端可能会因操作失误或移动机构的误差导致接触网板表面,影响对网板张力测试的准确性,降低测量效率的问题。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网板张力计,包括网板张力计本体和转动连接组件,所述网板张力计本体两侧表面设置有连接块,每个所述连接块包括块体,每个所述块体上表面开设有若干向下贯穿的连接孔,所述转动连接组件包括数量与连接孔数量一致的弧形连接杆,每个所述弧形连接杆位于对应连接孔中,每个所述弧形连接杆一端设置有连杆一端,每个所述连杆另一端设置于转杆外壁上,两个所述转杆可由传动机构带动进行同步的相向或相反的转动。

3、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位于同一侧的所有弧形连接杆与同侧的转杆为同轴设置。

4、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个传动齿轮,每个所述转杆一端均固定安装于对应传动齿轮一侧表面,两个所述传动齿轮分别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主动齿轮同时与从动齿轮也啮合连接,所述从动齿轮和两个传动齿轮均固定套设于转轴的一端,每个所述转轴另一端转动安装于安装板一侧表面上,所述主动齿轮固定套设于马达输出轴一端,所述马达固定安装于安装板另一侧表面上其输出轴一端通过通孔延伸至安装板另一侧。

5、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马达一侧位于安装板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安装座。

6、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连接孔在块体内呈弧形路径延伸且弧度与弧形连接杆弧度一致。

7、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连接孔宽度大于弧形连接杆厚度。

8、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块体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限位板,当所有所述弧形连接杆均插合于连接孔中时最靠近第一限位板的一个弧形连接杆一侧表面与第一限位板一侧表面贴合。

9、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第一限位板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每个所述第二限位板上表面与弧形连接杆外壁贴合。

10、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第二限位板一侧表面上还设置有限位座,每个所述限位座一端表面设置有圆形槽,每个所述转杆一端表面设置有与圆形槽对应的限位销,当所有弧形连接杆均位于连接孔中时,每个所述限位销均插合于限位座表面设置的圆形槽中。

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网板张力计,使用时,通过转动连接组件与连接块之间的配合,在移动机构带动转动连接组件将网板张力计本体放置在网板表面后,移动机构即可停止下降,启动马达带动弧形连接杆转动,使所有弧形连接杆从连接孔中脱离,即可完成转动连接组件和网板张力计本体的连接,从而保证测量的准确性,不会因为操作失误或移动机构的误差导致转动连接组件接触网板表面影响测量准确性,保证测量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板张力计,其特征在于,包括网板张力计本体和转动连接组件,所述网板张力计本体两侧表面设置有连接块,每个所述连接块包括块体,每个所述块体上表面开设有若干向下贯穿的连接孔,所述转动连接组件包括数量与连接孔数量一致的弧形连接杆,每个所述弧形连接杆位于对应连接孔中,每个所述弧形连接杆一端设置有连杆一端,每个所述连杆另一端设置于转杆外壁上,两个所述转杆可由传动机构带动进行同步的相向或相反的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板张力计,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侧的所有弧形连接杆与同侧的转杆为同轴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板张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个传动齿轮,每个所述转杆一端均固定安装于对应传动齿轮一侧表面,两个所述传动齿轮分别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主动齿轮同时与从动齿轮也啮合连接,所述从动齿轮和两个传动齿轮均固定套设于转轴的一端,每个所述转轴另一端转动安装于安装板一侧表面上,所述主动齿轮固定套设于马达输出轴一端,所述马达固定安装于安装板另一侧表面上其输出轴一端通过通孔延伸至安装板另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板张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一侧位于安装板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安装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板张力计,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孔在块体内呈弧形路径延伸且弧度与弧形连接杆弧度一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板张力计,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孔宽度大于弧形连接杆厚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板张力计,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块体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限位板,当所有所述弧形连接杆均插合于连接孔中时最靠近第一限位板的一个弧形连接杆一侧表面与第一限位板一侧表面贴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板张力计,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限位板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每个所述第二限位板上表面与弧形连接杆外壁贴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板张力计,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限位板一侧表面上还设置有限位座,每个所述限位座一端表面设置有圆形槽,每个所述转杆一端表面设置有与圆形槽对应的限位销,当所有弧形连接杆均位于连接孔中时,每个所述限位销均插合于限位座表面设置的圆形槽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板张力计,其特征在于,包括网板张力计本体和转动连接组件,所述网板张力计本体两侧表面设置有连接块,每个所述连接块包括块体,每个所述块体上表面开设有若干向下贯穿的连接孔,所述转动连接组件包括数量与连接孔数量一致的弧形连接杆,每个所述弧形连接杆位于对应连接孔中,每个所述弧形连接杆一端设置有连杆一端,每个所述连杆另一端设置于转杆外壁上,两个所述转杆可由传动机构带动进行同步的相向或相反的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板张力计,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侧的所有弧形连接杆与同侧的转杆为同轴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板张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个传动齿轮,每个所述转杆一端均固定安装于对应传动齿轮一侧表面,两个所述传动齿轮分别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主动齿轮同时与从动齿轮也啮合连接,所述从动齿轮和两个传动齿轮均固定套设于转轴的一端,每个所述转轴另一端转动安装于安装板一侧表面上,所述主动齿轮固定套设于马达输出轴一端,所述马达固定安装于安装板另一侧表面上其输出轴一端通过通孔延伸至安装板另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志锋刘利军邱天荣张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印至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