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盔式口腔万向冰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5616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1:5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头盔式口腔万向冰敷结构,所述头盔式口腔万向冰敷结构包括头盔、多轴导臂、冰敷模块和控制模块;头盔的侧面连接多轴导臂,多轴导臂一端转动连接头盔,多轴导臂另一端转动连接冰敷模块;冰敷模块具有相对的两端,其中一端为可拆卸连接多轴导臂的连接端,另一端为冰敷端;多轴导臂上设有换热机构;控制模块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所述头盔式口腔万向冰敷结构实现对冰敷的量化,使冰敷效果可视化并且可控化,使医患掌握实时冰敷情况并及时作出调节,冰敷的效果更好。冰敷模块可拆卸,根据受用部位的不同来更换不同型号的冰敷模块,冰敷模块更能贴合人体,有助于提高冰敷效果,也有助于提高所述头盔式口腔万向冰敷结构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冰敷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头盔式口腔万向冰敷结构


技术介绍

1、口腔拔牙、种植牙、口腔术等口腔手术后,患者牙龈处会产生肿胀、疼痛等后遗症,上述后遗症将影响患者术后的正常生活与工作。为了减轻牙龈肿胀和伤口出血,医护人员通常告知患者自行冰敷,以缓解上述现象,但现有常见的冰敷手段除舒适性外,冰敷后对消肿及镇痛的反馈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甚至冰敷效果与预期效果相悖。

2、具体来说,现有的冰敷手段主要以手持冰块或冰水贴敷于面部,由于冷源(冰块或水凝胶)需透过人体组组再作用于伤口(一般为牙龈),该换热路径下热阻抗值偏大,冰敷效果不佳。且贴覆位置对冰敷效果也有影响,则冰敷效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基于此,冰敷时容易出现伤口处的实际温度并没有达到镇痛、消肿、消炎所需的温度,从而导致临床疗效不明显或失效,且临床疗效具有不可追溯性。

3、也有少数建议碎冰含于牙龈处的冰敷方法,采用该冰敷方法时,由于口腔相对于面部是更大的热源,且口腔牙龈处所能容纳的碎冰较少,则该冰敷方法存在续航性差的问题,需要频繁加入碎冰。且碎冰在口腔内升温快,牙龈处的实际温度也不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头盔式口腔万向冰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头盔(1)、多轴导臂(2)、冰敷模块(3)和控制模块(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盔式口腔万向冰敷结构,其特征在于,多轴导臂(2)包括第一导臂(21)和第二导臂(22),第一导臂(2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头盔(1)和第二导臂(22),第二导臂(22)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导臂(21),第二导臂(22)另一端设有适配于冰敷模块(3)的连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头盔式口腔万向冰敷结构,其特征在于,换热机构(5)包括水路(51)、介质和换热单元(52),水路(51)和换热单元(52)均设置在多轴导臂(2)上,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盔式口腔万向冰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头盔(1)、多轴导臂(2)、冰敷模块(3)和控制模块(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盔式口腔万向冰敷结构,其特征在于,多轴导臂(2)包括第一导臂(21)和第二导臂(22),第一导臂(2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头盔(1)和第二导臂(22),第二导臂(22)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导臂(21),第二导臂(22)另一端设有适配于冰敷模块(3)的连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头盔式口腔万向冰敷结构,其特征在于,换热机构(5)包括水路(51)、介质和换热单元(52),水路(51)和换热单元(52)均设置在多轴导臂(2)上,水路(51)构造为封闭的闭合回路,介质位于水路(51)内且介质温度范围为-10℃-45℃,换热单元(52)通讯连接电源单元(42);且水路(51)具有第一换热端和第二换热端,相应地,换热单元(52)位于第一换热端,冰敷模块(3)位于第二换热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盔式口腔万向冰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国辉黄宇熊卫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口腔医院坪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