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电磁低功率连续加热的谐振电源电压调节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5571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1:54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实现电磁低功率连续加热的谐振电源电压调节电路和装置,包括控制模块、电源模块、AC‑N1端和AC‑L1端,AC‑N1端和AC‑L1端分别连接于电源模块上,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相连接,控制模块的1脚连接有开关管IGBT的G极,开关管IGBT的C极连接有加热线盘L2,加热线盘L2的2脚连接有控制整流电路,控制整流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可控硅SCR和光耦合器U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电路通过可控硅SCR、光耦合器U1和控制模块组合,实现全波桥式整流和半波整流电平输出切换,为谐振电路提供最优谐振电平实现电磁低功率连续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磁加热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实现电磁低功率连续加热的谐振电源电压调节电路


技术介绍

1、目前电磁加热装置采用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构成的电磁谐振电路,通常采用并联谐振方式。

2、例如,公开一份申请号为: cn202010819637.9,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电磁炉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控制单元通过igbt反向检测模块检测igbt反向电压的持续时间,并针对持续时间的长短来控制开关管igbt的导通时间,以到达保护开关管igbt的目的;控制单元通过过零检测单元检测l线输入市电的过零点,对输入的市电的周期t分成n等分;控制单元通过浪涌检测单元检测输入市电受到干扰时的正向脉冲和负向脉冲。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结构通过控制单元、igbt反向检测模块、过零检测单元和浪涌检测单元组合使用,在电网干扰较小时,并且反向电压uce比最大预设电压限值umax高出许多时,可以更有效的保护igbt。

3、实现电磁加热装置最大功率运行的谐振参数时,当igbt在电磁低功率连续加热加段工作时,igbt则会出现以下问题:

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现电磁低功率连续加热的谐振电源电压调节电路,包括控制模块、电源模块、AC-N1端和AC-L1端,AC-N1端和AC-L1端分别连接于电源模块上,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控制模块的1脚连接有开关管IGBT的G极,开关管IGBT的C极连接有加热线盘L2, 加热线盘L2的2脚连接有控制整流电路, 控制整流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可控硅SCR和光耦合器U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可控硅SCR依次相连接,光耦合器U1的输出端连接于可控硅SCR的G端,光耦合器U1的输入端连接于控制模块的1脚。>

2.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电磁低功率连续加热的谐振电源电压调节电路,包括控制模块、电源模块、ac-n1端和ac-l1端,ac-n1端和ac-l1端分别连接于电源模块上,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控制模块的1脚连接有开关管igbt的g极,开关管igbt的c极连接有加热线盘l2, 加热线盘l2的2脚连接有控制整流电路, 控制整流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可控硅scr和光耦合器u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可控硅scr依次相连接,光耦合器u1的输出端连接于可控硅scr的g端,光耦合器u1的输入端连接于控制模块的1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实现电磁低功率连续加热的谐振电源电压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ac-n1端与控制整流电路之间设有第四二极管d4、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五二极管d5,第一二极管d1的a端连接有gnd-ac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实现电磁低功率连续加热的谐振电源电压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硅scr的k端连接有限流电感l1和第四压敏电阻cnr1,限流电感l1与加热线盘l2相连接,光耦合器连接有第一限流电阻r1,第一限流电阻r1有vdd1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久忠张天伟李魏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合硕高品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