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瓶,尤其是涉及一种软质包装瓶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瓶体采用软质材料的包装瓶大多用于储存粘稠状液体或胶体,使用时通过挤压瓶体,使瓶内流质从瓶盖的瓶口处挤出,使用后瓶口处的流质留在瓶口处,由于其呈粘稠状,残留的流质容易延伸至瓶口处外端,导致对瓶口进行封盖时容易将这部分流质向外挤出,造成污染及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软质包装瓶及其使用方法,容易挤压,使用后不容易造成外泄,避免污染及浪费。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软质包装瓶,包括瓶体和瓶盖,瓶盖包括底盖,底盖外壁螺纹连接有顶盖,底盖与瓶体上端密封连接,瓶体包括内层体与位于内层体外侧的外层体,外层体内侧与内层体外侧之间形成有空腔,空腔内存有空气,底盖上端插入安装有圆环筒,圆环筒底部开口,底盖底部设有通孔,通孔底部与空腔上端连通,通孔上端与圆环筒底部开口处相连,圆环筒、通孔、空腔相互连通并形成密闭腔体,底盖内侧安装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质包装瓶,包括瓶体(1)和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包括底盖(2),所述底盖(2)外壁螺纹连接有顶盖(6),所述底盖(2)与所述瓶体(1)上端密封连接,所述瓶体(1)包括内层体(11)与位于内层体(11)外侧的外层体(12),所述外层体(12)内侧与所述内层体(11)外侧之间形成有空腔(13),所述空腔(13)内存有空气,所述底盖(2)上端插入安装有圆环筒(3),所述圆环筒(3)底部开口,所述底盖(2)底部设有通孔(22),所述通孔(22)底部与所述空腔(13)上端连通,所述通孔(22)上端与所述圆环筒(3)底部开口处相连,所述圆环筒(3)、通孔(22)、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质包装瓶,包括瓶体(1)和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包括底盖(2),所述底盖(2)外壁螺纹连接有顶盖(6),所述底盖(2)与所述瓶体(1)上端密封连接,所述瓶体(1)包括内层体(11)与位于内层体(11)外侧的外层体(12),所述外层体(12)内侧与所述内层体(11)外侧之间形成有空腔(13),所述空腔(13)内存有空气,所述底盖(2)上端插入安装有圆环筒(3),所述圆环筒(3)底部开口,所述底盖(2)底部设有通孔(22),所述通孔(22)底部与所述空腔(13)上端连通,所述通孔(22)上端与所述圆环筒(3)底部开口处相连,所述圆环筒(3)、通孔(22)、空腔(13)相互连通并形成密闭腔体,所述底盖(2)内侧安装有导管(7),所述导管(7)底部与所述内层体(11)内部连通,所述导管(7)外侧设置有压板(4),所述压板(4)能够沿所述导管(7)轴向上下移动,所述压板(4)底部与所述圆环筒(3)上端抵接,所述压板(4)向下移动并下压所述圆环筒(3)时,所述圆环筒(3)压缩,所述空腔(13)内气压升高,所述压板(4)向上移动时,所述圆环筒(3)回弹,所述空腔(13)内气压降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质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2)上端设有环槽一(21),所述圆环筒(3)包括位于下方的环部二(32),所述环部二(32)插入所述环槽一(21),所述环部二(32)底面与所述环槽一(21)底面抵接以形成密封,所述通孔(22)上端与所述环槽一(21)底部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质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槽一(21)底部两侧设有勾槽(211),所述环部二(32)底部两侧设有延伸部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陈敏,陈益军,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万荣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