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内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5431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体内给药装置,包括内管和外管。外管上形成有至少一条沿轴向的通道且在管体的左端形成有柄部。内管能穿设在外管上的一条通道内且能相对外管沿轴向移动。内管的左端形成有第一柄块且第一柄块能保持在相对伸出到外管外的状态,右端能选择地伸出到外管的外部。内管上靠右端的一段管壁形成为多个囊管段且最右端的囊管段端部形成有端段。内管的管壁上形成有多条介质流道来分别与各囊管段对应连通。向囊管段内充入介质后,各囊管段能先后变形为直管和朝不完全一致的方向发生弯曲的弯管。借助多个囊管段发生变形的能力,能调整端段的朝向,实现将端段对准且逐渐插入到输卵管内的目的。本专利能改善体内给药情况,促进药物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药物等介质输入人体内或输到人体上的给药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能在人体体内实施给药作业的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1、介入治疗是将特制导管等精密器械引入至人体内,对人体内病灶位置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的微创性治疗手段,多在医学影像设备的辅助下进行。介入治疗方式结合了数字技术,能够扩大视野,缩短治疗距离。

2、介入治疗中使用的医疗器械的操作性能,关系着能否执行介入诊疗和介入诊疗操作的难度,能实现的诊疗效果等,是介入诊疗手段攻克的重中之重。卵巢疾病是目前当前广泛存在与女性患者的妇科疾病,其治疗困难主要表现在药物经阴道送入后,再到达病灶附近距离较远,治疗效果不理想,较难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3、鉴于此,亟待参照输卵管介入复通术的微创治疗原理,设计一种针对卵巢的介入给药装置,使其可使药物直接进入卵巢部位,更接近病灶位置,来实现有效的治疗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改善应对诸如卵巢等器官的体内给药情况,促进药物的治疗效果等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体内给药装置,其能将药物直达送至卵巢、前列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体内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和外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内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段的管腔形成有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且第二型腔直接与所述内管的右端口连通;所述第一型腔与所述第二型腔衔接处的内壁上形成有绕圆周相间分布的多个内凸缘;在所述第二型腔内,于靠向所述内管端口的一端固定设有能在轴向上发生弹性变形的伸缩套;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内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管包括骨架和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包膜层,所述包膜层将所述骨架包裹在膜层的内部,且所述骨架能支撑着所述包膜层形成所述柔性管的轴腔;所述骨架的右端与所述座固定连接;所述骨架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内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和外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内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段的管腔形成有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且第二型腔直接与所述内管的右端口连通;所述第一型腔与所述第二型腔衔接处的内壁上形成有绕圆周相间分布的多个内凸缘;在所述第二型腔内,于靠向所述内管端口的一端固定设有能在轴向上发生弹性变形的伸缩套;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内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管包括骨架和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包膜层,所述包膜层将所述骨架包裹在膜层的内部,且所述骨架能支撑着所述包膜层形成所述柔性管的轴腔;所述骨架的右端与所述座固定连接;所述骨架具有传递轴向推力和拉力的能力,以及具有跟随所述囊管段的弯曲而发生弹性变形的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体内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包括多个绕圆周相间分布的柔性丝杆,使柔性丝杆沿轴向延伸且右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体内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轴向相间分布的多个支撑束块;所述支撑束块呈环状且在环壁上绕圆周相间分布设有多个沿轴向的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方成毕胜成孟荣华陈春晓王双
申请(专利权)人:太平洋康泰科学仪器济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