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原丝用丝道宽度自动化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5065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1:0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原丝用丝道宽度自动化控制装置,包括底座、紧固螺钉、分丝轴、紧固件和分丝棒;底座数量为两个,底座上设置有数个紧固螺孔,数个紧固螺钉穿过紧固螺孔,用于对底座进行固定;底座之间设置有分丝轴,分丝轴的两端通过紧固螺钉固定于底座;分丝轴上设置有数个紧固件,每个紧固件内部设有分丝棒滑动孔,分丝棒滑动孔内部设置分丝棒。本技术可以根据原丝K数的需要,自动化控制丝道宽度,实现定量化控制,避免了丝束展幅不均,出现并丝、断丝、粘连等情况;同时,能够避免人工生产线上手动调整丝道宽度的情况,既能保证员工安全,又能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碳纤维制造,特别是涉及一种碳纤维原丝用丝道宽度自动化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1、众所周知,碳纤维具有高强度、质地强而轻、耐高温、耐腐蚀等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风力发电、汽车工业、体育用品等领域。

2、聚丙烯腈碳纤维原丝的制备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纺丝原液制备及经过喷丝板喷出、凝固浴成型为初生纤维、水洗、水牵、上油、烘干、蒸汽牵伸及卷绕收卷为原丝。

3、在聚丙烯腈原丝生产过程中,生产不同k数的原丝,需要人工在生产线上手动调节丝道宽度,但是控制丝道宽度的分丝器会松动,改变丝道宽度的大小,会造成丝束展幅不均匀、丝束跑偏,会出现并丝、断丝、粘连等不良情况。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生产中需要人工每天检查和测量丝道宽度的大小并进行调整,这样最终导致聚丙烯腈原丝质量下降,大量浪费人力,效率低下,增加生产成本。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原丝用丝道宽度自动化控制装置,以解决现有装置中丝束展幅不均匀、丝束跑偏、浪费人力和成本等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纤维原丝用丝道宽度自动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紧固螺钉(2)、分丝轴(3)、紧固件(4)和分丝棒(5);所述底座(1)数量为两个,底座上设置有数个紧固螺孔,数个紧固螺钉(2)穿过紧固螺孔,用于对底座(1)进行固定;所述底座(1)之间设置有分丝轴(3),分丝轴(3)的两端通过紧固螺钉(2)固定于底座(1);所述分丝轴(3)上设置有数个紧固件(4),每个紧固件(4)内部设有分丝棒滑动孔,分丝棒滑动孔内部设置分丝棒(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原丝用丝道宽度自动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侧底座(1)设置有自动化控制板(6),所述自动化控制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原丝用丝道宽度自动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紧固螺钉(2)、分丝轴(3)、紧固件(4)和分丝棒(5);所述底座(1)数量为两个,底座上设置有数个紧固螺孔,数个紧固螺钉(2)穿过紧固螺孔,用于对底座(1)进行固定;所述底座(1)之间设置有分丝轴(3),分丝轴(3)的两端通过紧固螺钉(2)固定于底座(1);所述分丝轴(3)上设置有数个紧固件(4),每个紧固件(4)内部设有分丝棒滑动孔,分丝棒滑动孔内部设置分丝棒(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原丝用丝道宽度自动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侧底座(1)设置有自动化控制板(6),所述自动化控制板(6)上设置有自动化控制开关(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原丝用丝道宽度自动化控制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瑞刘倩张金元唐亚飞潘月赵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