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纱防沾污细纱纡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4862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0:5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纱防沾污细纱纡管,涉及纺纱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右侧对接有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内壁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内腔,且第二管体内壁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一内腔内部的左侧固定有第一锁壳,且第一锁壳的末端开设有第一杆槽,所述第二内腔内部的右侧固定有第二锁壳,且第二锁壳的末端开设有第二杆槽。本技术通过旋转锁盘时,可解除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之间的锁定,从而在需要清理细纱纡管内部的过程中,可形成快速拆卸清理的效果,从而大大提高细纱纡管清理过程中的清理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纱,具体涉及一种纺纱防沾污细纱纡管


技术介绍

1、纺织机把许多动植物纤维捻在一起纺成线或纱,这些线或纱可用来织成布,最早的纺纱机结构非常简单,所有的纺纱机都只做两件事,首先把大量的短纤维聚合成松散的棉线,然后把棉线一点点的抽出来,捻搓成细密的棉线,棉线经过搓捻就变长了;

2、经检索,中国授权专利号202122293844.8公开了一种纺纱用防沾污细纱纡管,包括内腔中空的管体,所述管体的底端可拆卸地设置有内腔中空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内腔与所述管体的内腔相适配,所述管体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防脱槽,多个所述防脱槽均沿所述管体的高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排列;

3、该结构可对管体内的杂质进行清除,但是处理杂质效率不佳,无法快速对管体进行开启清理效果,在工作强度大时,人工清理时,也无法保证纡管的快速清理,为了解决上述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纺纱防沾污细纱纡管。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纺纱防沾污细纱纡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2、因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纺纱防沾污细纱纡管,通过旋转锁盘时,可解除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之间的锁定,从而在需要清理细纱纡管内部的过程中,可形成快速拆卸清理的效果,从而大大提高细纱纡管清理过程中的清理质量和效率,解决了纺纱防沾污细纱纡管的问题。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4、一种纺纱防沾污细纱纡管,包括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右侧对接有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内壁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内腔,且第二管体内壁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一内腔内部的左侧固定有第一锁壳,且第一锁壳的末端开设有第一杆槽,所述第二内腔内部的右侧固定有第二锁壳,且第二锁壳的末端开设有第二杆槽。

5、优选的,所述第一管体内壁的四角均固定有对接杆,所述第二管体内壁的四角均开设有对接槽,所述对接杆与对接槽的尺寸相适配,且对接杆的末端插接于对接槽的内部。

6、优选的,所述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之间放置有锁盘,所述锁盘的外壁固定有转把,所述锁盘内壁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有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利于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快速限位对接。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锁杆的末端插接于第一杆槽的内部,且第一杆槽内部的末端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二锁杆的末端插接于第二杆槽的内部,且第二杆槽内部的末端设置有第二磁铁。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锁壳、第一锁杆、第二锁壳和第二锁杆均呈圆弧形,所述第一锁杆与第一磁铁呈磁性连接,所述第二锁杆与第二磁铁呈磁性连接,第一磁铁将利于快速吸附第一锁杆,第二磁铁将利于快速吸附第二锁杆,从而对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形成旋转快速锁定效果。

9、优选的,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均呈半圆形,所述锁盘呈圆形状。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1、1、本技术通过旋转锁盘时,可解除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之间的锁定,从而在需要清理细纱纡管内部的过程中,可形成快速拆卸清理的效果,从而大大提高细纱纡管清理过程中的清理质量和效率。

12、2、本技术通过第一锁壳内置有第一磁铁,且第二锁壳内置有第二磁铁,在第一锁杆与第二锁杆分别插入第一锁壳与第二锁壳的内部时,磁铁将利于快速对锁杆形成吸附对接,保证锁定处紧固性,从而利于该锁定机构起到快速锁定和分离的效果,大大提高操作使用时的便捷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纱防沾污细纱纡管,包括第一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1)的右侧对接有第二管体(2),所述第一管体(1)内壁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内腔(5),且第二管体(2)内壁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内腔(6),所述第一内腔(5)内部的左侧固定有第一锁壳(9),且第一锁壳(9)的末端开设有第一杆槽(10),所述第二内腔(6)内部的右侧固定有第二锁壳(11),且第二锁壳(11)的末端开设有第二杆槽(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防沾污细纱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1)内壁的四角均固定有对接杆(7),所述第二管体(2)内壁的四角均开设有对接槽(8),所述对接杆(7)与对接槽(8)的尺寸相适配,且对接杆(7)的末端插接于对接槽(8)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防沾污细纱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1)与第二管体(2)之间放置有锁盘(3),所述锁盘(3)的外壁固定有转把(4),所述锁盘(3)内壁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有第一锁杆(13)和第二锁杆(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纱防沾污细纱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杆(13)的末端插接于第一杆槽(10)的内部,且第一杆槽(10)内部的末端设置有第一磁铁(15),所述第二锁杆(14)的末端插接于第二杆槽(12)的内部,且第二杆槽(12)内部的末端设置有第二磁铁(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纺纱防沾污细纱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壳(9)、第一锁杆(13)、第二锁壳(11)和第二锁杆(14)均呈圆弧形,所述第一锁杆(13)与第一磁铁(15)呈磁性连接,所述第二锁杆(14)与第二磁铁(16)呈磁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纱防沾污细纱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均呈半圆形,所述锁盘(3)呈圆形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纱防沾污细纱纡管,包括第一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1)的右侧对接有第二管体(2),所述第一管体(1)内壁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内腔(5),且第二管体(2)内壁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内腔(6),所述第一内腔(5)内部的左侧固定有第一锁壳(9),且第一锁壳(9)的末端开设有第一杆槽(10),所述第二内腔(6)内部的右侧固定有第二锁壳(11),且第二锁壳(11)的末端开设有第二杆槽(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防沾污细纱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1)内壁的四角均固定有对接杆(7),所述第二管体(2)内壁的四角均开设有对接槽(8),所述对接杆(7)与对接槽(8)的尺寸相适配,且对接杆(7)的末端插接于对接槽(8)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防沾污细纱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1)与第二管体(2)之间放置有锁盘(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仁柱杨秀兰赵义勇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恒丰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