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修复神经损伤的组织工程神经移植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用于修复神经损伤的组织工程神经移植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5058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用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用于修复神经损伤的组织工程神经移植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神经移植物由摩尔分率为70%:30%的聚‑L‑丙交酯‑己内酯和摩尔分率为80%:20%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利用共聚物开环聚合法合成。其制备方法包括S1、构建6D打印装置;S2、物料准备;S3、开启打印装置开始打印;S4、开启电机,使其带动放置板在竖直面内摆动;S5、重复S3和S4,即得到圆管状的神经移植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6D打印的思想打印管状的神经移植物‑神经导管,解决了热熔融法难以成型导向的神经导管;光固化等方法精度差的问题,得到的神经移植物‑神经导管具有定向孔径结构的精准定位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生物材料,具体为一种用于修复神经损伤的组织工程神经移植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周围神经损伤在是现代社会中危害极为严重的一种骨科常见疾病。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意外伤害、医源性损伤等原因造成的周围神经损伤约80万例,周围神经损伤人均治疗和恢复费用约70万元,不仅给家庭和个人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同时也给全社会带来了巨大负担。另外,研究显示,临床上发生外周神经损伤的患者中,能够完全恢复的患者仅占10~25%,其余大多数患者均会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机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实现损伤神经的重建与修复是目前医学界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2、对于神经损伤的神经缺损间隙较小(小于几毫米)的情况,一般采用手术直接缝合;而对于大间隙的神经缺损,自体神经移植成为临床治疗的金标准。但是,自体神经移植存在一些缺陷,如供区损伤、感染风险等。神经导管作为一种有效的组织工程神经移植物,其有效性已得到大量研究证实。神经导管也是神经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

3、研究表明,良好的神经导管需要由良好的成分和结构两方面构成:

4、(1)在神经导管的成分方面,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材料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近年来也逐渐被应用于构建神经导管。其中,左旋聚乳酸(plla)熔点为170-190℃,玻璃化温度为50-65℃。其具有无毒、无刺鼻性气味、可降解无污染、冷却收缩率小、透明、容易染色等优点,但plla的结晶度较高,质硬而韧性较差,缺乏柔性和弹性,用作神经导管的原材料效果差;聚己内酯(pcl)熔点为59~64℃,玻璃化温度在-60℃左右,室温下呈橡胶态,具有无毒、熔融温度较低、热稳定性好、生物可降解、在熔融过程中无毒性刺鼻气味放出等优点,但pcl结构柔软,极易弯曲变形,强度不够,用于神经导管的效果也差。聚-l-丙交酯-己内酯(plcl,也称聚(l-乳酸-ε-己内酯))是聚l-丙交酯(plla)和聚己内酯(pcl)的共聚物聚,兼有plla材料强度高及pcl材料柔韧性好的特点,plcl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吸收性、较低的结晶度和良好的弹性和韧性,利用其制备神经导管是比较理想的选择。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是由乳酸和羟基乙酸按照一定比例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材料,其降解产物是乳酸和羟基乙酸,同时也是人体代谢产物,而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质量稳定、降解速度可调节性,近年来被用于制备组织工程支架。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将二者(聚-l-丙交酯-己内酯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作为制备神经导管的原材料,得到的神经导管在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吸收性、弹性、韧性等方面较为理想。

5、(2)在神经导管的结构方面,有研究表明,具有平行神经生长轴向的多通道/沟槽特点的神经导管有利于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然而目前常用的方法中,模具法无法实现神经导管通道/沟槽结构的个性化制备;传统的挤压式3d打印方法难以制备该结构特点的神经导管;光固化3d打印方法虽然可制备具有该结构特点的神经导管,但存在精度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用于修复神经损伤的组织工程神经移植物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
技术介绍
记载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用于修复神经损伤的组织工程神经移植物,该神经移植物由摩尔分率为70%:30%的聚-l-丙交酯-己内酯和摩尔分率为80%:20%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利用共聚物开环聚合法合成。

4、一种用于修复神经损伤的组织工程神经移植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s1、构建6d打印装置:该打印装置包括3d打印喷头、放置板和电机,3d打印喷头实现左右和前后水平移动,放置板设于3d打印喷头的正下方,放置板的上方可拆卸连接有接收板,电机设于放置板的下方用于带动其在竖直面内摆动;

6、s2、将用于制备神经移植物的原料聚-l-丙交酯-己内酯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溶解在chcl3中,并将其盛装在6d打印装置的原料箱内;

7、s3、开启6d打印装置开始打印神经移植物,接收板接收3d打印喷头打印的神经移植物;

8、s4、启动电机,使其带动放置板在竖直面内以-90°~+90°范围内摆动;

9、s5、重复s3和s4,即得到圆管状的神经移植物,也称为神经导管。

10、进一步地,在s2中,聚-l-丙交酯-己内酯的质量浓度为20.0、22.0、25.0、27.0或30.0%w/v;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质量浓度为31.5%和32.0%w/v。

11、技术方案有益效果是:

12、本专利技术利用6d打印的思想打印管状的神经移植物-神经导管,解决了热熔融法精度高,但是难以成型导向的神经导管;光固化等方法可以一体成型,但是精度差的问题;得到的神经移植物-神经导管可实现具有定向孔径结构的精准定位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修复神经损伤的组织工程神经移植物,其特征在于:该神经移植物由摩尔分率为70%:30%的聚-L-丙交酯-己内酯和摩尔分率为80%:20%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利用共聚物开环聚合法合成。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修复神经损伤的组织工程神经移植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修复神经损伤的组织工程神经移植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聚-L-丙交酯-己内酯的质量浓度为20.0、22.0、25.0、27.0或30.0%w/v;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质量浓度为31.5%和32.0%w/v。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修复神经损伤的组织工程神经移植物,其特征在于:该神经移植物由摩尔分率为70%:30%的聚-l-丙交酯-己内酯和摩尔分率为80%:20%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利用共聚物开环聚合法合成。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修复神经损伤的组织工程神经移植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翔马驰邓俊豪张里程白雪东李然王中奇牛芮涵马逸飞畅正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