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车身框架、车身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5048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1:07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车身框架、车身以及车辆,车身框架包括前纵梁、过渡梁和底板纵梁,过渡梁连接在前纵梁与底板纵梁之间,过渡梁的底部设置有避让区,避让区与两侧底板纵梁之间的空间形成用于容纳电池的容纳空间,两侧的底板纵梁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动力电池的容纳空间,此时过渡梁位于容纳空间的角落处,在过渡梁的底部开设避让区,以使避让区形成容纳空间的角落,从而使容纳空间呈规则的矩形,进而在安装矩形的动力电池时无需对电池的形态进行改变,而过渡梁仍处于相对平滑的过渡形态以保证力的传递,实现在车身框架主体结构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保证动力电池容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汽车,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车身框架、车身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1、车身框架除了需要提供传统的被动安全需求外,还需要对动力电池起保护作用。在以往的解决方案中,为实现较好的安全保护的效果,前纵梁和底板纵梁应尽可能平滑过渡,以便于正面碰撞力的传递。

2、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一般布置在底板纵梁内侧,而前纵梁受前悬架影响,与底板纵梁在车辆的横向会有一定的空间差,过渡梁受到空间差的影响,其形态会与动力电池发生干扰,因此往往需要改变动力电池的形态或体积以避开过渡梁,影响动力电池的容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需要改变动力电池的形态或体积避开过渡梁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车身框架、车身以及车辆。

2、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为:

3、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车身框架,所述电动汽车车身框架包括前纵梁、过渡梁和底板纵梁,所述过渡梁连接在所述前纵梁与所述底板纵梁之间,所述过渡梁的底部设置有避让区,所述避让区与两侧所述底板纵梁之间的空间形成用于容纳电池的容纳空间。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纳空间位于所述前纵梁底部,所述避让区设置在所述前纵梁底部朝向所述容纳空间一侧。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避让区可以为沿所述过渡梁场长度方向设置且向内凹陷的避让槽。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纳空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可以为矩形。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身框架还包括:p>

8、横梁,所述横梁设置在两侧所述过渡梁之间,所述避让区以及所述横梁与两侧所述底板纵梁之间的空间形成用于容纳电池的容纳空间。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横梁连接在所述过渡梁靠近所述前纵梁一端,以分散所述前纵梁传递至所述过渡梁的力。

10、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车身,所述电动汽车车身包括上述的车身框架。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汽车车身还包括:

12、动力电池,所述容纳空间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的动力电池,所述动力电池的边角位于所述避让区内。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身框架还包括:

14、前防撞梁总成,所述前防撞梁总成设置在两侧所述前纵梁之间,且设置与所述前纵梁远离所述过渡梁一端。

15、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身框架,或上述的汽车车身。

16、本申请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车身框架、车身以及车辆,包括前纵梁、底板纵梁和设置在前纵梁与底板纵梁之间的过渡梁,两侧的底板纵梁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动力电池的容纳空间,此时过渡梁位于容纳空间的角落处,在过渡梁上开设避让区,以使避让区形成容纳空间的角落,从而使容纳空间呈规则的矩形,进而在安装矩形的动力电池时无需对电池的形态进行改变,实现在车身框架主体结构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保证动力电池容量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框架包括前纵梁(1)、过渡梁(2)和底板纵梁(3),所述过渡梁(2)连接在所述前纵梁(1)与所述底板纵梁(3)之间,所述过渡梁(2)的底部设置有避让区(21),所述避让区(21)与两侧所述底板纵梁(3)之间的空间形成用于容纳电池的容纳空间(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4)位于所述前纵梁(1)底部,所述避让区(21)设置在所述前纵梁(1)底部朝向所述容纳空间(4)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区(21)可以为沿所述过渡梁(2)场长度方向设置且向内凹陷的避让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4)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可以为矩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框架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5)连接在所述过渡梁(2)靠近所述前纵梁(1)一端,以分散所述前纵梁(1)传递至所述过渡梁(2)的力。

7.一种电动汽车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车身包括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身框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车身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框架还包括: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身框架,或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汽车车身。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框架包括前纵梁(1)、过渡梁(2)和底板纵梁(3),所述过渡梁(2)连接在所述前纵梁(1)与所述底板纵梁(3)之间,所述过渡梁(2)的底部设置有避让区(21),所述避让区(21)与两侧所述底板纵梁(3)之间的空间形成用于容纳电池的容纳空间(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4)位于所述前纵梁(1)底部,所述避让区(21)设置在所述前纵梁(1)底部朝向所述容纳空间(4)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区(21)可以为沿所述过渡梁(2)场长度方向设置且向内凹陷的避让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昌国马碧波刘嘉梁吴炳
申请(专利权)人: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