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催化剂Ni-Cu/N-MCHS@MS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松香加氢制备氢化松香中的应用技术_技高网

催化剂Ni-Cu/N-MCHS@MS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松香加氢制备氢化松香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04967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松香加氢制备氢化松香技术领域,公开了催化剂Ni‑Cu/N‑MCHS@MS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松香加氢制备氢化松香中的应用。以松香为原料,以水和200<supgt;#</supgt;溶剂油为溶剂,采用掺杂Cu的镍基双金属两亲性催化剂Ni‑Cu/N‑MCHS@MS,充入H<subgt;2</subgt;,进行催化加氢反应生成氢化松香。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了松香的转化率,所得的产物四氢枞酸选择性高,制备方法简单,所用试剂安全,有利于工业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松香加氢制备氢化松香,特别涉及催化剂ni-cu/n-mchs@ms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松香加氢制备氢化松香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中国在林业化工产品生产和出口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尤其是在松香类产品方面,长期以来,中国的松香产量和出口量一直保持在世界前列。松香是一种天然树脂,可以从松木中提取,它的颜色从浅黄色到红棕色不等,透明度极高,具有热塑性。松香由多种成分组成,其主要成分是树脂酸,还有少量脂肪酸和中性物质。根据分析,在一般松香中,树脂酸的含量在85.6-88.7%之间,脂肪酸的含量在2.5-5.4%之间,中性物质的含量则在5.2-7.6%之间。酸性成分松香酸也是一种混合物,主要由异构松香酸(40-60%)和海松酸(9-27%)组成,松香及其衍生物在传统上可以用于生产粘性安抚奶嘴、面巾纸等。

2、由于松香分子中含有不饱和共轭双键,因此增加了它们对氧的敏感性,当暴露在含氧气氛中时极其容易发生氧化,导致材料性能下降。因此,各种方法,如异构化、歧化、氢化、马来化和酯化等方法经常被用来改性制成衍生产品,以增加其实用价值,在其衍生产品中,氢化松香是一种重要的改性材料,可以通过加氢反应制得。氢化松香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低脆性和高热稳定性,并且没有毒性,因此,它在工业中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例如,用于粘合剂、合成橡胶、涂料、油墨、纸张、电子、食品、焊接和制药行业等。

3、截止到目前,应用于松香加氢制备氢化松香反应中的催化剂根据活性中心的不同,主要分为贵金属催化剂和非贵金属催化剂两大类。以贵金属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在松香氢化反应中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是贵金属也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缺点,如价格昂贵、可获得性相对有限以及不够稳定等,这大大增加了其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成本;非贵金属催化剂又存在着对反应设备要求较高,反应条件苛刻的缺点。且催化剂载体和催化剂活性中心之间的互配和协同在松香氢化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催化剂载体与催化活性中心复配得到的催化剂对松香加氢反应表现出的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也具有不可预测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提高松香转化率,且能高选择性制备四氢枞酸,得到高品质特级松香,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催化剂ni-cu/n-mchs@ms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松香加氢制备氢化松香中的应用。

2、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催化剂ni-cu/n-mchs@ms在松香加氢制备氢化松香中的应用,是以松香为原料,以水和200#溶剂油为溶剂,采用掺杂cu的镍基双金属两亲性催化剂ni-cu/n-mchs@ms,充入h2,进行催化加氢反应生成氢化松香。

4、进一步的,所述松香与所述催化剂ni-cu/n-mchs@ms的质量比为10:1。

5、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加氢反应的反应温度为130~140℃,反应时间为4h,反应过程的h2压力为3mpa。

6、更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加氢反应结束后,静置陈化分层将所述催化剂和产物分离。

7、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催化剂ni-cu/n-mchs@ms的制备方法,是采用聚醚pluronic f127作为模板剂,1,3,5-三甲基苯(tmb)作为孔溶胀和界面调节剂,多巴胺作为碳源和氮源合成聚多巴胺球,通过外部引入介孔二氧化硅壳层赋予其亲水性,经高温限域碳化后制备两亲性中空球形纳米材料n-mchs@ms;最后通过浸渍-氢气还原将ni-cu金属纳米颗粒负载到所述两亲性中空球形纳米材料上,得到掺杂cu的镍基双金属两亲性催化剂ni-cu/n-mchs@ms。

8、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剂ni-cu/n-mchs@ms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9、1)、两亲性中空球形纳米材料n-mchs@ms的制备将聚醚f127和盐酸多巴胺分散在含有乙醇水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3,5-三甲基苯(tmb),将溶液在室温条件下超声;超声结束后将溶液制成均匀的乳状乳液;再逐滴加入的浓氨水溶液磁力搅拌,再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加入其中继续搅拌,加入正硅酸乙酯(teos)持续搅拌;反应结束后,将溶液离心分离得到黑色固体,将固体处理后干燥;把干燥后的固体在氮气气氛环境中分段高温煅烧,最终形成黑色固体粉末状的两亲性中空球形纳米材料n-mchs@ms;

10、2)、掺杂cu的镍基双金属两亲性催化剂ni-cu/n-mchs@ms将制备得到的纳米材料n-mchs@msn-mchs@ms分散在乙醇中,接着将四水合乙酸镍(nic4h6o4·4h2o)和三水合硝酸铜(cu(no3)2·3h2o)同时加入其中使二者溶解;将混合溶液超声,然后将混合溶液搅拌,将混合物液体旋蒸除去乙醇;干燥后的固体于氢-氩混合气气氛中高温还原,最终得到掺杂cu的镍基双金属两亲性催化剂ni-cu/n-mchs@ms。得到的镍基双金属两亲性催化剂ni-cu/n-mchs@ms分子中,镍和铜的物质的量比n镍:n铜为5:1。

11、进一步的,步骤1)中,超声结束后将溶液在30℃的条件下,以600rpm的转速磁力搅拌30min,形成均匀的乳状乳液;

12、进一步的,步骤1)中,步骤1)中分段煅烧为,把干燥后的固体经研磨后转移至石英舟内,放入氮气气氛的管式炉中进行高温煅烧,以3℃/min的升温速率升至550℃,并保持2h以除去模板剂f127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进一步以3℃/min的升温速率从550℃升至850℃,继续保持2h,使聚多巴胺球在外部二氧化硅壳层的保护下由内向外分解,形成中空的氮元素掺杂的碳层并嵌入介孔二氧化硅外壳,最后形成的黑色固体粉末即为双亲性纳米材料n-mchs@ms。

13、进一步的,步骤1)中,乙醇水的混合溶液中,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1。

14、进一步的,步骤2)中,氢-氩混合气气氛中氢占混合气的体积比为15%;高温还原过程是以2℃/min的升温速率升至550℃并保持4h。

15、首先,在乙醇介质中,本专利技术将制备得到的两亲性纳米材料n-mchs@ms形成的纳米颗粒为稳定剂,通过浸渍-氢气还原使镍铜纳米粒子负载在两亲性纳米材料上,形成具有稳定性较好的纳米催化剂ni-cu/n-mchs@ms。其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催化剂ni-cu/n-mchs@ms对松香水相加氢反应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优异的催化性能是由双亲性载体材料n-mchs@ms和双金属活性中心共同造就的。一方面,纳米球载体的高氮含量提供了更多有效的金属配位锚定位点,有利于提高金属纳米粒子的分散性并且增加了活性组分的数量;此外,n-mchs@ms高的边缘富集氮(吡啶氮)可以产生丰富的缺陷位点,以改善电子给体/受体效应,从而使金属纳米粒子快速且牢固地锚定于载体材料上;且载体的亲油性有利于反应物的传质与富集,亲水层的引入提高了催化剂在水介质中的分散性。另一方面,相比于单一金属镍催化剂,掺杂适当比例的金属铜既有效改善了镍易聚集的缺点,又可以与金属镍构成协同效应,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催化剂Ni-Cu/N-MCHS@MS在松香加氢制备氢化松香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以松香为原料,以水和200#溶剂油为溶剂,采用掺杂Cu的镍基双金属两亲性催化剂Ni-Cu/N-MCHS@MS,充入H2,进行催化加氢反应生成氢化松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香加氢制备氢化松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松香与所述催化剂Ni-Cu/N-MCHS@MS的质量比为10: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香加氢制备氢化松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加氢反应的反应温度为130~140℃,反应时间为4h,反应过程的H2压力为3MPa。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香加氢制备氢化松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加氢反应结束后,静置陈化分层将所述催化剂和产物分离。

5.催化剂Ni-Cu/N-MCHS@MS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催化剂Ni-Cu/N-MCHS@MS的制备方法为,采用聚醚Pluronic F127作为模板剂,1,3,5-三甲基苯作为孔溶胀和界面调节剂,多巴胺作为碳源和氮源合成聚多巴胺球,通过外部引入介孔二氧化硅壳层赋予其亲水性,经高温限域碳化后制备两亲性中空球形纳米材料N-MCHS@MS;最后通过浸渍-氢气还原将Ni-Cu金属纳米颗粒负载到所述两亲性中空球形纳米材料上,得到掺杂Cu的镍基双金属两亲性催化剂Ni-Cu/N-MCHS@MS。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Ni-Cu/N-MCHS@MS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超声结束后将溶液在30℃的条件下,以600rpm的转速磁力搅拌30min,形成均匀的乳状乳液。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步骤1)中分段煅烧为,把干燥后的固体经研磨后转移至石英舟内,放入氮气气氛的管式炉中进行高温煅烧,以3℃/min的升温速率升至550℃,并保持2h以除去模板剂F127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进一步以3℃/min的升温速率从550℃升至850℃,继续保持2h,使聚多巴胺球在外部二氧化硅壳层的保护下由内向外分解,形成中空的氮元素掺杂的碳层并嵌入介孔二氧化硅外壳,最后形成的黑色固体粉末即为双亲性纳米材料N-MCHS@MS。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乙醇水中,所述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1。

10.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氢-氩混合气气氛中氢占混合气的体积比为15%;高温还原过程是以2℃/min的升温速率升至550℃并保持4h。

...

【技术特征摘要】

1.催化剂ni-cu/n-mchs@ms在松香加氢制备氢化松香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以松香为原料,以水和200#溶剂油为溶剂,采用掺杂cu的镍基双金属两亲性催化剂ni-cu/n-mchs@ms,充入h2,进行催化加氢反应生成氢化松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香加氢制备氢化松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松香与所述催化剂ni-cu/n-mchs@ms的质量比为10: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香加氢制备氢化松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加氢反应的反应温度为130~140℃,反应时间为4h,反应过程的h2压力为3mpa。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香加氢制备氢化松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加氢反应结束后,静置陈化分层将所述催化剂和产物分离。

5.催化剂ni-cu/n-mchs@ms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催化剂ni-cu/n-mchs@ms的制备方法为,采用聚醚pluronic f127作为模板剂,1,3,5-三甲基苯作为孔溶胀和界面调节剂,多巴胺作为碳源和氮源合成聚多巴胺球,通过外部引入介孔二氧化硅壳层赋予其亲水性,经高温限域碳化后制备两亲性中空球形纳米材料n-mchs@ms;最后通过浸渍-氢气还原将ni-cu金属纳米颗粒负载到所述两亲性中空球形纳米材料上,得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凤丽解从霞鲍明昊袁冰于世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