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开放式微针微流控的高固含量微胶囊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4552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开放式微针微流控的高固含量微胶囊制备装置,其锥形瓶固连在位移装置上并跟随位移装置运动,进气腔同轴布置在锥形瓶的外周;锥形瓶的顶端开孔,与压力控制器连通,压力控制器用于向锥形瓶中注入高固含量流体;进气腔的外壁开孔,并与气泵连通;微针为圆柱形微针,一侧做超疏水处理,另一侧做亲水处理;锥形瓶内壁固连有固定架,微针的非尖端固连在固定架上,尖端位于锥形瓶底端锥形开口的偏心位置,且微针的超疏水侧与锥形瓶的内壁相接触;微针的正下方布置盛液皿,盛液皿中盛装水凝胶溶液。本发明专利技术生成液滴的过程不易堵塞,可长时间运行,且效率高,液滴尺寸可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流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开放式微针微流控的高固含量微胶囊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1、含有固体颗粒的流体在医药工业、食品工程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如难溶粉末药物控释、杀菌抗炎等。在这些应用中,常常需要将含固两相流体制备成微米级微囊。目前,含固流体的胶囊制备主要包含高剪切法和微流控法两种。其中,高剪切法如均质机、高剪切离心泵等方法,制备的胶囊尺寸不均匀,对内部固体有效成分的含量控制不精确。相比之下,微流控法制备得到的含固流体胶囊的尺寸高度可控,内部固体含量易于控制。然而,粉末含量的增大会导致含固溶液粘度急剧上升,从而限制高含固流体的流动,尤其在微流控装置中极易堵塞。因此,高固含量流体微胶囊的高精度制备方法仍待开发。

2、另一方面,开放式微流控法是一种在开放空间中操作微流体的新方法,可以有效防止固体颗粒导致的通道堵塞等问题。然而,目前的开放式微流控法效率较低,一般只用于操控液滴,无法用于生成高固含量的液滴,更无法生成核壳结构的微胶囊。

3、因此,一种高效的、无堵塞的高固含量的微囊制备装置仍待开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开放式微针微流控的高固含量微胶囊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控制器、气泵、位移装置、盛液皿、液滴生成单元;所述液滴生成单元包括:锥形瓶、进气腔、微针、固定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开放式微针微流控的高固含量微胶囊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器和锥形瓶之间设置高固含量容器,所述高固含量容器内部盛装高固含量流体,其密封盖上插有两根管道,与锥形瓶连通的管道较长,伸入高固含量流体中,与压力控制器连通的管道较短,不与高固含量流体接触;所述压力控制器中盛装低黏度流体,推动高固含量流体注入锥形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开放式微针微流控的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开放式微针微流控的高固含量微胶囊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控制器、气泵、位移装置、盛液皿、液滴生成单元;所述液滴生成单元包括:锥形瓶、进气腔、微针、固定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开放式微针微流控的高固含量微胶囊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器和锥形瓶之间设置高固含量容器,所述高固含量容器内部盛装高固含量流体,其密封盖上插有两根管道,与锥形瓶连通的管道较长,伸入高固含量流体中,与压力控制器连通的管道较短,不与高固含量流体接触;所述压力控制器中盛装低黏度流体,推动高固含量流体注入锥形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兴吴智强许忠斌廖雯雅刘汶豪苏铭洋毕明铖
申请(专利权)人:浙大城市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