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嵌套结构在受限空间内生长抓取物体的软体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4517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软体机器人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嵌套结构在受限空间内生长抓取物体的软体机器人。软体机器人该软体机器人包括第一筒膜、第二筒膜、充气机构、进给机构和回收机构,其中:第一筒膜和第二筒膜呈中空的筒状,第二筒膜被设置在第一筒膜的中空腔内同时与第一筒膜的内壁贴附,第二筒膜的中空腔用于将待抓取物体包覆并将待抓取物体取回;第一筒膜和第二筒膜的结构相同,二者的筒壁均包括内层薄膜和外层薄膜,内层薄膜和外层薄膜之间形成密封腔体用于充气,第一筒膜的外层薄膜和第二筒膜的内薄膜的一端固定,第一筒膜的内层薄膜和第二筒膜的外层薄膜同时与进给机构连接。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在受限空间物体的抓取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软体机器人相关,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嵌套结构在受限空间内生长抓取物体的软体机器人


技术介绍

1、生长机器人由于其良好的通过性,对于狭窄环境勘探有着非常大的应用前景。现有生长机器人在受限空间内的功能较少,大部分只能进行导航与到达,少数通过在末端集成功能执行器(刚性)实现了如内窥等功能,但是通过性因此却受到限制。为此,有待进一步设计新型的生长机器人,兼顾生长通过性与操作功能,从而实现在难以到达空间中的操作。本专利技术可以在复杂管道内实现包覆抓取操作,原材料易得,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2、专利cn112060111a中公开了一种自适应缠绕是大承载软体抓持装置,其中具体公开了一种软体抓持装置,但是其仅仅实现了物体的抓取过程,并不能实现在受限空间内物体的抓取和带回两个过程,受限空间可以为狭窄的管道、形状弯曲多变的狭小空间等等;专利cn113967922a中公开了一种全柔性启动式软体仿生机械手,其中具体公开了一种气体驱动的软体机械手单元,但是仅仅可以利用该单元的伸缩与弯曲动作实现各种抓取过程,同样不具备进入受限空间并取回物体的能力。因此,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嵌套结构在受限空间内生长抓取物体的软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该软体机器人包括第一筒膜(1)、第二筒膜(2)、充气机构、进给机构(3)和回收机构(4),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嵌套结构在受限空间内生长抓取物体的软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机构(3)包括多个,通过控制不同进给机构(3)的进给力调控所述第一筒膜(1)和第二筒膜(2)向前生长的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嵌套结构在受限空间内生长抓取物体的软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机构(3)为三个,沿所述第一筒膜(1)和第二筒膜(2)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p>

4.如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嵌套结构在受限空间内生长抓取物体的软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该软体机器人包括第一筒膜(1)、第二筒膜(2)、充气机构、进给机构(3)和回收机构(4),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嵌套结构在受限空间内生长抓取物体的软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机构(3)包括多个,通过控制不同进给机构(3)的进给力调控所述第一筒膜(1)和第二筒膜(2)向前生长的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嵌套结构在受限空间内生长抓取物体的软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机构(3)为三个,沿所述第一筒膜(1)和第二筒膜(2)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嵌套结构在受限空间内生长抓取物体的软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层筒膜的内层薄膜(11)与进给机构(3)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层筒膜的外层薄膜(22)与所述进给机构(3)之间设置有齿轮限速机构(7),所述第一层筒膜的内层薄膜(11)和第二层筒膜的外层薄膜(22)贴合并同时穿过所述此轮限速机构中相对设置的齿轮,以此限制所述进给机构(3)在驱动所述第一层筒膜的内层薄膜(11)和第二层筒膜的外层薄膜(22)向前生长的速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嵌套结构在受限空间内生长抓取物体的软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体机器人中还设置有存储筒(6),该存储筒(6)用于存储所述第一层筒膜的内层薄膜(11)和第二层筒膜的外层薄膜(2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嵌套结构在受限空间内生长抓取物体的软体机器人,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刚雍昊臣徐富康李辰飞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