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模式动力吸振器及其特征频率调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4414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模式动力吸振器及其特征频率调节方法,属于变电站低频噪声控制、动力吸振器技术领域,包括弹簧钢架,所述弹簧钢架包括对称设置的上部分支和下部分支,所述上部分支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水平部和倾斜部,所述下部分支和上部分支结构相同;所述上部分支的水平部和下部分支的水平部固定连接;所述上部分支或下部分支与梯形丝杆的丝杆螺母连接,所述丝杆螺母由第一动力机构驱动;所述弹簧钢架的水平部分安装有上质量块,所述上质量块由第二动力机构驱动。可通过不同质量体相对位置调节实现动力吸振器振子质心位置的调整,从而达到系统等效质量的调节,解决了动力吸振器质量连续调控工程实现困难这一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变电站低频噪声控制、动力吸振器,具体涉及一种多模式动力吸振器及其特征频率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1、我国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带动了全国各地城市化程度的加深,早期位于城市郊外的变电站周围逐渐出现居住区和公共场所,变压器工作时产生的噪声也不可避免地对民众工作生活产生影响。由于变压器噪声多为低频,所以具有衰减慢,穿透力强,传播距离远的特点,能够通过结构或空气实现超长距离传播,变压器噪声对民众的影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2、变压器低频噪声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变压器铁心和绕组在交变磁场中产生的磁致伸缩和电磁力引起的振动。为了降低变压器噪声,目前现实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改进变压器的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2)采用隔声、吸声、消声等技术,对变压器外壳、冷却系统、通风口等部件进行处理。(3)采用减振、隔振、阻尼等技术,对变压器基础、支架、连接件等部件进行处理;(4)采用隔音屏障或隔音罩等。在众多变压器降噪技术中,动力吸振技术所占用的空间尺寸较小,且不同结构的动力吸振器有着不同的特征频率,可以分别对不同工作频率下的电力设备进行降噪吸声处理,具有先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模式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簧钢架(2-8),所述弹簧钢架(2-8)包括对称设置的上部分支和下部分支,所述上部分支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水平部和倾斜部,所述下部分支和上部分支结构相同;所述上部分支的水平部和下部分支的水平部固定连接;所述上部分支或下部分支与梯形丝杆(2-6)的丝杆螺母连接,所述丝杆螺母由第一动力机构驱动;所述弹簧钢架(2-8)的水平部分安装有上质量块(1-4),所述上质量块(1-4)由第二动力机构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式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梯形丝杆(2-6)下端穿过轴承座(2-7)后通过锥齿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模式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簧钢架(2-8),所述弹簧钢架(2-8)包括对称设置的上部分支和下部分支,所述上部分支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水平部和倾斜部,所述下部分支和上部分支结构相同;所述上部分支的水平部和下部分支的水平部固定连接;所述上部分支或下部分支与梯形丝杆(2-6)的丝杆螺母连接,所述丝杆螺母由第一动力机构驱动;所述弹簧钢架(2-8)的水平部分安装有上质量块(1-4),所述上质量块(1-4)由第二动力机构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式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梯形丝杆(2-6)下端穿过轴承座(2-7)后通过锥齿轮组与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模式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2-7)通过限位器防止梯形丝杆(2-6)反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模式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为下步进电机(3-3),所述下步进电机(3-3)通过下电机支架(3-4)安装在底板(3-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式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刚白晓春孙强魏小龙吴健耿明昕赵亚林王绿景龑王昊宇肖和业周杰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