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汽车软顶敞篷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汽车软顶敞篷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4406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软顶敞篷的加工工艺,涉及汽车软顶加工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软顶加工时的不足问题;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准备原材料:篷布、观察窗;制作篷布成型;封边整平:对成型的软顶篷布进行锁边后并压制平整;清理软顶篷布和观察窗表面干燥无杂质;固定观察窗:将观察窗固定于连接通口上,并利用高频机使得PVC软玻璃与篷布融合一体;产品质量检测:通过震荡试验机构对成品进行连续36‑60h的震荡试验。本发明专利技术附加的观察窗结构稳定,加工步骤简单,生产的软顶成品质量佳,整体结构符合目前敞篷车的使用需求,易于推广,观察窗的加装能够方便驾驶员观察到车辆后方环境的观察窗,提高行车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软顶加工,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软顶敞篷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1、敞篷车是指带有折叠式可开启车顶的轿车,车顶不但可以降低车内噪声,提高吸音效果,还能提高与车外的隔热、绝热效果。敞篷车按照车顶的结构可以分成硬顶车和软顶车,其中,软顶车更为常见,目前的软顶通常采用帆布,乙烯或塑料为车顶材料,配以可折叠的支架,能够实现车顶的折叠打开与收起。

2、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210262874.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敞篷车软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敞篷车软顶复合材料包括外饰面、中间层、内饰面;所述的外饰面为机织面料、仿皮材料、真皮材料中的一种;所述的中间层的原料组分为丁基橡胶或卤代丁基橡胶;所述的内饰面为机织面料、仿皮材料、真皮材料中的一种。上述专利中的敞篷车软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存在以下不足:软顶是多层材料,具有不透光特点,因此在将其安装于敞篷车辆上后,由于驾驶员无法直接观察到车辆后方环境,仅能从后车镜观察,故而易出现行车安全隐患。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汽车软顶敞篷的加工工艺,附加方便驾驶员观察到车辆后方环境的玻璃,提高行车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软顶敞篷的加工工艺。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汽车软顶敞篷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4、s1:准备原材料:篷布、观察窗;

5、s2:制作篷布成型;

<p>6、s3:封边整平:对成型的软顶篷布进行锁边后并压制平整;

7、s4:清理软顶篷布和观察窗表面干燥无杂质;

8、s5:固定观察窗:将观察窗固定于连接通口上,并利用高频机使得pvc软玻璃与篷布融合一体;

9、s6:产品质量检测:通过震荡试验机构对成品进行连续36-60h的震荡试验;

10、所述观察窗为pvc软质玻璃材料;

11、所述篷布由基础布料和涂覆于基础布料上的pvc涂层构成;

12、所述连接通口留设于软顶篷布的背侧面上。

13、优选的:将加工步骤替换为以下内容:

14、s1:准备原材料:篷布、观察窗和粘接材料;

15、s2:制作篷布成型;

16、s3:封边整平:对成型的软顶篷布进行锁边后并压制平整;

17、s4:清理软顶篷布和观察窗表面干燥无杂质;

18、s5:固定观察窗:利用涂胶机构在观察窗周边均匀涂抹粘接材料后,将观察窗固定于封边条上,并对胶粘处进行压合15-45min,得到成品;

19、s6:产品质量检测:通过震荡试验机构对成品进行连续36-60h的震荡试验;

20、所述观察窗为pvc软质玻璃材料或硼硅酸盐硬质玻璃材料中的一种;

21、所述篷布由外层、中间功能层和内层构成,篷布的制备方式为采用层压法进行材料复合;

22、所述压制的方式为热压或冷压;

23、所述压合的压力为0.1-0.25mpa,压合的温度是室温,压合的时间为1-24h;

24、所述封边条的外侧面固定连接于连接通口的内圈上。

25、优选的:所述粘接材料包括底涂剂和胶水,底涂剂为玻璃底涂剂,胶水为聚氨酯密封胶、硅酮密封胶、sbs胶和聚酰胺胶中的一种;

26、所述粘接材料的涂抹方式,包括以下内容:

27、a1:先涂敷一层底涂剂,静置5-15min;

28、a2:在底涂剂涂抹位置再均匀涂刷一层胶水。

29、优选的:所述软顶篷布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30、①按照设计要求裁剪篷布外形,使之与敞篷车规格相适配;

31、②对裁剪后的篷布进行边缝拼接并固定成型,得到软顶篷布;

32、所述软顶篷布的拼接方式为车缝或胶涂中的一种。

33、优选的:所述涂胶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支腿顶端的工作台,工作台的内部一侧面固定连接有u型板,u型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抵接设置有材料固定组件。

34、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顶部面设置有电动滑轨,电动滑轨的内壁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的一端设置有定量涂刷部件,定量涂刷部件由出料组件、喷涂组件和干燥组件构成;

35、所述连接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块,弹性块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u型板,u型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抵接块。

36、优选的:所述材料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工作台顶部内壁的螺纹柱一、固定连接于螺纹柱一顶端的把手、两个呈上下位置分布的压盘、转动连接于工作台底部内壁的支柱;

37、位于上方的所述压盘顶部面转动连接于螺纹柱一的底端,位于下方的所述压盘底部面固定连接于支柱的顶端;

38、两个所述压盘的相对应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吸盘;

39、位于下方的所述压盘顶部面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工作台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警示灯;

40、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b,且电机b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支柱的底端相连接。

41、优选的:所述出料组件包括设置于连接架一侧面的长槽、转动连接于长槽底部内壁的螺纹柱二、固定连接于连接架顶部面的电机a、固定连接于连接架底部内壁的液体筒、插设于液体筒内壁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活塞杆顶端的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一端通过滑动块滑动连接于长槽的内壁,滑动块的内壁设置于螺纹柱二的外壁,电机a的输出端通过连接轴与螺纹柱二的顶端相连接。

42、优选的:所述喷涂组件包括上下两个设置于u型板一侧面的滑槽、通过滑块滑动连接于滑槽内壁的支板、固定连接于上下两个支板相对应一侧面的出液嘴,且出液嘴的一端通过导管与液体筒的出液口相连接;

43、两个所述支板的相对应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刷板。

44、优选的:所述干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工作台底部内壁的环形板、呈环形阵列式固定连接于环形板圆周内壁面上的缓冲气囊、固定连接于支柱圆周外壁上的支臂、固定连接于支板一侧面的气嘴组、同一个固定连接于u型板底部面和u型板外壁上的软管,且软管的进气端与缓冲气囊的出气端相连接,软管的出气端与气嘴组的进气端相连接;

45、靠近两侧的所述u型板上下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烘烤灯。

4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47、1.本专利技术,在软顶篷布上的后档位置连接通口内,通过高频机焊接方式进行附加观察窗,使得观察窗与篷布融为一体,最后通过震荡试验机构对产品进行震荡试验质量检测即可,附加的观察窗结构稳定,加工步骤简单,生产的软顶成品质量佳,整体结构符合目前敞篷车的使用需求,易于推广,观察窗的加装能够方便驾驶员观察到车辆后方环境的观察窗,提高行车安全性。

48、2.本专利技术,在软顶篷布上的后档位置连接通口内,通过粘接方式附加观察窗固定并压合,从而得到产品,最后通过震荡试验机构对产品进行震荡试验质量检测,加工步骤简单,生产的软顶成品质量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软顶敞篷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软顶敞篷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将加工步骤替换为以下内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软顶敞篷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材料包括底涂剂和胶水,底涂剂为玻璃底涂剂,胶水为聚氨酯密封胶、硅酮密封胶、SBS胶和聚酰胺胶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和2任一所述的一种汽车软顶敞篷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顶篷布(1)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软顶敞篷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胶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支腿(4)顶端的工作台(5),工作台(5)的内部设置有材料固定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软顶敞篷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5)的顶部面设置有电动滑轨(13),电动滑轨(13)的内壁设置有连接架(9),连接架(9)的一端设置有定量涂刷部件,定量涂刷部件由出料组件、喷涂组件和干燥组件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软顶敞篷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工作台(5)顶部内壁的螺纹柱一(7)、固定连接于螺纹柱一(7)顶端的把手(701)、两个呈上下位置分布的压盘(6)、转动连接于工作台(5)底部内壁的支柱(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软顶敞篷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组件包括设置于连接架(9)一侧面的长槽、转动连接于长槽底部内壁的螺纹柱二(16)、固定连接于连接架(9)顶部面的电机A(8)、固定连接于连接架(9)底部内壁的液体筒(10)、插设于液体筒(10)内壁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活塞杆顶端的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一端通过滑动块滑动连接于长槽的内壁,滑动块的内壁设置于螺纹柱二(16)的外壁,电机A(8)的输出端通过连接轴与螺纹柱二(16)的顶端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汽车软顶敞篷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组件包括上下两个设置于U型板(17)一侧面的滑槽(23)、通过滑块滑动连接于滑槽(23)内壁的支板(18)、固定连接于上下两个支板(18)相对应一侧面的出液嘴(19),且出液嘴(19)的一端通过导管与液体筒(10)的出液口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汽车软顶敞篷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工作台(5)底部内壁的环形板(11)、呈环形阵列式固定连接于环形板(11)圆周内壁面上的缓冲气囊(1101)、固定连接于支柱(15)圆周外壁上的支臂(1501)、固定连接于支板(18)一侧面的气嘴组(22)、同一个固定连接于U型板(17)底部面和U型板(17)外壁上的软管(20),且软管(20)的进气端与缓冲气囊(1101)的出气端相连接,软管(20)的出气端与气嘴组(22)的进气端相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软顶敞篷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软顶敞篷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将加工步骤替换为以下内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软顶敞篷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材料包括底涂剂和胶水,底涂剂为玻璃底涂剂,胶水为聚氨酯密封胶、硅酮密封胶、sbs胶和聚酰胺胶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和2任一所述的一种汽车软顶敞篷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顶篷布(1)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软顶敞篷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胶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支腿(4)顶端的工作台(5),工作台(5)的内部设置有材料固定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软顶敞篷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5)的顶部面设置有电动滑轨(13),电动滑轨(13)的内壁设置有连接架(9),连接架(9)的一端设置有定量涂刷部件,定量涂刷部件由出料组件、喷涂组件和干燥组件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软顶敞篷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工作台(5)顶部内壁的螺纹柱一(7)、固定连接于螺纹柱一(7)顶端的把手(701)、两个呈上下位置分布的压盘(6)、转动连接于工作台(5)底部内壁的支柱(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软顶敞篷的加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仁芳黄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共鑫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