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负载控制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04336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0:0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负载控制系统及方法,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主电源经漏电保护电路与控制板连接;备用电源与控制板连接;控制板包括电流测量电路、第一继电器电路和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一继电器电路的控制端和电流测量电路连接,第一继电器电路的输入端经电流测量电路与漏电保护电路连接,第一继电器电路的输出端经通断控制电路连接至负载。本发明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配电系统进行大功率负载控制的方式来说减小了负载控制电路的尺寸和接线量,还可记录故障发生时刻实际的电流值变化过程,进而降低了负载故障分析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工业自动化,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负载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大功率负载的自动控制,大多是先由弱电控制器(plc或嵌入式控制板,以下简称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再由接触器去控制大功率负载(如加热器、电机、压缩机等)的通断。为了防止负载出现过电流等故障而引起电网故障扩大、火灾事故发生,在接触器前或后一般都要加过流保护装置(如过流断路器、热继电器等)。当负载出现过流时,触发过流保护装置动作,一般会有联动装置将过流保护装置的动作信号接到控制器的输入端。控制器监测到过流保护信号后,控制器根据预先预置的控制逻辑发出控制信号,使接触器关断,切断被控负载供电。

2、然而,现有技术通常采用配电系统进行大功率负载的自动控制,配电系统主要由控制器、接触器、断路器、热继电器、接线端子等较多元件组成,尺寸较大、接线较多,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都比较高,且不容易自动化。由于接线较多,容易出现接线错误,后续的测试检查工作也比较耗时。在进行过流故障保护时,由于被控负载的供电已经被切断,因而控制器虽然可以记录故障的时间和部位,但无法记录故障发生时刻实际的电流值变化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负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电源、备用电源、漏电保护电路、控制板以及通断控制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负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上还设置有第二继电器电路,所述第二继电器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漏电保护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负载电流满足第一过流动作条件,并且所述通断控制电路和所述漏电保护电路未断开时开始计时,直至计时时长超过预设时长时,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电路导通,以使所述漏电保护电路断开主电源与第一继电器电路的连接,直至所述负载电流的大小变化至0时,进行二级过流报警,并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电路断开。>

3.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负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电源、备用电源、漏电保护电路、控制板以及通断控制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负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上还设置有第二继电器电路,所述第二继电器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漏电保护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负载电流满足第一过流动作条件,并且所述通断控制电路和所述漏电保护电路未断开时开始计时,直至计时时长超过预设时长时,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电路导通,以使所述漏电保护电路断开主电源与第一继电器电路的连接,直至所述负载电流的大小变化至0时,进行二级过流报警,并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电路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负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继电器电路包括继电器和第一电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负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负载电流满足第三过流动作条件时,进行过载报警,按预设反时限保护逻辑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电路断开;其中,所述第三过流动作条件中的第三电流阈值小于所述第一过流动作条件中的第一电流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负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负载电流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建福涂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惠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