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局域共振板、复合墙板单元、墙板及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4240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9:56
一种非局域共振板、复合墙板单元、墙板及优化方法,包括:刚性支撑框架、减振薄膜和配重单元;所述刚性支撑框架具有镂空结构;所述减振薄膜张紧铺设于所述刚性支撑框架的镂空结构处;所述配重单元包括若干配重构型,所述若干配重构型具有至少两种形状;所述配重构型安装于所述减振薄膜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非局域共振板,通过配重单元和减振薄膜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变压器的降噪;同时,至少两种形状的配重构型的设置,能够实现不同频段噪声的降噪,而且刚性支撑框架、配重单元和减振薄膜相较于传统的降噪方法,成本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环保的,具体涉及一种非局域共振板、复合墙板单元、墙板及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噪声舒适性要求已经成为变电站建设的关键技术指标之一;为了满足电力市场对低噪声要求,变压器低频噪声隔离已经成为变电站建设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而对于户内变电站,由于其为封闭场景,但是变压器的100hz低频由于其对应声波波长较长,使得该低频噪声很容易穿透封闭墙,透射到外部,影响周边闹市区。而采用传统的降噪方法,需要增加墙体厚度及增加玻璃纤维等非环保材料的使用,导致成本上升及增加环保成本,不符合国家关于绿色电力能源的未来发展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传统的降噪方法导致的成本上升及增加环保成本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局域共振板,包括:刚性支撑框架、减振薄膜和配重单元;

2、所述刚性支撑框架具有镂空结构;

3、所述减振薄膜张紧铺设于所述刚性支撑框架的镂空结构处;

4、所述配重单元包括若干配重构型,所述若干配重构型具有至少两种形状;p>

5、所述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局域共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刚性支撑框架(4)、减振薄膜(5)和配重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局域共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支撑框架(4)包括多个栅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局域共振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格栅单元的形状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局域共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单元为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非局域共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单元的数量与所述格栅单元的数量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非局域共振板,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配重构型的重量相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局域共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刚性支撑框架(4)、减振薄膜(5)和配重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局域共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支撑框架(4)包括多个栅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局域共振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格栅单元的形状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局域共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单元为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非局域共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单元的数量与所述格栅单元的数量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非局域共振板,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配重构型的重量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非局域共振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格栅单元内,每种形状的所述配重构型(6)设置至少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局域共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构型(6)穿设于所述减振薄膜(5),或所述配重构型(6)贴附于所述减振薄膜(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局域共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薄膜(5)为聚酰亚胺薄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局域共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支撑框架(4)为防火材料。

11.一种复合墙板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内墙板(2)、非局域共振板(1)、外墙板(3)和至少两层粘接剂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复合墙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局域共振板(1)的配重单元位于所述第一空间,或位于所述第二空间,或穿设于所述减振薄膜(5)。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复合墙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板(2)上开设有多个穿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复合墙板单元,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裕超莫娟杨臻曹文勤李想黄轶康翟晓萌邱勇军郭子俊易盼徐金房正刚李毅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