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芯隔热结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1、目前,新能源汽车由于其环保性和经济性受到大众的普遍关注,而随着市场上起火事件的屡屡出现,电池包的安全性也成为了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因此,如何从根本上消除电池包安全隐患、有效提升电池包的安全性能成为了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现有技术的电池包防护设计中,针对热安全隐患,除了电池管理系统中软件策略上的预警设计外,也采取了增加cid(charge injection device)电芯、防爆阀或气凝胶隔热棉等设计。在通过动力电池管理系统进行电池性能管理时,主要是基于对电池包内单节电芯电压和部分温度点的监控,或对电池包内气压或不完全燃烧物质浓度(如co、电解液蒸气等)的传感器/探测器监控。但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在实际测试或使用中发现,基于单节电压、温度的监控精度较低,时常会出现预警信号发出时刻无法满足客户或国标要求,进而出现热失控故障误报的情况,而气压传感器或气体探测器的预警则需要在电池包内电芯已经出现明显开阀或失控异常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如此也同样会导致报警响应过于滞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设置在相邻两个电芯之间,所述电芯隔热结构包括隔热件和压电传感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材料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压电材料部;多个所述压电材料部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材料层包括压电橡胶层或压电树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隔热结构还包括第一隔膜层和第二隔膜层,所述第一隔膜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隔热棉背离所述压电传感件的一面,所述第二隔膜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设置在相邻两个电芯之间,所述电芯隔热结构包括隔热件和压电传感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材料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压电材料部;多个所述压电材料部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材料层包括压电橡胶层或压电树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隔热结构还包括第一隔膜层和第二隔膜层,所述第一隔膜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隔热棉背离所述压电传感件的一面,所述第二隔膜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隔热棉背离所述压电传感件的一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膜层或/和所述第二隔膜层为聚酰亚胺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隔热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生,蔡建烟,马闯,刘自力,杜涛,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