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地用的放线斗,属于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1、在建筑施工中,需要利用辅助线在墙体上留下印迹以辅助施工,进而需要大量的弹墨线,比如为提高板面分布钢筋绑扎质量,保证板面分布筋间距一致,亦或是保证砖砌墙施工完毕后顶部水平等施工均需要弹墨线。
2、现有的弹线斗多通过线辊缠绕在放线斗上,并利用墨盒式的线斗筒腔将拉出的建设线表面上色,使用时一人手拿放线斗,位于墙体一侧,另一人将线斗放出的线头拉出,并位于墙体的另一侧,将线拉平后其中一人将线朝墙体反方向弹出,线束受弹后会因惯性力原因又会复位于墙体上,并在墙体上留有印迹,根据水平印迹轨迹砌墙以保证施工质量。
3、但是现有的弹线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无法根据需要选择想要的线宽,在一些表面较为粗糙的施工情况下,只能通过重复不断地多次弹线或者更换不同线型的弹线斗来弹出辅助线,严重影响了施工效率,并且在弹线完成后收线时,墨线会粘上很多杂质,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墨线会逐渐失去墨色,进而导致弹线效果差,因此急需进行改进。
4、公开号为cn215701635u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地用的放线斗,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设置的机体(1),所述机体(1)内部设置有拨转调节机构(4),拨转调节机构(4)连接有若干根直径依次增大的墨绳(5),机体(1)顶端设置有限位机构(2)和用于对墨绳(5)进行染墨的染墨机构(3),限位机构(2)包括与墨绳(5)相同数量个的限位单元,各限位单元沿机体(1)宽度方向间隔排列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用的放线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拨转调节机构(4)包括拨转单元、用于驱动拨转单元转动的驱动机构以及固定在机体(1)内部的双面板(401),所述拨转单元和驱动机构分别设置在双面板(401)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地用的放线斗,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设置的机体(1),所述机体(1)内部设置有拨转调节机构(4),拨转调节机构(4)连接有若干根直径依次增大的墨绳(5),机体(1)顶端设置有限位机构(2)和用于对墨绳(5)进行染墨的染墨机构(3),限位机构(2)包括与墨绳(5)相同数量个的限位单元,各限位单元沿机体(1)宽度方向间隔排列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用的放线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拨转调节机构(4)包括拨转单元、用于驱动拨转单元转动的驱动机构以及固定在机体(1)内部的双面板(401),所述拨转单元和驱动机构分别设置在双面板(401)的两侧,所述拨转单元包括拨转杆(402),所述拨转杆(402)包括转动安装在双面板(401)中心位置的中心块(4021)和沿周向均匀固定在中心块(4021)侧面且与墨绳(5)相同数量根的支杆(4022),任意相邻两根支杆(4022)之间设置有滑动盘(403),各所述滑动盘(403)均与双面板(401)周向滑动连接;各所述滑动盘(403)远离双面板(401)的一侧均垂直固定连接有延伸轴(404),所述延伸轴(404)上转动套接有转动板(405),拉绳(206)与转动板(405)固定连接,延伸轴(404)上还设置有安装槽(406),安装槽(406)内转动套接有发条弹簧,墨绳(5)与发条弹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用的放线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单向转动机构,所述单向转动机构包括卡板(407)、卡钩(409)、圆形凸盘(410)以及驱动件,所述卡板(407)中心固定套接有套接轴,所述套接轴转动贯穿双面板(401)后与中心块(4021)固定连接,卡板(407)侧面沿周向均匀开设有与滑动盘(403)相同数量个的限位槽(40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用的放线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染墨机构(3)包括固定在机体(1)顶端的操作台(301),操作台(301)内部中空设置,且操作台(301)顶端中部设置有凹槽(302),凹槽(302)两侧均活动设置有对接板(303),两所述对接板(303)相对的一面均可拆卸地连接有用于对墨绳(5)进行染墨的染墨贴(308),操作台(301)内部设置有用于带动两对接板(303)相互贴合或分离的分合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闽杰,代瑞平,黄招华,王璇,莫玮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