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与桥梁,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机制吸能的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组合构件。
技术介绍
1、钢管混凝土柱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工业建筑与桥梁结构等结构中,其在服役过程中会受到外部冲击荷载,进而对结构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隐患,与建筑抗爆研究与抗冲击技术越来越受到人民的青睐,尤其是对于新型组合构件抗冲击这一领域,人们更是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抗冲击性能研究目前在国内外得到重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构件相对于传统钢管混凝土构件具有截面开展,抗弯刚度大,吸能效率高,弹性恢复能力好以及耐冲击能力好等优点。此外,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构件还具有重量轻,承载力大,施工效率高以及隔热和隔声性能优越等优点。
2、但是,传统的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构件在受到强烈的冲击荷载时,外部钢管可能会发生严重的损伤甚至发生断裂,这会严重影响构件的工作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多机制吸能的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组合构件,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构件工作性能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机制吸能的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组合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机制吸能的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组合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管状外层包括多个凸起部,多个所述凸起部朝向远离所述蜂窝结构层一侧凸起设置,所述凸起部与所述蜂窝结构层之间形成有缓冲腔,缓冲结构层填充于所述缓冲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机制吸能的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组合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管状外层包括多个外层子板,所述外层子板呈弧形设置,所述钢结构管状外层由多个所述外层子板沿周向拼接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机制吸能的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组合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机制吸能的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组合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管状外层包括多个凸起部,多个所述凸起部朝向远离所述蜂窝结构层一侧凸起设置,所述凸起部与所述蜂窝结构层之间形成有缓冲腔,缓冲结构层填充于所述缓冲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机制吸能的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组合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管状外层包括多个外层子板,所述外层子板呈弧形设置,所述钢结构管状外层由多个所述外层子板沿周向拼接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机制吸能的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组合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多机制吸能的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组合构件包括多个端封板,多个所述端封板围合于所述环形空腔的轴线方向的两端,以对所述环形空腔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机制吸能的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组合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管状外层的横截面的凹凸结构形状包括正弦余弦波形、方波脉冲形、梯形或圆形中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马瑞升,宋苏萌,毕凯明,贺晨蕊,秦怀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