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3963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9:31
本公开涉及一种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包括:本体;键帽,键帽的朝向本体的表面上设置有按压柱,键帽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按压柱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以及同步组件,包括可转动地连接在键帽的第一端和本体之间的第一同步件和可转动地连接在键帽的第二端和本体之间的第二同步件,第一同步件和第二同步件之间为可转动地连接,其中,同步组件配置为:当未致动键帽时,第一同步件和第二同步件位于同一直线上;当致动键帽的靠近第一端或第二端的任意位置时,第一同步件和第二同步件互成夹角。在本体与键帽之间设置同步组件,使用户在按动键帽的边缘时,键帽的另一边在同步组件的带动下也具有相同的位移,提高按动位置的容错率,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电子产品,尤其涉及一种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在电子类产品的研发中,用户的各类体验都需要重点设计,其中按键手感作为最直接的使用反馈,是当前主要的攻关方向。用户在按动按键时,按动位置对手感有很大影响,按动边缘和按动中间的差别在于按动边缘时,按键存在旋转,位移转换到对switch(开关)的行程明显小于按动中间时,即,无法达到与按动中间时相同的行程,导致用户在使用按键时,按动位置偏移时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按键结构和使用该按键结构的电子设备。

2、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按键结构,包括:

3、本体;

4、键帽,所述键帽的朝向所述本体的表面上设置有按压柱,所述键帽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按压柱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以及

5、同步组件,包括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键帽的第一端和所述本体之间的第一同步件和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键帽的第二端和所述本体之间的第二同步件,所述第一同步件和所述第二同步件之间为可转动地连接,

6、其中,所述同步组件配置为:

7、当未致动所述键帽时,所述第一同步件和所述第二同步件位于同一直线上;

8、当致动所述键帽的靠近第一端或第二端的任意位置时,所述第一同步件和所述第二同步件互成夹角。

9、可选地,所述按压柱位于所述键帽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同步件和所述第二同步件成中心对称布置在所述按压柱的两侧

10、当致动所述键帽的靠近第一端或第二端的任意位置时,所述第一同步件和所述第二同步件的转动方向相反且互成钝角。

11、可选地,所述第一同步件和所述第二同步件分别由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多段连接杆构成,所述第一同步件和所述第二同步件的端部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连接。

12、可选地,所述本体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侧壁,其中一个所述侧壁设置有开口,另一个侧壁上设置有支撑块,所述键帽设置在所述开口内,所述同步组件位于两个所述侧壁之间,

13、其中,所述第一同步件和/或所述第二同步件包括:

14、上下平行并错开布置的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连接在第一横杆端部的第一纵杆,连接在第二横杆端部的第二纵杆,以及连接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的第三纵杆,其中,所述第一纵杆的端部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键帽上,所述第一同步件和所述第二同步件的第二纵杆通过所述轴承相连接,所述第三纵杆可转动穿过所述支撑块。

15、可选地,所述本体还包括设置在两个侧壁之间的底壁,所述第一纵杆或所述第一纵杆的末端穿过所述键帽与所述底壁相连接。

16、可选地,两根所述第二纵杆共线且与所述按压柱位于同一直线上。

17、可选地,所述支撑块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三纵杆分别穿过不同的所述限位孔,用于使所述第三纵杆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块中。

18、可选地,所述支撑块数量为两个,且间隔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一同步件与所述第二同步件分别与不同的所述支撑块相连接。

19、可选地,所述本体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侧壁,其中一个所述侧壁设置有开口,所述键帽设置在所述开口内,其中,所述键帽包括操作部和位于两端的连接部,所述同步组件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所述操作部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开口内,所述连接部的端部延伸至超过所述开口的侧边。

20、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操作部之间形成有限位口,所述限位口的宽度大于所述开口的深度。

21、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按键结构。

22、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在本体与键帽之间设置同步组件,使得用户在按动键帽的边缘时,键帽长度方向上的另外一边在同步组件的带动下也具有相同的位移,进而转换到对switch的行程与按动中间时一致,同时也防止键帽的边缘过度按动可能出现的翘边、脱出本体以及断裂等情况,提高了按动位置的容错率,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23、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柱位于所述键帽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同步件和所述第二同步件成中心对称布置在所述按压柱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步件和所述第二同步件分别由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多段连接杆构成,所述第一同步件和所述第二同步件的端部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侧壁,其中一个所述侧壁设置有开口,另一个侧壁上设置有支撑块,所述键帽设置在所述开口内,所述同步组件位于两个所述侧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设置在两个侧壁之间的底壁,所述第一纵杆或所述第一纵杆的末端穿过所述键帽与所述底壁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第二纵杆共线且与所述按压柱位于同一直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三纵杆分别穿过不同的所述限位孔,用于使所述第三纵杆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块中。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数量为两个,且间隔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一同步件与所述第二同步件分别与不同的所述支撑块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键帽包括操作部和位于两端的连接部,所述同步组件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所述操作部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开口内,所述连接部的端部延伸至超过所述开口的侧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操作部之间形成有限位口,所述限位口的宽度大于所述开口的深度。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柱位于所述键帽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同步件和所述第二同步件成中心对称布置在所述按压柱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步件和所述第二同步件分别由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多段连接杆构成,所述第一同步件和所述第二同步件的端部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侧壁,其中一个所述侧壁设置有开口,另一个侧壁上设置有支撑块,所述键帽设置在所述开口内,所述同步组件位于两个所述侧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设置在两个侧壁之间的底壁,所述第一纵杆或所述第一纵杆的末端穿过所述键帽与所述底壁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岐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