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壳体卧式多级离心泵的叶轮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3941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9:29
本技术涉及高温、高压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壳体卧式多级离心泵的叶轮布置结构,包括中部筒体,所述中部筒体左侧固定连接有大端盖,所述大端盖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中部筒体右侧固定连接有外部筒体,所述外部筒体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吸入段,所述外部筒体中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转动连接在转轴右侧外周,所述外部筒体右侧固定连接有密封箱体。本技术中,该泵结构形式采用卧式多级径向剖分、筒式、后拉出式全抽芯的结构设计型式,使用范围更广、性能更可靠、运行更安全,该泵在运行时所产生的轴向力,由背靠背布置的叶轮来平衡,提高了泵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延长了泵的使用周期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高温、高压输送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双壳体卧式多级离心泵的叶轮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石油、化工、炼化、冶金、矿山、制药、制酸、印染、食品等领域使用的高温、高压多级离心泵为单壳体、节段式、径向剖分型式,其承受压力的能力较低,且安全系数很低,一般泵运行的轴向力都很大,运转周期寿命都较短,故障率高,泵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很容易造成企业生产不能正常稳定可靠运行、设备的生产维护成本也会增加很多。而常用的双壳体多级离心泵虽然其结构为双壳体型式,但仍然是节段式、径向剖分型式的多级离心泵,叶轮的布置形式均为串联安装形式,泵在运行时的轴向力都很大,用于平衡轴向力的平衡盘必须通过精确计算才能确定平衡盘的直径,然而泵在运转过程中实际工况千变万化,因此泵在实际运行中平衡盘很难平衡所产生的轴向力,使得平衡盘的尺寸很难精确设计,因轴向力难以得到有效平衡而使平衡盘容易磨损失效,从而严重缩短了泵的周期使用寿命,使得泵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很容易造成企业生产不能正常稳定可靠运行、设备的生产维护成本也会增加很多,特别是对于高温高压状态下的易燃、易爆、易汽化、有毒、有害介质输送时发生故障而产生输送介质的泄漏,会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严重时会发生严重的人身安全事故,甚至会产生不可想象的其他严重后果。另外,双壳体多级离心泵的内壳部分包括吸入段、中段和吐出段,中段一般采用铸造一体成型工艺,在加工铸造过程中,发现中段在铸造过程中成本高,而且铸造出来之后外形不是很美观,拆卸和更换繁琐,为此,提出了一种双壳体卧式多级离心泵的叶轮布置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双壳体卧式多级离心泵的叶轮布置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壳体卧式多级离心泵的叶轮布置结构,包括中部筒体,所述中部筒体左侧固定连接有大端盖,所述大端盖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中部筒体右侧固定连接有外部筒体,所述外部筒体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吸入段,所述外部筒体中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转动连接在转轴右侧外周,所述外部筒体右侧固定连接有密封箱体,所述转轴中部外周转动连接有中间轴套,所述中间轴套外周固定连接有中间节流套,所述中间节流套远离中间轴套的一侧设置有吐出段,所述吐出段右侧设置有多个正向次级叶轮,所述正向次级叶轮中部固定连接在转轴外周,所述吐出段右侧中部设置有多个首级中段,多个所述首级中段外周通过穿杠b相连接,所述首级中段内部转动连接有正向导叶,所述正向导叶远离首级中段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首级叶轮,所述首级叶轮固定连接在转轴外周,所述转轴左侧外周转动连接有左侧轴套,所述左侧轴套远离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左侧节流套,所述左侧节流套远离左侧轴套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大端盖右侧中部,所述转轴中部右侧外周固定连接多个反向次级叶轮,所述反向次级叶轮外周固定连接有反向导叶最右侧所述反向次级叶轮外周固定连接有反向末级导叶,所述反向末级导叶右侧转动连接在吐出段左侧,所述吐出段与大端盖之间设置有多个次级中段,多个所述次级中段外周通过穿杠a相连接。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转轴左侧外周转动连接有防尘盘a,所述防尘盘a远离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承压盖a,所述轴承压盖a左侧通过轴承架a与轴承压盖一相连接,所述防尘盘a靠近转轴的内部设置有多个角接触球轴承。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转轴右侧外周设置有防尘盘b,所述防尘盘b远离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承压盖b,所述防尘盘b靠近转轴的内部设置有多个角接触球轴承,所述转轴外周转动连接有轴承压盖二,所述轴承压盖二上部固定连接在轴承压盖b底部,所述轴承压盖二下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架b,所述轴承架b固定连接在密封箱体右侧。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大端盖中部固定连接有卡环套,所述卡环套右侧固定连接有分半卡环,所述分半卡环设置在转轴外周。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吸入函段与大端盖之间设置有调整簧片。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大端盖、中部筒体与吸入段相邻处均设置有密封垫片。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首级叶轮、正向次级叶轮与反向次级叶轮之间采用相向串联而成。

15、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本技术中,该泵结构形式采用卧式多级径向剖分、筒式、后拉出式全抽芯的结构设计型式,使得该泵的结构设计优化合理,安装简单方便,其设计压力能达到16mpa、设计温度能达到450℃,该泵的使用范围更广、性能更可靠、运行更安全。

17、2、本技术中,该泵在运行时所产生的轴向力,由背靠背布置的叶轮来平衡,减少了滚动轴承因轴向力得不到有效地平衡而降低其使用周期寿命,提高了泵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延长了泵的使用周期寿命。

18、3、本技术中,泵采用中心线支撑结构型式,且在泵非驱动端(即尾端)还设置有一组角接触球轴承以承受泵起动瞬间水力自动平衡还未建立起来的轴向力,在驱动端(即联轴器端)设有一组圆柱滚子轴承以承受泵在高温高压状态下的所有结构件热膨胀所产生的热变形量,使泵在高温高压的工况条件下起动和运行能更加稳定、安全可靠。

19、4、本技术中,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组角接触球轴承和一组圆柱滚子轴承来支撑整个转子部件,确保了该卧式双壳径向剖分对称布置筒式多级离心泵在运转时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20、5、本技术中,中段采用焊接而成,降低中段在铸造过程中成本,而且铸造出来之后外形美观,拆卸和更换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壳体卧式多级离心泵的叶轮布置结构,包括中部筒体(9)和吸入函段(8),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筒体(9)左侧固定连接有大端盖(5),所述大端盖(5)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29),所述中部筒体(9)右侧固定连接有外部筒体(21),所述外部筒体(21)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吸入段(22),所述外部筒体(21)中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压板(23),所述压板(23)转动连接在转轴(29)右侧外周,所述外部筒体(21)右侧固定连接有密封箱体(24),所述转轴(29)中部外周转动连接有中间轴套(14),所述中间轴套(14)外周固定连接有中间节流套(15),所述中间节流套(15)远离中间轴套(14)的一侧设置有吐出段(16),所述吐出段(16)右侧设置有多个正向次级叶轮(17),所述正向次级叶轮(17)中部固定连接在转轴(29)外周,所述吐出段(16)右侧中部设置有多个首级中段(19),多个所述首级中段(19)外周通过穿杠B(18)相连接,所述首级中段(19)内部转动连接有正向导叶(30),所述正向导叶(30)远离首级中段(1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首级叶轮(20),所述首级叶轮(20)固定连接在转轴(29)外周,所述转轴(29)左侧外周转动连接有左侧轴套(6),所述左侧轴套(6)远离转轴(2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左侧节流套(7),所述左侧节流套(7)远离左侧轴套(6)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大端盖(5)右侧中部,所述转轴(29)中部右侧外周固定连接多个反向次级叶轮(11),所述反向次级叶轮(11)外周固定连接有反向导叶(12)最右侧所述反向次级叶轮(11)外周固定连接有反向末级导叶(13),所述反向末级导叶(13)右侧转动连接在吐出段(16)左侧,所述吐出段(16)与大端盖(5)之间设置有多个次级中段(10),多个所述次级中段(10)外周通过穿杠A(3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壳体卧式多级离心泵的叶轮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9)左侧外周转动连接有防尘盘A(4),所述防尘盘A(4)远离转轴(2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承压盖A(3),所述轴承压盖A(3)左侧通过轴承架A(2)与轴承压盖一(1)相连接,所述防尘盘A(4)靠近转轴(29)的内部设置有多个角接触球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壳体卧式多级离心泵的叶轮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9)右侧外周设置有防尘盘B(28),所述防尘盘B(28)靠近转轴(29)的内部设置有多个角接触球轴承,所述防尘盘B(28)远离转轴(2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承压盖B(25),所述转轴(29)外周转动连接有轴承压盖二(26),所述轴承压盖二(26)上部固定连接在轴承压盖B(25)底部,所述轴承压盖二(26)下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架B(27),所述轴承架B(27)固定连接在密封箱体(24)右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壳体卧式多级离心泵的叶轮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端盖(5)中部固定连接有卡环套(33),所述卡环套(33)右侧固定连接有分半卡环(32),所述分半卡环(32)设置在转轴(29)外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壳体卧式多级离心泵的叶轮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函段(8)与大端盖(5)之间设置有调整簧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壳体卧式多级离心泵的叶轮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端盖(5)、中部筒体(9)与吸入段(22)相邻处均设置有密封垫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壳体卧式多级离心泵的叶轮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首级叶轮(20)、正向次级叶轮(17)与反向次级叶轮(11)之间采用相向串联而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壳体卧式多级离心泵的叶轮布置结构,包括中部筒体(9)和吸入函段(8),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筒体(9)左侧固定连接有大端盖(5),所述大端盖(5)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29),所述中部筒体(9)右侧固定连接有外部筒体(21),所述外部筒体(21)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吸入段(22),所述外部筒体(21)中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压板(23),所述压板(23)转动连接在转轴(29)右侧外周,所述外部筒体(21)右侧固定连接有密封箱体(24),所述转轴(29)中部外周转动连接有中间轴套(14),所述中间轴套(14)外周固定连接有中间节流套(15),所述中间节流套(15)远离中间轴套(14)的一侧设置有吐出段(16),所述吐出段(16)右侧设置有多个正向次级叶轮(17),所述正向次级叶轮(17)中部固定连接在转轴(29)外周,所述吐出段(16)右侧中部设置有多个首级中段(19),多个所述首级中段(19)外周通过穿杠b(18)相连接,所述首级中段(19)内部转动连接有正向导叶(30),所述正向导叶(30)远离首级中段(1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首级叶轮(20),所述首级叶轮(20)固定连接在转轴(29)外周,所述转轴(29)左侧外周转动连接有左侧轴套(6),所述左侧轴套(6)远离转轴(2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左侧节流套(7),所述左侧节流套(7)远离左侧轴套(6)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大端盖(5)右侧中部,所述转轴(29)中部右侧外周固定连接多个反向次级叶轮(11),所述反向次级叶轮(11)外周固定连接有反向导叶(12)最右侧所述反向次级叶轮(11)外周固定连接有反向末级导叶(13),所述反向末级导叶(13)右侧转动连接在吐出段(16)左侧,所述吐出段(16)与大端盖(5)之间设置有多个次级中段(10),多个所述次级中段(10)外周通过穿杠a(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立盛李志博李丹青梁家兴吉文利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双龙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