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平整场地不均匀沉降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3761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平整场地不均匀沉降的控制方法,属于湿陷性黄土不均匀沉降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室外大面积平整场地的四周均挖有疏水加固墙预埋槽,在预埋槽内建设预埋桩和疏水格栅,利用疏水加固墙将矩形的场地分割成四块三角形场地,通过复合地基与重锤强夯法相结合的方式让三角形场地的湿陷性黄土相互挤压,从而形成紧密的一体实现纵向挤压,每一层的铺设都会在黄土上洒上硅酸钠溶液,有利于黄土之间相互凝结;再对形成一体的场地进行钻孔,并注入灰土形成若干个灰土桩,钻孔可以增加场地黄土横向挤压,提高黄土之间的紧密性,从而能控制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均匀沉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湿陷性黄土不均匀沉降处理,具体为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平整场地不均匀沉降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湿陷性黄土是一种非饱和欠压密土,在天然温度下,其压缩性较低、强度较高,但遇水浸湿时,土的强度显著降低,在附加压力或附加压力和自重压力共同作用下,发生急剧结构变形破坏,对工程建筑有很大危害。湿陷性黄土因浸水后土的结构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变形,是一种特殊土。有些杂填土也具有湿陷性,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华中和华东部分地区的黄土多具湿陷性。

2、现有的湿陷性黄土在长期人工不干预的情况下,容易造成不均匀沉降,容易造成附近泥土流失,造成建筑坍塌,因此湿陷性黄土场地出现的不均匀沉降问题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平整场地不均匀沉降的控制方法,操作简便,不仅可以防止黄土随着水一起流失,而且有利于水顺利输送,可以增加场地黄土横向挤压,提高黄土之间的紧密性,从而能控制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均匀沉降,增加了场地湿陷性黄土的整体稳定性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平整场地不均匀沉降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平整场地不均匀沉降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地基(5)采用钢筋和混凝土浇注制成,所述混凝土地基(5)的高度是15-20厘米,宽度为25-30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平整场地不均匀沉降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桩(4)与混凝土地基(5)之间通过钢筋混凝土构成,预埋桩(4)的一侧采用模具和混凝土制成U型槽(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平整场地不均匀沉降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平整场地不均匀沉降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平整场地不均匀沉降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地基(5)采用钢筋和混凝土浇注制成,所述混凝土地基(5)的高度是15-20厘米,宽度为25-30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平整场地不均匀沉降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桩(4)与混凝土地基(5)之间通过钢筋混凝土构成,预埋桩(4)的一侧采用模具和混凝土制成u型槽(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平整场地不均匀沉降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格栅(6)的顶部设有插槽(9),所述疏水格栅(6)的底部与插槽(9)相匹配的插板(10),所述疏水格栅(6)的两端均连接有u型杆(8),所述疏水格栅(6)上设有若干个疏水孔(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平整场地不均匀沉降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墙预埋槽(1)的宽度为35-40厘米,所述疏水墙预埋槽(1)的深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江陈世宁张智忠周世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