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化集成模块,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建筑智能化集成模块装置。
技术介绍
1、集成模块装置是采用集成电路系统以及相应的组装工艺将所需晶管体、二极管、电容、电阻、信息模块、执行模块等零部件进行融为一体,以至于通过集成模块装置所组成的结构安装于相应建筑物当中后可对建筑物内部设施、系统等电力进行控制,从而延长建筑物的寿命;
2、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集成模块装置主要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当前集成模块装置只能够对建筑物的相应电力系统、设施进行系统控制,以至于集成模块与建筑物内部线轴衔接后,其仅可将其进行锁定通电,却无法进行其它功能的监测,使之则会体现出集成模块的单一性以及缺少智能化特点的缺陷,进而降低集成模块的使用功能性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智能化集成模块装置,其结构包括:定位块、组装板、通电单元、程序执行模块、衔接盖,所述定位块固定于组装板的下端,所述组装板表层两侧与通电单元进行定位衔接,所述程序执行模块定位于组装板的中心部位并与通电单元进行电连接,所述衔接盖与组装板的表层相互重合并将通电单元、程序执行模块进行覆盖以及进行电连接。
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衔接盖设有绝缘体、载物层、消防结构、控制显示屏、限位框、线轴连接器,所述绝缘体内部与载物层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消防结构嵌入于载物层的表层两侧,所述控制显示屏与消防结构进行间距配合并定位于载物层的中心部位,所述限位框镶嵌于绝缘体的下端部位
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轴连接器设有通电块、连接体、适配槽、重叠板、夹板、电接槽,所述通电块与连接体相互垂直,所述连接体与适配槽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重叠板通过适配槽嵌入于连接体的内层并与通电块相重叠,所述夹板固定于重叠板的上下端,所述电接槽贯穿于重叠板的中心部位与通电块相通,所述夹板通过重叠板、通电块与控制显示屏、程序执行模块、通电单元进行电连接;所述通电块与面积小于连接体的面积,所述连接体内层含有相应的线轴并且为方形形状,所述适配槽形状与重叠板形状为一致同时上下端均开拓有直线轨道,所述夹板在重叠板上下表层均设有一块,所述电接槽为镂空形态并且于通电块处于同一中心线上。
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板设有连接凸块、平行板、信息共享块、恒温件、监测板,所述连接凸块固定于平行板的上端中心,所述信息共享块安装于恒温件的表层并嵌入于平行板的内部区域与连接凸块进行电连接,所述监测板重叠于恒温件的下端并进行电连接,所述监测板通过恒温件、信息共享块、连接凸块与通电块进行电连接;所述连接凸块为长方体实心形态并且具有通电性能,所述平行板面积与恒温件面积为一致,所述信息共享块布置于恒温件的上层部位同时埋藏于平行板的内部与连接凸块形成相应的电连接,所述监测板为具有温度测试功能。
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监测板表层新增设有拼接体、柔性板、通槽,所述拼接体固定于柔性板的边缘区域,所述通槽开拓于柔性板表层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柔性板通过拼接体覆盖于监测板的表层区域并且通槽与监测板相通;所述拼接体在柔性板四处边缘各设有一块,所述柔性板为橡胶制品同时开拓有多处通槽。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消防结构设有喷头、输送管、蓄水箱、补充槽、监控体、联通轴,所述喷头与输送管顶部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嵌入于蓄水箱的上端中心,所述补充槽开拓于蓄水箱的中心区域,所述监控体设置于补充槽的边缘并与蓄水箱表层中心进行定位衔接,所述联通轴埋藏于蓄水箱的表层内部并与监控体边缘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监控体通过联通轴与控制显示屏进行电连接;所述喷头与输送管相互垂直,所述输送管内含有抽水件,所述蓄水箱为不锈钢金属材质所制成,所述补充槽为圆形形状并以垂直方位开拓于蓄水箱的中心部位,所述监控体形状与补充槽形状为一致,所述联通轴在监控体上下端各设有一组并且埋藏于蓄水箱的内层。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监控体设有图像生成模块、实心承载块、数据处理件,所述图像生成模块嵌入于实心承载块的表层边缘,所述数据处理件安装于实心承载块的下端并与图像生成模块相连接,所述实心承载块、数据处理件圆心点均被补充槽所贯穿,所述数据处理件嵌入于蓄水箱的内部;所述图像生成模块在实心承载块上共设有六组并且每组之间存在相应的间距,所述实心承载块下端的数据处理件外层含有防水层。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1.本专利技术由衔接盖进一步改进后,通过绝缘体能避免控制显示屏、消防结构、线轴连接器在使用时产生的漏电情况,然后依据消防结构可在建筑物内发生火情及时将就近区域进行灭火避免火情影响产生的损坏,同时线轴连接器能通过重叠板上的夹板将相应电源线位置进行确定,提高电源线的连接位置精度,为此使集成模块装置符合智能化的特点以及达成自我保护的效果。
10、2.本专利技术由夹板进一步改进后,通过平行板相连接的信息共享块、恒温件、监测板的配合下能实时将所相接触的线轴温度进行判定监测,然后依据恒温件可避免线轴温度过高产生的过载,然后监测板上所搭载的柔性板能通过自身橡胶特性将线轴进行夹紧,使之提高线轴的连接牢固性以及通电稳定性,进一步的提高集成模块装置的智能化特点。
11、3.本专利技术由消防结构进一步改进后,通过蓄水箱上所补充槽能在蓄水箱内部水源耗尽时进行迅速补充,然后补充槽边缘所重合的监控体能通过联通轴进行定位,使之将装置所在位置的画面进行实时拍摄,进而达成方便监视装置附近的环境情况,同时监控体的数据处理件将设于蓄水箱内部,其与蓄水箱的水源进行接触,为此通过水源的温度平衡下降低数据处理件的温度效果,同时能进一步提高装置的智能化特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智能化集成模块装置,其结构包括:定位块(1)、组装板(2)、通电单元(3)、程序执行模块(4)、衔接盖(5),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1)固定于组装板(2)的下端,所述组装板(2)表层两侧与通电单元(3)进行定位衔接,所述程序执行模块(4)定位于组装板(2)的中心部位并与通电单元(3)进行电连接,所述衔接盖(5)与组装板(2)的表层相互重合并将通电单元(3)、程序执行模块(4)进行覆盖以及进行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集成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盖(5)设有绝缘体(51)、载物层(52)、消防结构(53)、控制显示屏(54)、限位框(55)、线轴连接器(56),所述绝缘体(51)内部与载物层(5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消防结构(53)嵌入于载物层(52)的表层两侧,所述控制显示屏(54)与消防结构(53)进行间距配合并定位于载物层(52)的中心部位,所述限位框(55)镶嵌于绝缘体(51)的下端部位,所述线轴连接器(56)通过限位框(55)安装于绝缘体(51)的下端并与控制显示屏(54)进行电连接,所述线轴连接器(56)通过控制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集成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轴连接器(56)设有通电块(561)、连接体(562)、适配槽(563)、重叠板(564)、夹板(565)、电接槽(566),所述通电块(561)与连接体(562)相互垂直,所述连接体(562)与适配槽(56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重叠板(564)通过适配槽(563)嵌入于连接体(562)的内层并与通电块(561)相重叠,所述夹板(565)固定于重叠板(564)的上下端,所述电接槽(566)贯穿于重叠板(564)的中心部位与通电块(561)相通,所述夹板(565)通过重叠板(564)、通电块(561)与控制显示屏(54)、程序执行模块(4)、通电单元(3)进行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集成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565)设有连接凸块(a1)、平行板(a2)、信息共享块(a3)、恒温件(a4)、监测板(a5),所述连接凸块(a1)固定于平行板(a2)的上端中心,所述信息共享块(a3)安装于恒温件(a4)的表层并嵌入于平行板(a2)的内部区域与连接凸块(a1)进行电连接,所述监测板(a5)重叠于恒温件(a4)的下端并进行电连接,所述监测板(a5)通过恒温件(a4)、信息共享块(a3)、连接凸块(a1)与通电块(561)进行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集成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板(a5)表层新增设有拼接体(a51)、柔性板(a52)、通槽(a53),所述拼接体(a51)固定于柔性板(a52)的边缘区域,所述通槽(a53)开拓于柔性板(a52)表层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柔性板(a52)通过拼接体(a51)覆盖于监测板(a5)的表层区域并且通槽(a53)与监测板(a5)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集成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结构(53)设有喷头(531)、输送管(532)、蓄水箱(533)、补充槽(534)、监控体(535)、联通轴(536),所述喷头(531)与输送管(532)顶部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532)嵌入于蓄水箱(533)的上端中心,所述补充槽(534)开拓于蓄水箱(533)的中心区域,所述监控体(535)设置于补充槽(534)的边缘并与蓄水箱(533)表层中心进行定位衔接,所述联通轴(536)埋藏于蓄水箱(533)的表层内部并与监控体(535)边缘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监控体(535)通过联通轴(536)与控制显示屏(54)进行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集成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体(535)设有图像生成模块(b1)、实心承载块(b2)、数据处理件(b3),所述图像生成模块(b1)嵌入于实心承载块(b2)的表层边缘,所述数据处理件(b3)安装于实心承载块(b2)的下端并与图像生成模块(b1)相连接,所述实心承载块(b2)、数据处理件(b3)圆心点均被补充槽(534)所贯穿,所述数据处理件(b3)嵌入于蓄水箱(533)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智能化集成模块装置,其结构包括:定位块(1)、组装板(2)、通电单元(3)、程序执行模块(4)、衔接盖(5),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1)固定于组装板(2)的下端,所述组装板(2)表层两侧与通电单元(3)进行定位衔接,所述程序执行模块(4)定位于组装板(2)的中心部位并与通电单元(3)进行电连接,所述衔接盖(5)与组装板(2)的表层相互重合并将通电单元(3)、程序执行模块(4)进行覆盖以及进行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集成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盖(5)设有绝缘体(51)、载物层(52)、消防结构(53)、控制显示屏(54)、限位框(55)、线轴连接器(56),所述绝缘体(51)内部与载物层(5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消防结构(53)嵌入于载物层(52)的表层两侧,所述控制显示屏(54)与消防结构(53)进行间距配合并定位于载物层(52)的中心部位,所述限位框(55)镶嵌于绝缘体(51)的下端部位,所述线轴连接器(56)通过限位框(55)安装于绝缘体(51)的下端并与控制显示屏(54)进行电连接,所述线轴连接器(56)通过控制显示屏(54)与程序执行模块(4)、通电单元(3)进行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集成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轴连接器(56)设有通电块(561)、连接体(562)、适配槽(563)、重叠板(564)、夹板(565)、电接槽(566),所述通电块(561)与连接体(562)相互垂直,所述连接体(562)与适配槽(56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重叠板(564)通过适配槽(563)嵌入于连接体(562)的内层并与通电块(561)相重叠,所述夹板(565)固定于重叠板(564)的上下端,所述电接槽(566)贯穿于重叠板(564)的中心部位与通电块(561)相通,所述夹板(565)通过重叠板(564)、通电块(561)与控制显示屏(54)、程序执行模块(4)、通电单元(3)进行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集成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565)设有连接凸块(a1)、平行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