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化集成模块,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建筑智能化集成模块装置。
技术介绍
1、集成模块装置是采用集成电路系统以及相应的组装工艺将所需晶管体、二极管、电容、电阻、信息模块、执行模块等零部件进行融为一体,以至于通过集成模块装置所组成的结构安装于相应建筑物当中后可对建筑物内部设施、系统等电力进行控制,从而延长建筑物的寿命;
2、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集成模块装置主要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当前集成模块装置只能够对建筑物的相应电力系统、设施进行系统控制,以至于集成模块与建筑物内部线轴衔接后,其仅可将其进行锁定通电,却无法进行其它功能的监测,使之则会体现出集成模块的单一性以及缺少智能化特点的缺陷,进而降低集成模块的使用功能性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智能化集成模块装置,其结构包括:定位块、组装板、通电单元、程序执行模块、衔接盖,所述定位块固定于组装板的下端,所述组装板表层两侧与通电单元进行定位衔接,所述程序执行模块定位于组装板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智能化集成模块装置,其结构包括:定位块(1)、组装板(2)、通电单元(3)、程序执行模块(4)、衔接盖(5),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1)固定于组装板(2)的下端,所述组装板(2)表层两侧与通电单元(3)进行定位衔接,所述程序执行模块(4)定位于组装板(2)的中心部位并与通电单元(3)进行电连接,所述衔接盖(5)与组装板(2)的表层相互重合并将通电单元(3)、程序执行模块(4)进行覆盖以及进行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集成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盖(5)设有绝缘体(51)、载物层(52)、消防结构(53)、控制显示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智能化集成模块装置,其结构包括:定位块(1)、组装板(2)、通电单元(3)、程序执行模块(4)、衔接盖(5),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1)固定于组装板(2)的下端,所述组装板(2)表层两侧与通电单元(3)进行定位衔接,所述程序执行模块(4)定位于组装板(2)的中心部位并与通电单元(3)进行电连接,所述衔接盖(5)与组装板(2)的表层相互重合并将通电单元(3)、程序执行模块(4)进行覆盖以及进行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集成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盖(5)设有绝缘体(51)、载物层(52)、消防结构(53)、控制显示屏(54)、限位框(55)、线轴连接器(56),所述绝缘体(51)内部与载物层(5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消防结构(53)嵌入于载物层(52)的表层两侧,所述控制显示屏(54)与消防结构(53)进行间距配合并定位于载物层(52)的中心部位,所述限位框(55)镶嵌于绝缘体(51)的下端部位,所述线轴连接器(56)通过限位框(55)安装于绝缘体(51)的下端并与控制显示屏(54)进行电连接,所述线轴连接器(56)通过控制显示屏(54)与程序执行模块(4)、通电单元(3)进行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集成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轴连接器(56)设有通电块(561)、连接体(562)、适配槽(563)、重叠板(564)、夹板(565)、电接槽(566),所述通电块(561)与连接体(562)相互垂直,所述连接体(562)与适配槽(56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重叠板(564)通过适配槽(563)嵌入于连接体(562)的内层并与通电块(561)相重叠,所述夹板(565)固定于重叠板(564)的上下端,所述电接槽(566)贯穿于重叠板(564)的中心部位与通电块(561)相通,所述夹板(565)通过重叠板(564)、通电块(561)与控制显示屏(54)、程序执行模块(4)、通电单元(3)进行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集成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565)设有连接凸块(a1)、平行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