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冷却结构、电主轴及机床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冷却结构、电主轴及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3537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却结构、电主轴及机床,属于电主轴技术领域。冷却结构包括:轴套,轴套具有第一端面、第二端面和轴套内周面;后轴承座和前轴承座,后轴承座和前轴承座用于装配在轴套的第一端面侧和第二端面侧,后轴承座具有在其装配后与轴套内周面配合的后轴承座外周面,前轴承座具有在其装配后与轴套内周面配合的前轴承座外周面,轴套内周面与后轴承座外周面之间配合形成后轴承座冷却流道,轴套内周面与前轴承座外周面之间配合形成前轴承座冷却流道;轴套的内部还设有延其轴向方向延伸设置的冷却液第一流道和冷却液第二流道,冷却液第一流道连通后轴承座冷却流道和前轴承座冷却流道,冷却液第二流道连通前轴承座冷却流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主轴,尤其涉及一种冷却结构、电主轴及机床


技术介绍

1、目前,电主轴是在智能装备数控机床领域出现的一种将主轴电机和机床主轴融为一体的主轴,电主轴除了主轴本身以外,还将润滑、冷却、编码器、换刀等集成与一体,相比于传统的机械主轴,电主轴具有结构紧凑、振动噪音小、加工性能稳定以及加工精度高等优点。

2、由于电主轴将电机内置于主轴单元中,且电主轴运转速度较高,在电主轴运转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若对热量不加以控制,将导致电主轴内部的轴承、隔环、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发生膨胀、变形,甚至卡死烧坏,使主轴的热特性和动态特性变差,从而影响电主轴的正常运转。因此,必须采取一定措施控制电主轴的温度,使其恒定在一定值内。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相关技术中的电主轴在运行时,由于产生的热量过多容易导致电主轴内部的轴承、隔环、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发生膨胀、变形,甚至卡死烧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冷却结构、电主轴及机床,能够在电主轴运行时对电主轴进行有效的散热。

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冷却结构,用于对电主轴的轴芯冷却,冷却结构包括:

3、轴套,轴套具有在其轴向方向上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以及介于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的轴套内周面;

4、后轴承座和前轴承座,后轴承座和前轴承座用于装配在轴套的第一端面侧和第二端面侧,后轴承座具有在其装配后与轴套内周面配合的后轴承座外周面,前轴承座具有在其装配后与轴套内周面配合的前轴承座外周面,轴套内周面与后轴承座外周面之间配合形成有后轴承座冷却流道,轴套内周面与前轴承座外周面之间配合形成有前轴承座冷却流道;

5、轴套的内部还设有延其轴向方向延伸设置的冷却液第一流道和冷却液第二流道,冷却液第一流道的进液端与冷却液第二流道的出液端同侧设置,其中冷却液第一流道连通后轴承座冷却流道和前轴承座冷却流道,冷却液第二流道连通前轴承座冷却流道。

6、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后轴承座外周面上开设有后轴承座冷却槽,后轴承座冷却槽与轴套内周面之间围合形成后轴承座冷却流道;

7、前轴承座外周面上开设有前轴承座冷却槽,前轴承座冷却槽与轴套内周面之间围合形成前轴承座冷却流道;

8、其中轴套上还开设有第一进液槽、第一出液槽、第二进液槽和第二出液槽;

9、第一进液槽的进液端连通冷却液第一流道、出液端连通后轴承座冷却流道,第一出液槽的进液端连通后轴承座冷却流道、出液端连通冷却液第一流道;

10、第二进液槽的进液端连通冷却液第一流道、出液端连通前轴承座冷却流道,第二出液槽的进液端连通前轴承座冷却流道、出液端连通冷却液第二流道。

11、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后轴承座冷却槽包括沿着后轴承座外周面轴向方向邻设的第一后轴承座冷却槽、第二后轴承座冷却槽和第三后轴承座冷却槽,第二后轴承座冷却槽用于导通第一后轴承座冷却槽和第三后轴承座冷却槽,且第二后轴承座冷却槽的槽深小于第一后轴承座冷却槽的槽深和第三后轴承座冷却槽的槽深;其中第一后轴承座冷却槽相对于第三后轴承座冷却槽靠近冷却液第一流道的进液端设置,第一进液槽连通第一后轴承座冷却槽和冷却液第一流道,第一出液槽连通第三后轴承座冷却槽和冷却液第一流道;

12、前轴承座冷却槽包括沿着前轴承座外周面轴向方向邻设的第一前轴承座冷却槽、第二前轴承座冷却槽和第三前轴承座冷却槽,第二前轴承座冷却槽用于导通第一前轴承座冷却槽和第三前轴承座冷却槽,且第二前轴承座冷却槽的槽深小于第一前轴承座冷却槽的槽深和第三前轴承座冷却槽的槽深;其中第一前轴承座冷却槽相对于第三前轴承座冷却槽远离冷却液第二流道的出液端设置,第二进液槽连通第一前轴承座冷却槽和冷却液第一流道,第二出液槽连通第三前轴承座冷却槽和冷却液第二流道。

13、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第一进液槽和第二出液槽为沿着轴套周向方向开设的弧形槽,第一出液槽和第二进液槽为沿着轴套周向方向开设的环形槽;

14、第一后轴承座冷却槽和第三后轴承座冷却槽为沿着后轴承座周向方向开设的环形槽,第二后轴承座冷却槽为沿着后轴承座周向方向开设的弧形槽;

15、第一前轴承座冷却槽和第三前轴承座冷却槽为沿着前轴承座周向方向开设的环形槽,第二前轴承座冷却槽为沿着前轴承座周向方向开设的弧形槽。

16、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轴套的内部还设有沿其轴向方向延伸设置的多个冷却循环流道,多个冷却循环流道在轴套的周向方向上均匀分布;

17、其中冷却循环流道在轴套的轴向方向上具有靠近后轴承座的第一端以及靠近前轴承座的第二端,冷却循环流道在靠近第一端的位置连通第一出液槽,冷却循环流道在靠近第二端的位置连通第二进液槽。

18、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冷却液第一流道和冷却循环流道所处位置距离轴套轴线的最小距离为d1;

19、冷却液第二流道所处位置距离轴套轴线的最小距离为d2;

20、其中d2>d1;

21、冷却液第一流道和冷却循环流道在轴套轴向方向上的开设长度为l1;

22、冷却液第二流道在轴套轴向方向上的开设长度为l2;

23、其中l2>l1。

24、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冷却结构还包括:

25、管路盘,管路盘连接在后轴承座上,管路盘上设有进液管接头和出液管接头;

26、后轴承座上延其轴向开设有进液连通槽和出液连通槽,进液管接头通过进液连通槽连通冷却液第一流道的进液端,出液管接头通过出液连通槽连通冷却液第二流道的出液端。

27、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冷却液第一流道、冷却液第二流道和冷却循环流道在轴套的第一端面侧均形成有开口;

28、冷却液第一流道的开口作为进液口,冷却出液通道的开口作为出液口;

29、其中冷却循环流道的开口处设有密封块。

30、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轴套内周面构造有供电机轴芯穿设的轴套安装槽孔,后轴承座内周面构造有供电机轴芯穿设的后轴承座安装槽孔,前轴承座内周面构造有供电机轴芯穿设的前轴承座安装槽孔;

31、其中轴套安装槽孔在其轴向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连通后轴承座安装槽孔和前轴承座安装槽孔。

3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电主轴,包括电机轴芯、后轴承、前轴承以及上述的冷却结构;

33、电机轴芯穿设于冷却结构的中部,后轴承装设于后轴承座安装槽孔中并与电机轴芯转动配合,前轴承装设于前轴承座安装槽孔中并与电机轴芯转动配合。

34、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后轴承在其径向方向上与后轴承座冷却流道相对;

35、前轴承在其径向方向上与前轴承座冷却流道结构相对。

3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机床,包括上述的电主轴。

3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冷却结构,取消传统在轴套端面上设置腰形槽进行冷却的方式,改为在轴套内部沿着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结构,用于对电主轴的轴芯冷却,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2)的内部还设有沿其轴向方向延伸设置的多个冷却循环流道(17),多个所述冷却循环流道(17)在所述轴套(1)的周向方向上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结构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第一流道(11)、冷却液第二流道(12)和所述冷却循环流道(17)在所述轴套(1)的第一端面侧均形成有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内周面构造有供电机轴芯穿设的轴套安装槽孔(18),所述后轴承座内周面构造有供电机轴芯穿设的后轴承座安装槽孔(22),所述前轴承座内周面构造有供电机轴芯穿设的前轴承座安装槽孔(32);

10.一种电主轴,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轴芯、后轴承、前轴承以及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主轴,其特征在于,

12.一种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0或11中所述的电主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结构,用于对电主轴的轴芯冷却,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2)的内部还设有沿其轴向方向延伸设置的多个冷却循环流道(17),多个所述冷却循环流道(17)在所述轴套(1)的周向方向上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结构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成堡刘蕾耿继青陈永龙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