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建筑外墙节能集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建筑外墙节能集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3482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建筑节能技术领域的一种建筑外墙节能集热装置,包括固定槽和固定架,固定架通过调节组件与固定槽连接,且固定架包括上连接壳、下连接壳和中间壳体,中间壳体上通过转动组件、齿圈和中间筒体连接有上集热箱、下集热箱和集热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集热板进行收集转换,并通过管道组件输送冷水,吸收集热板上的热能;通过调节组件使上集热箱和下集热箱伸出固定槽,并根据外部环境调整集热板的位置,减少对集热板的遮挡;通过转动组件使集热板能够朝外进行集热工作,也可以朝内并收进固定槽中,从而通过固定槽为集热板等结构提供防护作用,避免集热板不工作时长时间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减小集热板受损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节能,具体为一种建筑外墙节能集热装置


技术介绍

1、建筑节能是指在保证民用建筑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采取节能措施,降低其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的活动,包括新建、改建、扩建民用建筑的节能,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建筑用能系统运行节能,可再生能源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发展绿色建筑等。

2、现有的建筑外墙通常直接喷涂漆料或铺贴瓷砖等,无法对外部环境的光能和热能等进行收集和利用。专利申请号为cn202010220118.0的一种建筑外墙节能集热装置、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2106169.6的一种用于建筑外墙的节能集热装置等现有装置,通过在建筑外墙体上设置相应的集热装置,实现对光能和热能的收集和转换,充分利用太阳能,节约能源。

3、但是上述装置的集热结构均设置于墙体外侧,在阴雨天或其他特殊情况下,集热装置会停止工作,但是集热结构在不工作的情况下,也依然暴露于外部环境中,极易受到意外碰撞和其他损伤等。

4、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建筑外墙节能集热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外墙节能集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建筑外墙节能集热装置,包括安装板和固定于安装板前侧面上的固定槽;

4、固定槽的前侧设有固定架,且固定架包括两个对称且竖直设置的侧板,两个侧板的顶部之间固定有上连接壳,下部之间固定有下连接壳,且中部之间固定有中间壳体,上连接壳和下连接壳的后侧面分别通过调节组件与固定槽内侧壁连接;

5、上连接壳的底部沿左右方向均匀设置并转动连接有多个上转动筒,下连接壳的顶部沿左右方向均匀设置并转动连接有多个下转动筒,上连接壳和下连接壳中共同设有管道组件,且上转动筒和下转动筒均与管道组件连接;

6、中间壳体中沿左右方向均匀设置并转动连接有多个中间筒体,中间筒体的中部固定有齿圈,多个齿圈共同连接有转动组件,上转动筒和中间筒体之间固定有上集热箱,下转动筒和中间筒体之间固定有下集热箱,且上集热箱和下集热箱的前端均固定安装有集热板。

7、优选的,管道组件包括固定于上连接壳内部的上管道和固定于下连接壳内部的下管道,上管道的底部均匀固定有多个竖直的连接管,且上管道的连接管底端伸入对应的上转动筒中,连接管和上转动筒之间设有密封圈,下管道的顶部均匀固定有多个竖直的连接管,且下转动筒的底端伸入下管道上对应的连接管中,连接管和下转动筒之间设有密封圈,上管道和下管道上分别连接有连接软管,连接软管连接有泵体和水箱。

8、优选的,转动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并滑动连接于中间壳体内腔两侧壁处的滑板,两个滑板的端部之间分别固定有端板,其中一个端板通过弹簧与中间壳体的端部连接,另一个端板的外侧设有凸轮,且凸轮连接有电机,其中一个滑板的内侧面上固定有齿条,多个齿圈的一侧均与齿条啮合。

9、优选的,调节组件包括对称且交叉设置的两个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的中心处铰接,且内侧端转动连接有移动块,外侧端转动连接有滑块,固定槽的内侧壁上对应位置转动连接有螺杆,螺杆的两侧段螺纹旋向相反,并分别与两个移动块螺纹连接,螺杆的左端固定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连接有电机,上连接壳和下连接壳的后侧面上分别固定有滑杆,同一个调节组件上的两个滑块滑动连接于对应位置的滑杆上。

10、优选的,两个螺杆的右端固定有带轮,两个带轮通过传动带连接,且其中一个螺杆的左端设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电机。

11、优选的,上集热箱和下集热箱的内腔中均匀固定有多个水平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间隔设置,且第一隔板的左端设有槽口,第二隔板的右端设有槽口。

12、优选的,下集热箱和上集热箱的两竖直侧边的外侧面均设有弧形面,弧形面的圆心与中间筒体的中心线重合。

13、优选的,安装板上沿四个侧边的长度方向均匀设有多个安装螺栓。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专利技术通过多个集热板对光能和热能进行收集转换,并通过管道组件向上集热箱和下集热箱中输送冷水,吸收集热板上热能;

16、2、本专利技术通过调节组件使固定架及其上多个上集热箱和下集热箱伸出固定槽,并根据外部环境调整集热板的位置,减少对集热板的遮挡情况,同时为集热箱和集热板的转动留出足够空间;

17、3、本专利技术通过转动组件使多个齿圈带动上集热箱和下集热箱转动,使集热板能够朝外进行集热工作,也可以朝内,并通过调节组件收进固定槽中,从而通过固定槽为集热板等结构提供防护作用,避免集热板不工作时长时间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减小集热板受损情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外墙节能集热装置,包括安装板(1)和固定于安装板(1)前侧面上的固定槽(10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外墙节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组件包括固定于上连接壳(202)内部的上管道(205)和固定于下连接壳(201)内部的下管道(204),所述上管道(205)的底部均匀固定有多个竖直的连接管,且上管道(205)的连接管底端伸入对应的上转动筒(303)中,连接管和上转动筒(303)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下管道(204)的顶部均匀固定有多个竖直的连接管,且下转动筒(306)的底端伸入下管道(204)上对应的连接管中,连接管和下转动筒(306)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上管道(205)和下管道(204)上分别连接有连接软管,连接软管连接有泵体和水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外墙节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并滑动连接于中间壳体(203)内腔两侧壁处的滑板(207),两个滑板(207)的端部之间分别固定有端板(208),其中一个端板(208)通过弹簧与中间壳体(203)的端部连接,另一个端板(208)的外侧设有凸轮(209),且凸轮(209)连接有电机,其中一个所述滑板(207)的内侧面上固定有齿条(206),多个齿圈(305)的一侧均与齿条(206)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外墙节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对称且交叉设置的两个连接杆(105),两个连接杆(105)的中心处铰接,且内侧端转动连接有移动块(104),外侧端转动连接有滑块(106),所述固定槽(101)的内侧壁上对应位置转动连接有螺杆(103),螺杆(103)的两侧段螺纹旋向相反,并分别与两个移动块(104)螺纹连接,所述螺杆(103)的左端固定有第一齿轮(108),第一齿轮(108)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齿轮(109),且第二齿轮(109)连接有电机,所述上连接壳(202)和下连接壳(201)的后侧面上分别固定有滑杆(107),同一个调节组件上的两个滑块(106)滑动连接于对应位置的滑杆(107)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外墙节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螺杆(103)的右端固定有带轮(110),两个带轮(110)通过传动带连接,且其中一个螺杆(103)的左端设置第一齿轮(108)、第二齿轮(109)和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外墙节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集热箱(301)和下集热箱(3)的内腔中均匀固定有多个水平的第一隔板(307)和第二隔板(308),第一隔板(307)和第二隔板(308)间隔设置,且第一隔板(307)的左端设有槽口,第二隔板(308)的右端设有槽口。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建筑外墙节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集热箱(3)和上集热箱(301)的两竖直侧边的外侧面均设有弧形面,弧形面的圆心与中间筒体(304)的中心线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建筑外墙节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上沿四个侧边的长度方向均匀设有多个安装螺栓(10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外墙节能集热装置,包括安装板(1)和固定于安装板(1)前侧面上的固定槽(10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外墙节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组件包括固定于上连接壳(202)内部的上管道(205)和固定于下连接壳(201)内部的下管道(204),所述上管道(205)的底部均匀固定有多个竖直的连接管,且上管道(205)的连接管底端伸入对应的上转动筒(303)中,连接管和上转动筒(303)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下管道(204)的顶部均匀固定有多个竖直的连接管,且下转动筒(306)的底端伸入下管道(204)上对应的连接管中,连接管和下转动筒(306)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上管道(205)和下管道(204)上分别连接有连接软管,连接软管连接有泵体和水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外墙节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并滑动连接于中间壳体(203)内腔两侧壁处的滑板(207),两个滑板(207)的端部之间分别固定有端板(208),其中一个端板(208)通过弹簧与中间壳体(203)的端部连接,另一个端板(208)的外侧设有凸轮(209),且凸轮(209)连接有电机,其中一个所述滑板(207)的内侧面上固定有齿条(206),多个齿圈(305)的一侧均与齿条(206)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外墙节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对称且交叉设置的两个连接杆(105),两个连接杆(105)的中心处铰接,且内侧端转动连接有移动块(1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琪李晓娜杨延国吕爱萍杨胜杰杨晓蕊刘明魏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腾圣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