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等离子体微气泡发生方法技术_技高网

等离子体微气泡发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3302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8:32
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微气泡发生方法,等离子体微气泡发生方法中,在容器中存储液体,金属甲电极经由三通连接固件延伸到所述容器内且浸没于所述液体中,石英管经由所述三通连接固件套设于所述金属甲电极且浸没于所述液体中,来自气源的气体经由所述三通连接固件导入所述石英管内,所述石英管设有多个微孔,所述微孔的孔径为100微米级;金属乙电极穿设到所述容器内且浸没于所述液体中且金属乙电极相对于所述金属甲电极;放电电源一端连接所述金属甲电极,另一端连接所述金属乙电极,使得所述金属甲电极和所述金属乙电极之间生成等离子体,等离子体微气泡从所述微孔中溢出,所述微气泡的直径小于100微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大气压等离子体,特别是一种等离子体微气泡发生方法


技术介绍

1、大气压非热等离子体活化处理的水溶液在化学转化、生物医学、绿色农业、食品安全等方面都具有广泛应用,其反应活性与放电等离子体物理化学成分密切相关,如紫外光、高能电子、活性自由基、激发离子和中性物种。在气液界面,生成的活性物质然后被输送到水溶液中,在那里诱导其他二次反应物质,进一步带来生物与化学活性。

2、因此,等离子体水处理过程是一种传质过程,而气相中的活性粒子(尤其是短寿命粒子)能够渗透到气液界面的非常有限,因此水处理面临的关键问题即为增强活性粒子的扩散与气液传质。

3、等离子体和液体之间的界面在液体中活性氮氧粒子的传质和进一步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等离子体气泡提供了更大的相互作用表面积,同时能够降低水处理过程中放电的击穿电压和能量消耗。在此基础上,等离子体微气泡在尺寸上达到微纳米级别,在传质效率和能耗上都有独特的优势。

4、cn113366921a的浸没式等离子体发生器包括:反应器,在反应器内沿长度方向形成有工作流体通过的流动路径;以及电介质插入件,其设置在流动路径中,以将流动路径限定成一个空间和另一空间,并在其中形成有比流动路径小的通孔,以通过在供给到流动路径的一个空间中的工作流体中通过空化作用产生微纳米气泡,并在其一侧包括金属催化剂,其与流过通孔的工作流体发生摩擦,并释放与微纳米气泡相同极性的电荷,以使微纳米气泡塌陷并产生等离子体,其缺陷在于需要额外的机械设备且需要限定流动路径施加额外冲击作用力,且得到的微气泡比表面积小。

5、在
技术介绍
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强对本专利技术背景的理解,因此可能包含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等离子体微气泡发生方法,能够稳定产生尺寸小于100μm的微气泡且不依靠除等离子体发生器之外的机械装置,使等离子体水处理过程达到高传质效率、低能耗成本,同时使活化的水溶液活性增强。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等离子体微气泡发生方法包括:

3、在容器中存储液体,

4、金属甲电极经由三通连接固件延伸到所述容器内且浸没于所述液体中,石英管经由所述三通连接固件套设于所述金属甲电极且浸没于所述液体中,来自气源的气体经由所述三通连接固件导入所述石英管内,所述石英管设有多个微孔,所述微孔的孔径为100微米级;

5、金属乙电极穿设到所述容器内且浸没于所述液体中且金属乙电极相对于所述金属甲电极;

6、放电电源一端连接所述金属甲电极,另一端连接所述金属乙电极,使得所述金属甲电极和所述金属乙电极之间生成等离子体,等离子体微气泡从所述微孔中溢出,所述微气泡的直径小于100微米。

7、所述的等离子体微气泡发生方法中,所述放电电源为高频交流电源,电源输出的电压峰峰值为10~30kv,放电频率为30~40khz。

8、所述的等离子体微气泡发生方法中,所述微孔阵列于所述石英管远离所述金属乙电极的一侧。

9、所述的等离子体微气泡发生方法中,多个所述微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石英管的管壁一周且垂直贯通所述石英管的管壁。

10、所述的等离子体微气泡发生方法中,所述连接固件或所述三通连接固件为绝缘材料制成,且接口设有螺纹结构,包含卡套的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螺纹结构。

11、所述的等离子体微气泡发生方法中,绝缘的卡环置于金属甲电极与石英管之间,其中,卡环的内径契合于金属甲电极直径,外径契合于石英管内径,卡环外缘表面含有沿轴线方向的通气刻槽。

12、所述的等离子体微气泡发生方法中,金属甲电极底部与石英管底部的距离大于微孔与石英管底部的距离。

13、所述的等离子体微气泡发生方法中,所述容器包括底壁和自所述底壁向上延伸的侧壁,所述侧壁和底壁围合成容纳液体的中空结构。

14、所述的等离子体微气泡发生方法中,容器为双层夹套容器。

15、所述的等离子体微气泡发生方法中,三通连接固件为t形变直径三通接头,其三侧接口分别适应石英管、金属甲电极与气源的直径。

16、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等离子体微气泡发生方法在通入相同流量的气体时,现有技术的水下放电装置在发电产生等离子体的同时气泡为1~2mmm,而本专利技术装置能够在放电时在水溶液中稳定产生直径在100μm以内的微气泡,微气泡的比表面积更大,在微气泡上升速率更慢,存在时间更长,可以增强等离子体处理水溶液的气液传质效率;

17、与传统的微气泡产生装置相比,本专利技术方法生成的微气泡仅通过放电装置产生,不需要通过借特殊机械结构,不需要施加额外的冲击作用力,不需要特制的曝气结构,仅需通过放电来产生微气泡,且微气泡产生时气泡内气体即包含放电等离子体产生气相的活性粒子,有助于增强等离子体活化水的生物活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等离子体微气泡发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微气泡发生方法,其特征在于,优选的,所述放电电源为高频交流电源,电源输出的电压峰峰值为10~30kV,放电频率为30~40kHz。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微气泡发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阵列于所述石英管远离所述金属乙电极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微气泡发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微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石英管的管壁一周且垂直贯通所述石英管的管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微气泡发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固件或所述三通连接固件为绝缘材料制成,且接口设有螺纹结构,包含卡套的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螺纹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微气泡发生方法,其特征在于,绝缘的卡环置于金属甲电极与石英管之间,其中,卡环的内径契合于金属甲电极直径,外径契合于石英管内径,卡环外缘表面含有沿轴线方向的通气刻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微气泡发生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甲电极底部与石英管底部的距离大于微孔与石英管底部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微气泡发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包括底壁和自所述底壁向上延伸的侧壁,所述侧壁和底壁围合成容纳液体的中空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微气泡发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容器为双层夹套容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微气泡发生方法,其特征在于,三通连接固件为T形变直径三通接头,其三侧接口分别适应石英管、金属甲电极与气源的直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等离子体微气泡发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微气泡发生方法,其特征在于,优选的,所述放电电源为高频交流电源,电源输出的电压峰峰值为10~30kv,放电频率为30~40khz。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微气泡发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阵列于所述石英管远离所述金属乙电极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微气泡发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微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石英管的管壁一周且垂直贯通所述石英管的管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微气泡发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固件或所述三通连接固件为绝缘材料制成,且接口设有螺纹结构,包含卡套的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螺纹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仁武朱孟莹刘定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