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压缩机领域,并且具体涉及一种定涡旋组件、一种包括该定涡旋组件的涡旋压缩机及一种加工定涡旋组件的方法。
技术介绍
1、本部分的内容仅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可能并不构成现有技术。
2、在一些涡旋压缩机中常设置有位于中压压缩腔处的旁通孔,以用于选择性地使中压压缩腔与低压侧流体流通或断开,从而在不改变涡旋压缩机的转速的情况下改变涡旋压缩机的排量。在另一些涡旋压缩机中,特别是在大匹数涡旋压缩机中常采用喷气增焓技术,即,通过与压缩机的压缩腔流体流通的喷气增焓喷射孔向压缩腔指定位置补充制冷剂以实现增焓效果、提升压缩机性能。常规的大匹数涡旋压缩机通常不会同时包括变排量结构和喷气增焓结构。
3、如果简单地将变排量结构和喷气增焓结构集成在一台大匹数的涡旋压缩机中,其零件数量、加工难度以及体积均会增加,从而导致组装耗时、整体体积以及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将涡旋压缩机中的变排量结构与喷气增焓结构集成设计,其能够简化涡旋压缩机的结构和加工过程。
2、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涡旋组件,所述定涡旋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涡旋组件,其中,所述定涡旋部件包括沿周向方向间隔开的两组或更多组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涡旋组件,其中,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活塞,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旁通孔中并且能够在允许相应的压缩腔与所述低压区域流体连通的第一位置和防止相应的压缩腔与所述低压区域流体连通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涡旋组件,还包括流体控制装置,所述流体控制装置配置成通过向所述活塞的上方引入具有预定压力的流体来控制所述活塞的上方与下方的压力差,以控制所述活塞的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涡旋组件,所述定涡旋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涡旋组件,其中,所述定涡旋部件包括沿周向方向间隔开的两组或更多组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涡旋组件,其中,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活塞,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旁通孔中并且能够在允许相应的压缩腔与所述低压区域流体连通的第一位置和防止相应的压缩腔与所述低压区域流体连通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涡旋组件,还包括流体控制装置,所述流体控制装置配置成通过向所述活塞的上方引入具有预定压力的流体来控制所述活塞的上方与下方的压力差,以控制所述活塞的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涡旋组件,其中,所述定涡旋部件还包括将所述旁通孔连通至高压区域的流体通道,所述高压区域中的流体的压力大于与所述旁通孔连通的所述压缩腔中的流体的压力;所述流体控制装置包括阀,所述阀配置成选择性地使所述流体通道连通或断开,以改变所述活塞的上方与下方的压力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涡旋组件,其中,在所述定涡旋部件的上表面设置有使所有旁通孔或者每组孔中的旁通孔彼此连通并且与所述流体通道中的至少一个流体通道流体连通的连通槽,所述连通槽由所述密封组件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涡旋组件,其中,所述流体通道包括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从所述定涡旋部件的外周表面延伸至所述高压区域,所述第二流体通道从所述定涡旋部件的所述外周表面延伸至所述连通槽,所述阀位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涡旋组件,其中,所述旁通孔和所述喷气增焓喷射孔从所述端板的上表面延伸至相应的压缩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涡旋组件,其中,所述流体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端板的外周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涡旋组件,其中,所述端板的所述上表面上设置有凹部,所述凹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气槽,所述排气槽构造成使所有旁通孔或者每组孔中的旁通孔能够经由所述排气槽彼此连通并且与所述低压区域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涡旋组件,其中,所述定涡旋部件包括从所述端板的上表面沿轴向方向突出的毂部,所述旁通孔和所述喷气增焓喷射孔从所述毂部的上表面延伸至相应的压缩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定涡旋组件,其中,所述流体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毂部的外周表面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定涡旋组件,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轩,房元灿,陈云,金培,
申请(专利权)人:谷轮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