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面龙骨基层抗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3189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8:2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墙面龙骨基层抗震结构,该结构包括挂架底座,所述挂架底座用于与墙体相连,所述挂架底座包括第一挂接翼板部;所述第一挂接翼板部与所述墙体之间形成间隙。采用具有橡胶减震垫的基座主体作为中间连接件,可以使得与墙体直接接触的挂件底座与龙骨单元实现柔性连接,从而可以防止墙体产生的震动被传递至装配式饰面板,减少了震动对饰面板的影响。提高了装配式饰面板的抗震能力。同时,能实现龙骨单元的横向和竖向安装,也能安装不同款式的龙骨,能适用于不同的墙饰面体系。另外,挂架底座和基座主体之间为活动连接,能横向移动调整位置,与基座主体相连的螺杆能调节进出;配合开孔槽龙骨,也能实现龙骨的位置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装饰,特别是涉及一种墙面龙骨基层抗震结构


技术介绍

1、装配式装饰是近年新兴的一种装饰施工形式。装配式装饰顾名思义,即是将装饰所需要使用的各个部品部件在工厂内实现生产完成,然后运输到装饰现场进行组合安装,免去了传统的装饰现场对各部品部件的测量、切割等作业,施工更为简单方便,可以极大地提高装饰现场的施工效率,并且施工现场更为整洁和美观,不会产生过多的装饰材料垃圾,是一种更为绿色环保的装饰施工形式。

2、墙板的装配式施工指的是采用装配式墙板安装结构是将预制的墙板、安装条及其配套构件组装成的装配板式结构,装配式墙板安装结构有安装施工速度快、安装方便、绿色环保且美观,更换方便等优点。装配式墙板结构通常包括与墙面相连的基座,与基座相连的龙骨以及饰面板。

3、随着国家交通发展、施工项目和工业项目增加,此类生产活动产生的震动对周边建筑物主体的日常使用造成了影响。由于传统的基座与墙面连接以及基座与龙骨连接均采用硬连接的方式,使得建筑主体墙面的震动会通过基座以及龙骨传递至饰面板,饰面板长期受到震动力的影响,容易发生变形或者产生异响,直接影响室内的美观性以及室内人员的生产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墙面龙骨基层抗震结构。

2、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3、一种墙面龙骨基层抗震结构,包括:

4、挂架底座,所述挂架底座用于与墙体相连,所述挂架底座包括第一挂接翼板部;所述第一挂接翼板部与所述墙体之间形成间隙;

>5、基座主体,所述基座主体包括固定相连的金属型材框架以及橡胶减震垫,所述金属型材框架设置有第一挂接凹槽部;所述第一挂接凹槽部用于实现与所述第一挂接翼板部挂接相连;

6、龙骨单元,所述龙骨单元与所述橡胶减震垫相连;所述龙骨单元用于实现与装配式饰面板相连。

7、优选地:所述挂架底座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挂接翼板部,所述金属型材框架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挂接凹槽部;所述基座主体通过所述第一挂接凹槽部与所述挂架底座成自由状态相连。

8、优选地:所述挂架底座包括底板,所述第一挂接翼板部位于所述底板的上下两端;所述底板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供螺钉穿过以便通过所述螺钉使所述挂架底座与所述墙体相连。

9、优选地:所述龙骨单元通过螺栓与所述橡胶减震垫相连。

10、优选地:所述橡胶减震垫设置有由所述朝向所述龙骨单元向远离所述龙骨单元凹陷的沉孔,所述沉孔内设置有内丝螺纹套筒,所述螺栓连接至所述内丝螺纹套筒内。

11、优选地:所述龙骨单元包括龙骨主体,所述龙骨主体用于与所述装配式饰面板相连;所述龙骨主体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二通孔通过螺母与所述龙骨主体相连。

12、优选地:所述龙骨主体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实现与所述装配式饰面板相连的第二挂接翼板部。

13、优选地:还包括饰面板挂件,所述饰面板挂件包括通过底板部相连的长臂部以及短臂部,所述长臂部与所述短臂部之间形成第二挂接凹槽部,所述第二挂接凹槽部用于与所述第二挂接翼板部挂接相连,所述长臂部用于与所述装配式饰面板相连。

14、优选地:所述底板部设置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定位螺栓孔,所述定位螺栓孔用于与定位螺栓配合连接。

15、优选地:所述短臂部的边缘朝向所述第二挂接凹槽部的外侧翻折形成广口结构。

16、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17、通过本技术,可以实现一种墙面龙骨基层抗震结构,在一种实现方式下,该结构可以包括挂架底座,所述挂架底座用于与墙体相连,所述挂架底座包括第一挂接翼板部;所述第一挂接翼板部与所述墙体之间形成间隙;基座主体,所述基座主体包括固定相连的金属型材框架以及橡胶减震垫,所述金属型材框架设置有第一挂接凹槽部;所述第一挂接凹槽部用于实现与所述第一挂接翼板部挂接相连;龙骨单元,所述龙骨单元与所述橡胶减震垫相连;所述龙骨单元用于实现与装配式饰面板相连。本申请提供的墙面龙骨基层抗震结构,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施工方便。采用具有橡胶减震垫的基座主体作为中间连接件,可以使得与墙体直接接触的挂件底座与龙骨单元实现柔性连接,从而可以防止墙体产生的震动被传递至装配式饰面板,减少了震动对饰面板的影响。提高了装配式饰面板的抗震能力。同时,能实现龙骨单元的横向和竖向安装,也能安装不同款式的龙骨,能适用于不同的墙饰面体系。另外,挂架底座和基座主体之间为活动连接,能横向移动调整位置,与基座主体相连的螺杆能调节进出;配合开孔槽龙骨,也能实现龙骨的位置调节。大大降低了对基层平整度及安装精度的要求。该结构可广泛应用于震动较大的建筑,能实现装配式施工,提高建筑的绿色建造水平。

18、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面龙骨基层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面龙骨基层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架底座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挂接翼板部,所述金属型材框架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挂接凹槽部;所述基座主体通过所述第一挂接凹槽部与所述挂架底座成自由状态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面龙骨基层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架底座包括底板,所述第一挂接翼板部位于所述底板的上下两端;所述底板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供螺钉穿过以便通过所述螺钉使所述挂架底座与所述墙体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面龙骨基层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单元通过螺栓与所述橡胶减震垫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墙面龙骨基层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减震垫设置有由朝向所述龙骨单元向远离所述龙骨单元凹陷的沉孔,所述沉孔内设置有内丝螺纹套筒,所述螺栓连接至所述内丝螺纹套筒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墙面龙骨基层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单元包括龙骨主体,所述龙骨主体用于与所述装配式饰面板相连;所述龙骨主体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二通孔通过螺母与所述龙骨主体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墙面龙骨基层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主体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实现与所述装配式饰面板相连的第二挂接翼板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墙面龙骨基层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饰面板挂件,所述饰面板挂件包括通过底板部相连的长臂部以及短臂部,所述长臂部与所述短臂部之间形成第二挂接凹槽部,所述第二挂接凹槽部用于与所述第二挂接翼板部挂接相连,所述长臂部用于与所述装配式饰面板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墙面龙骨基层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部设置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定位螺栓孔,所述定位螺栓孔用于与定位螺栓配合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墙面龙骨基层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臂部的边缘朝向所述第二挂接凹槽部的外侧翻折形成广口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面龙骨基层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面龙骨基层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架底座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挂接翼板部,所述金属型材框架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挂接凹槽部;所述基座主体通过所述第一挂接凹槽部与所述挂架底座成自由状态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面龙骨基层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架底座包括底板,所述第一挂接翼板部位于所述底板的上下两端;所述底板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供螺钉穿过以便通过所述螺钉使所述挂架底座与所述墙体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面龙骨基层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单元通过螺栓与所述橡胶减震垫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墙面龙骨基层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减震垫设置有由朝向所述龙骨单元向远离所述龙骨单元凹陷的沉孔,所述沉孔内设置有内丝螺纹套筒,所述螺栓连接至所述内丝螺纹套筒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墙面龙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连棣李安然张怡裴旭陈方燕陈宏杰
申请(专利权)人:绿城建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