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流转换,尤其提供一种变压交流装置。
技术介绍
1、变压交流装置是一种电源转换器,它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这种装置通常用于电子设备中,例如电脑、手机和电视等,因为这些设备需要直流电来运转。交流转换器可用于各种应用场合,包括低功率的移动设备、家用电器和大型工业应用。
2、现有的变压交流装置无法进行将电网中的交流电直接整流为直流电,同时现有的变压交流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外界风量不足时无法为其提供适合地冷却,导致热量积聚,进而导致变压交流装置温度过高,导致变压交流装置中电阻就会增大,进一步增加了发热量,严重威胁了装置整体地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变压交流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2、一种变压交流装置,包括转换外壳、交流转换组件、绝缘外壳组件及两个导风组件,转换外壳包括通风防护外壳、整流抬升架及防护集流架,通风防护外壳顶面凹设有通风腔体,通风腔体底面凸设有绝缘防震橡胶,通风腔体两侧侧壁均贯穿凹设有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交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换外壳(10)、交流转换组件(20)、绝缘外壳组件(30)及两个导风组件(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交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抬升架(12)顶面中部沿长度方向分别凸设有两个绝缘限位架(122),且两个所述绝缘限位架(122)相对设置,所述防护集流架(13)顶面两端均凸设有倾斜地防震缓冲板(131),且两个所述防震缓冲板(131)顶端分别与所述通风腔体(111)两侧侧壁顶部相抵持,使得两个所述防震缓冲板(131)、所述通风腔体(111)两侧侧壁与所述防护集流架(13)顶面之间围绕形成有防护集流腔体(14
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交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换外壳(10)、交流转换组件(20)、绝缘外壳组件(30)及两个导风组件(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交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抬升架(12)顶面中部沿长度方向分别凸设有两个绝缘限位架(122),且两个所述绝缘限位架(122)相对设置,所述防护集流架(13)顶面两端均凸设有倾斜地防震缓冲板(131),且两个所述防震缓冲板(131)顶端分别与所述通风腔体(111)两侧侧壁顶部相抵持,使得两个所述防震缓冲板(131)、所述通风腔体(111)两侧侧壁与所述防护集流架(13)顶面之间围绕形成有防护集流腔体(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交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集流架(13)顶面中部沿长度方向等距间隔凸设有三个绝缘导风架(132),每个所述绝缘导风架(132)包括两个绝缘板组(133)及限位横板(134),两个所述绝缘板组(133)底端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防护集流架(13)顶面中部两侧,且两个所述绝缘板组(133)呈相对设置,所述限位横板(134)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绝缘板组(133)顶端,每个所述绝缘板组(133)包括内层绝缘板(135)、三个绝缘子(136)及外层绝缘板(137),所述内层绝缘板(135)底端固定安装于所述防护集流架(13)顶面中部一侧,所述内层绝缘板(135)顶端与所述限位横板(134)一端固定连接,三个所述绝缘子(136)一端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内层绝缘板(135)外侧侧壁顶部、中部及底部,三个所述绝缘子(136)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外层绝缘板(137)内侧侧壁顶部、中部及底部固定连接,三个所述绝缘导风架(132)底部之间还设置有两个绝缘限位板(138),且两个所述绝缘限位板(138)分别与两个所述绝缘限位架(122)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交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集流架(13)顶面中部贯穿凹设有预设槽(143),所述防护集流架(13)顶面两侧分别沿长度方向贯穿凹设有三个通风槽(141),三个所述通风槽(141)分别与三个所述绝缘导风架(132)相对设置,所述防护集流架(13)顶面两侧分别沿长度方向贯穿凹设有六个转动安装孔(142),六个所述转动安装孔(142)分别位于三个所述通风槽(141)外侧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压交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元件(21)包括铁芯(211)及三个线圈绕组(212),所述铁芯(211)两侧侧壁顶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绝缘限位板(138)内侧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铁芯(211)两侧侧壁底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绝缘限位架(122)内侧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铁芯(211)内部设置有三个芯柱,三个所述线圈绕组(212)设置于三个所述芯柱外侧,每个所述线圈绕组(212)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套设连接的中压线圈(213)、高压线圈(214)及低压线圈(2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压交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组件(30)包括三个绝缘外壳(31),三个所述绝缘外壳(31)分别套设安装于三个所述线圈绕组(212)外侧,且每个所述绝缘外壳(31)底部与顶部均设置有隔绝垫组(32),每个所述隔绝垫组(32)包括四个绝缘垫(321),四个所述绝缘垫(321)分别沿所述绝缘外壳(31)外壁圆周方向等距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绝缘垫(321)远离所述绝缘外壳(31)一端与所述绝缘限位板(138)底面或所述绝缘限位架(122)顶面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四化,杨丽化,肖青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韶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