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经印纬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3073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料主体至少为两层结构的印经印纬面料。该面料由经纱线和纬纱线织造而成,面料至少包括两层面料层,面料层通过上下纱线交织形成的连接交织点连接在一起形成面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1、面料为多层结构,并通过连接点把多层面料层连接在一起,稳定各层面料层,同时,增加了面料的样式、提高了面料厚度、扩大面料适用范围;2、在各层面料层的经、纬纱线上印颜色或图案,使各层颜色和图案相同或不相同,使面料体现更多的层次感,丰富面料内容,且消除了渗透的影响;3、该面料具有立体性强,柔韧性好的特点,避免对多件单层面料叠合加工产生多层结构而额外需要的人力物力。(*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印经印纬面料所属
本技术涉及一种面料,尤其涉及一种面料主体至少为两层结构的印经印纬面 料。
技术介绍
传统的面料通常为单层结构,且仅通过的织物组织的不同体现面料的变化,若需 较厚的面料时,体现更多显示的面料,需对多件单层面料叠合在一起加工成多层结构,加工 工序多,费时费力。而且,传统印花织物通常是在织造好的面料上进行印花形成色彩或图 案,因此,印花图案或颜色附着在经纱线和纬纱线构成的表面,容易脱落,影响品质。此外, 尤为严重的是由于不可避免的印染渗透的原因,在面料印染面的另一面会形成令人难以接 受的渗透现象,而影响面料的质量;若对面料进行单面印染,颜料渗透是显然的,且去之不 能,留之不美;若对面料进行双面印染,颜料渗透会破坏印染应有的视觉效果,即使是双面 印染一致,在实际印染(尤其是印花图案)时也难以保证两面图案的重合。基于上述原因, 影响面料和最终消费品(如服装)的质量和消费者的认可,以服装、丝巾为例,当最终消费 品为双面产品时而可以双面使用或者使用时两面均会显露在外时,该缺陷则甚于玉上瑕 疵,难以吸引消费者青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经印纬面料,面料的主体部分至少为两层结 构,通过在各层面料层的经、纬纱线上印颜色或图案,使各层颜色和图案相同或不相同,使 面料体现更多的层次感,丰富面料内容,且避免渗透,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印经印纬面料,由 经纱线和纬纱线织造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至少包括两层面料层,所述的面料层通过 上下纱线交织形成的连接交织点连接在一起形成面料。各层面料层中的经、纬纱线(纱线 不是从线的材质上定义的,其材质可以为纱、棉、丝等,这么定义主要是为了描述方便)基 本上是独立的,可以对各自的经、纬纱线印染颜色,使颜料完全附着在经、纬纱线上,因此, 印染后,颜色清爽、图案清晰;并且,由于印染在纱线上各层面料层上印染不同颜色或不同 图案,可以达到完全重合的效果,消除了渗透图案的影响。此外,连接部的编织是为了防止 各个面料层相分离,使面料具有稳定的多层结构。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使产品达到更好的效果,吸引消费者 青睐,在实施时可以选择使用如下技术措施各层所述的面料层上经纱线和纬纱线上分别 印制颜色。各层所述的面料层上经纱线和纬纱线上分别印制图案。所述面料的边缘为单层结构,面料的中部为所述的至少两层的面料层组成,所述 的面料边缘由各层面料层中的经纱线和纬纱线共同编织成单层结构的边缘。单层结构的边 缘,有利于提高面料织造时的平整度,也有利于方便对面料的裁剪。3所述经纱线和/或纬纱线为真丝、棉纺纱、毛纺纱或混纺纱四种材质中的一种。所述面料层上织有提花。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1、面料为多层结构,并通过连接点把多层面料层连 接在一起,稳定各层面料层,同时,增加了面料的样式、提高了面料厚度、扩大面料适用范 围;2、在各层面料层的经、纬纱线上印颜色或图案,使各层颜色和图案相同或不相同,使面 料体现更多的层次感,丰富面料内容,且消除了渗透的影响;3、该面料具有立体性强,柔韧 性好的特点,避免对多件单层面料叠合加工产生多层结构而额外需要的人力物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印经印纬面料,由经纱线和纬纱线织造而成,如图1所述,面料至少包括 两层面料层,面料层通过上下纱线交织形成的连接交织点1连接在一起形成面料。各层面 料层上经纱线和纬纱线上分别印制颜色。或者各层面料层上经纱线和纬纱线上分别印制图 案。或者对一层面料层上经纱线和纬纱线印染颜色,对另一层面料层上经纱线和纬纱线印 染图案。印染的颜色可以为纯色,也可以为渐变色,也可以为混合色。此外,还可以在面料 层上同时织有提花。对各层面料层中的经、纬纱线独立印染颜色或图案,使颜料完全附着在经、纬纱线 上,可以使各层颜色相同或不同,也可以使各层中的图案达到完全重合的效果,消除了渗透 的影响。面料的边缘2为单层结构,面料的中部为所述的至少两层的面料层3组成,所述的 面料边缘由各层面料层中的经纱线和纬纱线共同编织成单层结构的边缘。单层结构的边 缘,有利于提高面料织造时的平整度,也有利于方便对面料的裁剪。经纱线和/或纬纱线为真丝、棉纺纱、毛纺纱或混纺纱四种材质中的一种。面料层通过上下纱线交织形成的连接交织点连接在一起形成面料。连接交织点可 以对称的上下左右分布在面料上(如图1所示);也可以错位有规律的分布在面料上(如 图2所示);还可以不规则的分布在面料上。权利要求印经印纬面料,由经纱线和纬纱线织造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至少包括两层面料层,所述的面料层通过上下纱线交织形成的连接交织点连接在一起形成面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经印纬面料,其特征在于各层所述的面料层上经纱线和纬 纱线上分别印制颜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经印纬面料,其特征在于各层所述的面料层上经纱线和纬 纱线分别印制图案。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印经印纬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的边缘为单层 结构,面料的中部为所述的至少两层的面料层组成,所述的面料边缘由各层面料层中的经 纱线和纬纱线共同编织成单层结构的边缘。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经印纬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线和/或纬纱线为真丝、 棉纺纱、毛纺纱或混纺纱四种材质中的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经印纬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层上只有提花。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面料主体至少为两层结构的印经印纬面料。该面料由经纱线和纬纱线织造而成,面料至少包括两层面料层,面料层通过上下纱线交织形成的连接交织点连接在一起形成面料。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1、面料为多层结构,并通过连接点把多层面料层连接在一起,稳定各层面料层,同时,增加了面料的样式、提高了面料厚度、扩大面料适用范围;2、在各层面料层的经、纬纱线上印颜色或图案,使各层颜色和图案相同或不相同,使面料体现更多的层次感,丰富面料内容,且消除了渗透的影响;3、该面料具有立体性强,柔韧性好的特点,避免对多件单层面料叠合加工产生多层结构而额外需要的人力物力。文档编号D03D13/00GK201695137SQ20102018149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6日专利技术者俞敏 申请人:浙江赛丽丝绸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印经印纬面料,由经纱线和纬纱线织造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至少包括两层面料层,所述的面料层通过上下纱线交织形成的连接交织点连接在一起形成面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赛丽丝绸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