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纳米远紫外线新冠与广谱病毒外耦合无极式消毒免疫照明多功能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2895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7:56
本摘要公开了222纳米远紫外线新冠与广谱病毒外耦合无极式消毒免疫照明多功能光源发明专利技术,包括(1)耦合器、(2)圆形灯管、(3)发光腔、(4)222纳米紫外线窗、(5)高频发生器、(6)荧光粉、(7)玻壳、(8)导线、(9)KrCl(氯化氪混合气体),共9部分组成;利用电磁耦合效应,激发发光气体krcl混合气体,使发光气体发生雪崩效应的同时产生紫外线,一部分紫外线激发荧光粉产生可见光、另外一部分紫外线,透过222纳米紫外线窗,产生200纳米‑230纳米、峰值222纳米的远紫外线,222纳米远紫外线光波穿不透人眼角膜和皮肤,但可以打断载体或者随气溶胶传播的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等的DNA或RNA遗传链,使致病病原体失活,无法复制,制造可人机共存实时消毒免疫照明多功能的健康光源,为保护人类健康,维护环境生物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消毒、环境生物安全、疫苗制造、疫苗接种、空间生物安全、医药、免疫、人体自然免疫、生命科学、公共卫生、公共医学、密闭空间人机共存消毒技术;陆域、水域、空域、载人空间站与外太空生物安全、防疫技术,病媒生物检测与控制技术,防止医院院内感染技术,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家庭、个人穿戴等领域、尤其涉及222纳米远紫外线新冠与广谱病毒外耦合无极式消毒免疫照明多功能光源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1、公元1879年10月21日,爱迪生将碳化卷绕棉,放入真空灯泡里,人类产生第一个照明电光源,开启了人类告别黑暗、迈向文明之门(只具有照明功能)。时至,公元2023.11.15日。经过了144年零36天。

2、公元1904年,德国贺利氏博士专利技术了紫外线灯(不能人机共存消毒),开启了人类医用光消毒的元年。时至,公元2023.11.15日,经过了119年。

3、公元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生物化学家、微生物学家亚历山大.弗来明专利技术了青霉素 (对抗药真菌无效)。开启了抗生素家族的诞生,开创了抗生素药物治疗疾病的新纪元,诞生了人类医学史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222纳米远紫外线新冠与广谱病毒外耦合无极式消毒免疫照明多功能光源专利技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22纳米远紫外线新冠与广谱病毒外耦合无极式消毒免疫照明多功能光源专利技术。其特征是,通过高频电磁无极技术激发发光气体krcl(或者与其它的混合气体),产生雪崩效应,形成等离子体,等离子体受激发原子返回基态时,发出紫外线,一部分紫外线激发泡壳体壁内的荧光粉发出可见光(照明光源或者示踪光源)、另一部分紫外线通过222纳米紫外线窗(有滤光膜、无荧光粉窗)后,形成200-230纳米,峰值222纳米的远紫外线消毒光源的发光原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22纳米远紫...

【技术特征摘要】

1.222纳米远紫外线新冠与广谱病毒外耦合无极式消毒免疫照明多功能光源发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22纳米远紫外线新冠与广谱病毒外耦合无极式消毒免疫照明多功能光源发明。其特征是,通过高频电磁无极技术激发发光气体krcl(或者与其它的混合气体),产生雪崩效应,形成等离子体,等离子体受激发原子返回基态时,发出紫外线,一部分紫外线激发泡壳体壁内的荧光粉发出可见光(照明光源或者示踪光源)、另一部分紫外线通过222纳米紫外线窗(有滤光膜、无荧光粉窗)后,形成200-230纳米,峰值222纳米的远紫外线消毒光源的发光原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22纳米远紫外线新冠与广谱病毒外耦合无极式消毒免疫照明多功能光源发明。其特征是,泡壳体内或者外,包含但不限于荧光粉层和222纳米紫外线滤光窗的结构和工艺技术,222纳米紫外线滤光窗可以是任何形状、大小、宽度和形式的。222纳米紫外线窗,无荧光粉、镀有滤光膜,只允许通过的光波窄带宽度为200-230纳米,峰值222纳米的紫外线通过,222纳米紫外线打断致病病原体rna\dna遗传链,保留了致病病原体的刺凸蛋白和胞膜蛋白,实时现场制作了广谱疫苗,并且现场自然就接种了疫苗的光源原理和主动防疫和免疫的方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22纳米远紫外线新冠与广谱病毒外耦合无极式消毒免疫照明多功能光源发明。其特征是,泡壳体外形,包含但不限于球形、柱型、菱型、纺锤形、葫芦形、三角形、四方形、多边形、圆形、直管等任意形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愈孙晓风秦邦媛
申请(专利权)人:春秋生物医药科技天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