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热成形智能产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028384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热成形智能产线系统,依次包括:线首拆垛区、加热炉、上料机械手、压机、下料机械手、线尾码垛区和控制器;线首拆垛区用于吸取板料并放置到加热炉进料平台上,加热炉,对板料进行加热,经过一段时间的加热后,板料出炉到加热炉出料平台上,对板料进行对中、提升;上料机械手,将加热炉对中提升的板料夹取送至压机模具内投料;压机,将板料冲压为成型的零件;下料机械手,将成型的零件夹取出放置到线尾码垛区;线尾码垛区,将零件按照轨迹放置到码垛容器内,完成自动码垛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人工成本,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热成形生产线及装备自动化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热成形智能产线系统


技术介绍

1、汽车零部件的热成形工艺应用非常广泛,极大的提高了汽车碰撞安全性,同时对轻量化也做出极大贡献,有利于汽车轻量化和节能环保。

2、传统的热成形生产线设备包括拆垛机器人(机械手)、拆垛台车、辊底式加热炉、高速液压机、上下料机械手、线尾传送带及生产工艺辅助设备(包括冷却水、单点式红外温度探头),生产线运行时操作人员至少需要4人,4个操作人员的分工为:拆垛上料1人,压机操作区1人(专人用于板料投入模具的位置和状态监控,发生紧急情况时按下急停按钮停止压机冲压操作,当出现故障人员反应不及时会导致模具或设备损坏,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线尾传送带处配置2人装箱。另外,在更换模具时至少需要6人配合来完成整个换模作业,2人配合完成拆垛区域的端拾器更换调整,并负责拆垛台车的上料工作为下套模具生产做准备,2人配合完成上下料端拾器更换,2人配合完成加热炉对中更换和阻挡器更换调整,当更换的模具开入压机后,再由1名机台长带领2名装箱人员进行模具电信号接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热成形智能产线系统,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线首拆垛区、加热炉、上料机械手、压机、下料机械手、线尾码垛区和控制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热成形智能产线系统,其特征在于,线首拆垛区包括:拆垛台车及料架,拆垛机器人和拆垛端拾器双工位旋转自动快换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热成形智能产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械手一侧设置有上料端拾器双工位旋转自动快换装置,所述下料机械手一侧设置有下料端拾器双工位旋转自动快换装置;所述上料端拾器双工位旋转自动快换装置和下料端拾器双工位旋转自动快换装置结构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热成形智能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热成形智能产线系统,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线首拆垛区、加热炉、上料机械手、压机、下料机械手、线尾码垛区和控制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热成形智能产线系统,其特征在于,线首拆垛区包括:拆垛台车及料架,拆垛机器人和拆垛端拾器双工位旋转自动快换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热成形智能产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械手一侧设置有上料端拾器双工位旋转自动快换装置,所述下料机械手一侧设置有下料端拾器双工位旋转自动快换装置;所述上料端拾器双工位旋转自动快换装置和下料端拾器双工位旋转自动快换装置结构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热成形智能产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首拆垛区包括拆垛机器人,所述线尾码垛区包括码垛机器人;所述线首拆垛区和线尾码垛区均安装有视觉引导系统,所述视觉引导系统包括视觉引导摄像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热成形智能产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尾码垛区包括码垛工位a和码垛工位b,所述码垛机器人的视觉引导系统安装在安装支架上,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支架底座、横移轨道和纵移轨道,所述视觉引导系统通过安装支架可在x、y两个方向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韦罗洪松尤宝卿柯亮徐冬生赵子豪
申请(专利权)人:东实武汉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