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松的换热器管道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2627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松的换热器管道连接装置,其包括换热机构,包括有换热罐本体、进液口和出液口、输入口和输出口;以及,过滤机构,滤管、过滤筒、清洁筒和管道;以及,控制机构,包括有壳体和控制组件、移动杆、支管和平衡组件;以及,安保机构,包括泄压柱和警报哨;以及,连接机构,包括连接管、抵触块、套管、设于所述套管内壁的压柱、转动设于所述套管外壁的限位环和固定设于所述连接管外壁的平台;通过连接管与套管之间连接的同时,依靠限位环上的的限位柱对平台起到固定限位的作用,最后通过防松柱与定位槽的配合卡合,使得限位柱被固定,从而使得连接管与套管之间被固定的同时只能单向移动,起到防松防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连接,特别是一种防松的换热器管道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1、锅炉中进行热量交换的装置就包括换热器,换热器是一种用于热能传递的设备,通过热传导实现不同流体之间的热交换,具有节约能源、控制温度、保护设备以及提高热效率的重要作用,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热传导定律和流体动力学。通常,换热器由两个或多个流体通道组成,它们通过密封的壳体相互隔离。每个流体通道中都有一侧与另一个流体接触,以便进行热量传递,当两个流体经过换热器时,它们通过壁面进行热传导。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流体。这样,一个流体被加热,而另一个流体被冷却。换热器中的壁面通常采用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以确保热量传递的高效率和稳定性。

2、但是但是现有的锅炉换热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竟然因为流体中含有水垢等杂质在换热设备内部盘管上凝结,从而造成换热器内部堵塞,流体无法顺畅进入并进行换热,从而导致换热效率降低,影响生产效率;现有的流体过滤装置基本都需要人工拆卸停机清洁,费时费力,并且成本高,容易产生安全事故,同时滤网安装在流体管道内部也无法判断滤网是否应该更换检修等等。...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松的换热器管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机构(100),包括有换热罐本体(101)、分别设于所述换热罐本体(101)外壁上的进液口(102)和出液口(103)、分别设于所述换热罐本体(101)另一侧外壁的输入口(104)和输出口(105);以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绳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块(K-2)外壁设有抵触柱(K-5),所述抵触块(K-2)端面与所述连接管(K-1)内壁之间设有弹性件(K-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绳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柱(K-16)内部设有空腔且其外壁贯穿开有圆孔(K-7),所述压柱(K-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松的换热器管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机构(100),包括有换热罐本体(101)、分别设于所述换热罐本体(101)外壁上的进液口(102)和出液口(103)、分别设于所述换热罐本体(101)另一侧外壁的输入口(104)和输出口(105);以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绳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块(k-2)外壁设有抵触柱(k-5),所述抵触块(k-2)端面与所述连接管(k-1)内壁之间设有弹性件(k-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绳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柱(k-16)内部设有空腔且其外壁贯穿开有圆孔(k-7),所述压柱(k-16)一端面与所述抵触柱(k-5)贴合,所述套管(k-3)与所述连接管(k-1)之间通过内外螺纹旋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丝绳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k-4)端面设有限位柱(k-8),所述限位柱(k-8)外壁阵列设有卡槽(k-9),所述平台(k-5)端面设有限位块(k-10),所述限位柱(k-8)滑动贯穿所述限位块(k-1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丝绳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k-10)外壁设有滑筒(k-11),所述滑筒(k-11)内壁滑动设有防松柱(k-12),所述防松柱(k-12)一端延伸出所述滑筒(k-11)并设有手柄(k-1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丝绳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筒(k-11)靠近所述手柄(k-15)一端面设有定位槽(k-13),所述滑筒(k-11)滑动贯穿所述定位槽(k-13),且所述防松柱(k-12)外壁设有定位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蒋文张何境吴军陈泽星黄家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华电邵武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