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工椎间盘。
技术介绍
1、椎间盘突出或脱出引起的脊柱退变是一种常见病,据悉目前我国颈椎和腰椎病患者分别已达到近2亿,而且患者年龄呈现出低龄化趋势。对比较严重的椎间盘疾病,当保守治疗无效,只能进行手术治疗。近年来,临床上出现了一种新型脊柱手术治疗方式,即用可以活动的人工椎间盘替代病变的椎间盘,可达到恢复和维持手术节段脊柱活动性和稳定性的效果。
2、现有国外产品及国内外专利中记载的产品的结构基本采用“球窝”摩擦式的硬支撑设计,其力学特性与正常颈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特性差异较大,临床表现主要为植入节段活动度增大,造成周围小关节和韧带组织应力增大;产品在长期使用中存在摩擦碎屑的风险,而且不能有效地吸收外力震荡。
3、因此,亟需一种人工椎间盘,以实现更好地减震,减少磨屑,达到与人体正常椎间盘接近的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人工椎间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椎间盘活动度大、磨屑较多等问题。
2、本申请是采用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椎间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终板和下终板,所述上终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下终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上终板和所述下终板之间设有用于支撑所述上终板和所述下终板的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椎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套管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椎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呈锥形柱状结构,且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顶部呈部分球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人工椎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椎间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终板和下终板,所述上终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下终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上终板和所述下终板之间设有用于支撑所述上终板和所述下终板的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椎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套管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椎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呈锥形柱状结构,且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顶部呈部分球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人工椎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插接后,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存在活动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椎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径向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径向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之间能够轴向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元章,许书富,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正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