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分体式组合二衬台车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分体式组合二衬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2594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组合二衬台车,包括包括主台车、多个分体台车、支架系统、水平中隔壁、竖向中隔壁、单侧分体行走轨道、隧道中隔壁内轨和支撑点位处钢模板,所述主台车包括多个纵梁,多个所述纵梁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顶模,多个所述纵梁另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底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支撑组件,每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均包括两个第一支腿,每个所述第一支腿侧壁均设有多个第一丝杆,每个所述第一丝杆另一端设有第一千斤顶。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保留隧道临时支撑结构基础上实现隧道二衬结构的连续施作,可满足大跨径、多导洞、多台阶隧道内二衬结构的连续同步施作,可维持小导洞内二衬结构实施阶段台车的整体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暗挖隧道台车,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组合二衬台车


技术介绍

1、浅埋暗挖法是城市隧道工程建设中常见的一种施工方法,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隧道断面形式和形态日益复杂,受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环境敏感等因素的影响,城市隧道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变形风险控制是保证暗挖隧道顺利实施的关键。在既有隧道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诸多因临时支撑的拆除时机过早或拆除范围过大,导致隧道自身变形和周边环境设施变形持续发展,甚至导致隧道塌方、地面塌陷等一系列工程风险事故,其一大原因在于现有施工设备中临时支撑的拆除和二衬结构施作之间的时序关系,无法满足大跨径、多导洞、多台阶暗挖隧道建设的需要。

2、目前,现有隧道工程二衬实施阶段多采用单体式台车,受机械设备尺寸和功能限制,需破除台车布置范围内全部的临时支撑结构,不可避免的会引起隧道结构受力和变形的持续发展;为了满足变截面段暗挖隧道二衬施作难题,现有技术(cn 217300596 u)提出了装配有加模油缸加长节以满足不同尺寸隧道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地层破碎段或上部覆土较浅段暗挖隧道工程二衬实施阶段的隧道实施风险控制,现有技术(cn 210829293u)提出了一种分体式组合二衬台车;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技术方案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3、1.既有分体式台车仅包括两个分体结构,仅适用于单侧壁导坑法(cd法)暗挖隧道施工;无法适用于大跨径暗挖隧道采取多导洞工况(如双侧壁导坑法、中洞法等)二衬结构施作的要求;

4、2.既有技术中二衬结构实施均采用分离式台车跳打的方法,即仍存在需大面积拆除临时支撑结构的技术痛点,普遍存在变形控制难度大,施工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当地质条件差或周边环境敏感时,无法满足风险控制的要求;当隧道断面过大时,一旦临时支撑大面积拆除时,会引起结构受力变形的持续发展,易产生塌方风险;

5、3.既有技术中左右分体式台车结构间主要通过连接杆相连,当导洞尺寸较小时,仅依赖台车自重无法满足平衡稳定性要求,易存在机械失稳坍塌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分体式组合二衬台车。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分体式组合二衬台车,包括包括主台车、多个分体台车、支架系统、水平中隔壁、竖向中隔壁、单侧分体行走轨道、隧道中隔壁内轨和支撑点位处钢模板,所述主台车包括多个纵梁,多个所述纵梁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顶模,所述顶模截面为圆弧形结构,多个所述纵梁另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底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支撑组件,每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均包括两个第一支腿,每个所述第一支腿均跨设于隧道中隔壁内轨上,每个所述第一支腿侧壁均设有多个第一丝杆,每个所述第一丝杆另一端设有第一千斤顶,每个所述第一千斤顶另一端均与竖向中隔壁连接。

4、优选地,每个所述分体台车均包括多个中支撑杆、环向模板和配重系统,所述配重系统沿中支撑杆长度方向布置于环形模板一侧,多个所述中支撑杆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侧模。

5、优选地,所述侧模截面为圆弧形结构,多个所述中支撑杆另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侧支撑杆,所述侧支撑杆底壁均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二支撑组件。

6、优选地,每组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均包括两个第二支腿,每个所述第二支腿均跨设于单侧分体行走轨道上,靠近主台车的每个所述第二支腿侧壁均设有多个第二丝杆,每个所述第二丝杆另一端均设有第二千斤顶,每个所述第二千斤顶另一端均与竖向中隔壁连接。

7、优选地,所述侧模底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三丝杠,每个所述第三丝杠另一端设有第三千斤顶,每个所述第三千斤顶另一端均与隧道内轨的地面连接,远离主台车的所述第二支腿侧壁设有多个脱模油缸。

8、优选地,所述支架系统包括多个立杆、横撑和斜撑,每个所述立杆两端均设有载荷传递系统,每个所述载荷传递系统均包括第四丝杆和槽钢。

9、优选地,每个所述第一支腿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斜梁,每个所述斜梁另一端均与横梁底壁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第一支腿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升降油缸,每个所述第二支腿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升降油缸。

10、优选地,所述配重系统包括配重箱体、填充材料、底部支撑装置和背部支撑装置。

11、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台车系统包括多个分体式结构,在保留隧道临时支撑结构的基础上,实现隧道二衬结构的连续施作,对维持已完成隧道结构的稳定、周边环境设施受力变形控制具有有益效果;

13、2、采用主台车加侧向台车相结合的结构形式,可满足大跨径、多导洞、多台阶隧道内二衬结构的连续同步施作,可有效提高暗挖隧道二衬结构施作效率;

14、3、在分体式台车内设置配重系统,可维持小导洞内二衬结构实施阶段台车的整体稳定性,保证暗挖隧道的顺利实施;

15、4、提出由拱顶模板-环向模板-细部模板相结合的组合式隧道二衬结构实施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二衬施作阶段需大面积拆除临时支撑结构的技术痛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组合二衬台车,包括包括主台车(1)、多个分体台车(2)、支架系统(3)、水平中隔壁(4)、竖向中隔壁(5)、单侧分体行走轨道(6)、隧道中隔壁内轨(7)和支撑点位处钢模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台车(1)包括多个纵梁(101),多个所述纵梁(101)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顶模(102),所述顶模(102)截面为圆弧形结构,多个所述纵梁(101)另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横梁(103),所述横梁(103)底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支撑组件,每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均包括两个第一支腿(104),每个所述第一支腿(104)均跨设于隧道中隔壁内轨(7)上,每个所述第一支腿(104)侧壁均设有多个第一丝杆(105),每个所述第一丝杆(105)另一端设有第一千斤顶(106),每个所述第一千斤顶(106)另一端均与竖向中隔壁(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组合二衬台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分体台车(2)均包括多个中支撑杆(201)、环向模板和配重系统(202),所述配重系统(202)沿中支撑杆(201)长度方向布置于环形模板一侧,多个所述中支撑杆(201)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侧模(2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体式组合二衬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203)截面为圆弧形结构,多个所述中支撑杆(201)另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侧支撑杆(204),所述侧支撑杆(204)底壁均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二支撑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体式组合二衬台车,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均包括两个第二支腿(205),每个所述第二支腿(205)均跨设于单侧分体行走轨道(6)上,靠近主台车(1)的每个所述第二支腿(205)侧壁均设有多个第二丝杆(206),每个所述第二丝杆(206)另一端均设有第二千斤顶(207),每个所述第二千斤顶(207)另一端均与竖向中隔壁(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体式组合二衬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203)底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三丝杠(208),每个所述第三丝杠(208)另一端设有第三千斤顶(210),每个所述第三千斤顶(210)另一端均与隧道内轨的地面连接,远离主台车(1)的所述第二支腿(205)侧壁设有多个脱模油缸(20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组合二衬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系统(3)包括多个立杆、横撑和斜撑,每个所述立杆两端均设有载荷传递系统,每个所述载荷传递系统均包括第四丝杆和槽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体式组合二衬台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支腿(104)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斜梁(108),每个所述斜梁(108)另一端均与横梁(101)底壁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第一支腿(104)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升降油缸(107),每个所述第二支腿(205)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升降油缸(21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体式组合二衬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系统(202)包括配重箱体、填充材料、底部支撑装置和背部支撑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组合二衬台车,包括包括主台车(1)、多个分体台车(2)、支架系统(3)、水平中隔壁(4)、竖向中隔壁(5)、单侧分体行走轨道(6)、隧道中隔壁内轨(7)和支撑点位处钢模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台车(1)包括多个纵梁(101),多个所述纵梁(101)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顶模(102),所述顶模(102)截面为圆弧形结构,多个所述纵梁(101)另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横梁(103),所述横梁(103)底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支撑组件,每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均包括两个第一支腿(104),每个所述第一支腿(104)均跨设于隧道中隔壁内轨(7)上,每个所述第一支腿(104)侧壁均设有多个第一丝杆(105),每个所述第一丝杆(105)另一端设有第一千斤顶(106),每个所述第一千斤顶(106)另一端均与竖向中隔壁(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组合二衬台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分体台车(2)均包括多个中支撑杆(201)、环向模板和配重系统(202),所述配重系统(202)沿中支撑杆(201)长度方向布置于环形模板一侧,多个所述中支撑杆(201)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侧模(2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体式组合二衬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203)截面为圆弧形结构,多个所述中支撑杆(201)另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侧支撑杆(204),所述侧支撑杆(204)底壁均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二支撑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体式组合二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彪郑立立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蓝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