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高精度同步相量测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2550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高精度同步相量测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使守时装置输出精密分秒脉冲;(2)将精密分秒脉冲输入到采集卡的触发端;(3)采集卡得知当前的触发脉冲在秒内的具体位置;(4)采集卡采集得到数据序列后,再通过和守时装置中的GPS模块通信,得到当前采集数据序列第一点对应的粗略时刻,再由步骤(3)推算得到当前采集数据序列第一点对应的精确采集时刻,然后计算得到相量测量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守时装置输出精密的分秒脉冲,来启动采集卡在一秒内多次采集,这样可以避免计算结果的误差,精度高;可以在采集卡上使用低精度晶体的同时保证结果精度,因而方便使用第三方PCI/cPCI采集卡,节省了生产成本,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自动测量
,尤其涉及一种精密分秒脉冲和采集卡配 合实现的高精度同步相量测量的方法。技术背景 目前,电力系统中电压和电流都是随时间做正弦变化的时变量,都可用相量表示, 以标准时间信号作为采样过程的基准,通过对采样数据计算而得的相量称为同步相量。相 量测量装置(PMU)是用于进行同步相量的测量和输出以及进行动态记录的装置,由守时装 置、采集卡和数据处理模块构成。现有的PMU装置按照采样原则可以分为变频采样和定频 采样两大类;如果按照硬件体系的不同分类可以分为PC/104体系、PCI/cPCI/PXI体系或 DSP+AD转换+单片机体系等。在上述硬件体系和采样原则的组合中,PCI/cPCI/PXI体系加 定频采样是一种相对较好的组合,cPCI和PXI结构已经经过电信军工等多个行业验证,表 明可靠性、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性能、散热、可扩展性等多种指标都有优越的表现, 而定频采样容易实现全网的同步采集,保证同步复现。但是使用PCI/cPCI/PXI体系和定频 采样原则实现相量测量装置时,需要保证PCI/cPCI/PXI采集卡采样点的精度,目前一般的 做法是用PPS (秒脉冲)来触发采集卡采样,每一秒内的采样控制则由采集卡本身时钟来决 定。由于国家标准对相量测量结果精度要求很高,而商业采集卡往往使用普通晶体作为整 个采集卡的时钟源,这将导致采集卡采样间隔存在偏差,这种间隔的偏差会引起相量测量 结果的偏差。举例来说,如果使用普通晶体,并且以精确的(误差小于50ns)的pps启动采 集1秒数据,那么,在采集过程中,采集的起点是准确的,但采样点间的间隔相对于期望的 间隔可能会被压缩或延伸。这种间隔偏差引起相量测量结果偏差的情况可以计算如下 假设输入信号为完美的余弦信号,即 如果采集卡的晶振绝对准确,一个周波采集125点,则第一周波采样点应为 显然,利用上述数据进行DFT (离散傅里叶变换)计算,得到的结果不会存在偏差, 计算相量结果角度精确的等于a。但如果采集卡的晶振有IOOppm(相当于万分之一)的频率漂移,那么第一周波采 样得到的数据应该是 依次类推,第50周波采样得到的数据是 此时仍然采用DFT算法,df = 0. 005003计算结果就存在偏差,当α =0时,得到的角度结果为α ‘ = 1.76 角度偏差了 1. 76度,这是不能允许的。对于这个现象的解释采样时采样频率稍 有误差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采样的开始时刻必须精确,错Ius就是0. 018度,在上面 的数列中,如果不知道频率漂移的具体数值,认为是在处理这一秒最后一周波的数据,因此 认为该周波数据是在该秒的980ms开始采集,但是实际上不是这样,该周波数据采集开始 时刻比预期的时刻增加了 6126*0. 0001/125*0. 02 = 0. 000098016s,这98us对应的角度正 好是1.76度。当然,采集卡上的晶体可能温度系数会比IOOppm要好一些,典型值为10_25ppm之 间,但是即使如此,如果仅使用秒脉冲来触发采集,在每一秒的最后一周波角度偏差仍会大 于标准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能够保证相量测量结 果精度。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使守时装置输出精密分秒脉冲;(2)、将精密分秒脉冲输入到采集卡的触发端;(3)、采 集卡得知当前的触发脉冲在秒内的具体位置;(4)、采集卡采集得到数据序列后,再通过和 守时装置中的GPS模块通信,得到当前采集数据序列第一点对应的粗略时刻,再由步骤(3) 推算得到当前采集数据序列第一点对应的精确采集时刻,然后计算得到相量测量结果。所述步骤(3)具体为将pps秒脉冲作为采集量输入采集卡的采集通道,当触发 采集得到的数据中正巧PPS信号对应通道为高电平时,则得知该包数据为本秒的第一包数 据。所述的步骤(3)的另一种实现方式具体为将精密分秒脉冲与pps秒脉冲均输入 到计数器,每个分秒脉冲到达时计数器累加,秒脉冲到达时计数器清零,然后再将计数器的 输出输入到采集卡的采集通道,采集卡接收到数据通过分析对应计数器的通道得到当前数 据包为秒内的第几包数据。所述的步骤⑴具体为守时装置中恒温晶体高频振荡器的输出方波进入FPGA, FPGA对该方波进行记数,每累计到预先设定的数值就输出一个精密分秒脉冲。本专利技术通过守时装置输出精密的分秒脉冲,来启动采集卡在一秒内多次采集,这 样可以避免计算结果的误差,精度高;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可以在采集卡上使用低精度晶体的 同时保证结果精度,因而方便使用第三方PCI/cPCI采集卡,节省了生产成本,能够提高企 业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一的电路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二的电路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相量测量装置的部分装置守时装置1与采集卡2,采集 卡2的触发信号为守时装置1的恒温晶振经过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分频后产生的精 密分秒脉冲(实为经过PPS校准的精密方波),精密分秒脉冲频率(精密分秒脉冲频率为 50Hz或者IOOHz等)由希望每秒计算相量的次数决定。例如,如果希望每秒提供50次相量 数据,则脉冲应为50Hz方波,该脉冲的时间精度由恒温晶振保证,可做到上升沿距正确时 间误差小于50ns。本专利技术使用精密分秒脉冲触发采集卡2实现高精度同步相量测量的方法 如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所述。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如图1所示1)使守时装置1输出精密的分秒脉冲恒温晶体高频振荡器的输出方波进入 FPGA,FPGA对该方波进行记数,每累计到预先设定的数值就输出一个分秒脉冲(例如当恒 温晶体构成的高频振荡器频率为50MHz时,FPGA每得到1000000个上升沿就输出一个分秒 脉冲);2)将此分秒脉冲输入到采集卡2的触发端(即FPGA的触发端),触发采集卡2启 动采集;3)采集卡得知当前的触发脉冲在秒内的具体位置将pps秒脉冲作为采集量输入 采集卡2的采集通道,如果触发采集得到的数据中正巧pps信号对应通道为高电平,则该包 数据为本秒的第一包数据;4)采集卡2采集得到数据序列后,再通过和GPS模块通信,得到当前采集数据序列 第一点对应的粗略时刻(精确到秒),再根据步骤(3),推算得到当前采集数据序列第一点 对应的精确采集时刻,然后通过DFT (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得到精确的相量结果。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步骤(3),本实施例中步骤(3)采集卡得知当前的 触发脉冲在秒内的具体位置如图2所示,将精密分秒脉冲与pps秒脉冲均输入到计数器, 每个分秒脉冲到达时计数器累加,pps秒脉冲到达时则清零,然后再将计数器的输出输入到 采集卡2的采集通道,采集卡2接收到数据以后,通过分析对应计数器的通道得到当前数据 包为秒内的第几包。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采集卡2采用凌华的PX12206采集卡,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也可用在其 它采集卡上。本专利技术中使用分秒脉冲代替秒脉冲做触发信号后,相量计算精度可以大大提 高,仍以每秒的最后一周波为例,现在由于触发时刻为精确的980ms,则数据序列变为Γ ,6125 + 1*1.0001 ^ λ 6125 + 2*1.0001 ^ 、cos(-*2π + α),cos(-*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现高精度同步相量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使守时装置输出精密分秒脉冲;(2)、将精密分秒脉冲输入到采集卡的触发端;(3)、采集卡得知当前的触发脉冲在秒内的具体位置;(4)、采集卡采集得到数据序列后,再通过和守时装置中的GPS模块通信,得到当前采集数据序列第一点对应的粗略时刻,再由步骤(3)推算得到当前采集数据序列第一点对应的精确采集时刻,然后计算得到相量测量结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强郭为民孙素琴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电力试验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