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视防控眼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2540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7:2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近视防控眼镜,包括具有第一屈光区域和第二屈光区域的镜片,其中,第一屈光区域用于矫正视力,第二屈光区域包括近视离焦区域和远视离焦区域,近视离焦区域用于控制镜片的近视离焦参数,远视离焦区域用于控制镜片的远视离焦参数,镜片基于近视离焦参数和远视离焦参数之间的差异,控制视网膜前后方的成像差异,以减缓视力度数的加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眼镜,尤其涉及一种近视防控眼镜


技术介绍

1、一束平行光经过人眼后,光线汇聚在视网膜之前的成像状况称之为近视。通过在人眼前添加眼镜改变光路,使光线汇聚在视网膜上,该眼镜称为矫正眼镜。然而,矫正眼镜仅提供了单一的屈光度,用于矫正视网膜的视力,却无法防控近视度数的加深。因此,近视防控眼镜应运而生。

2、眼球增长机制是复杂的,有很多可能的影响因素。目前眼科学界一个被普遍认可的基于视觉反馈的理论是周边视网膜离焦理论,即佩戴近视矫正镜片矫正人眼视轴上的视力时,周边视网膜为远视离焦状态,此信号会促进眼轴继续增长。因此,干预人眼的周边视网膜视觉成像信号,造成周边视网膜近视离焦,成为目前市场上流行的近视防控的主要手段。但是现有基于离焦的近视防控眼镜,不论是硬镜还是软镜,其防控功效并不稳定,而且大多数是基于第一矫正区域的光焦度来叠加离焦,而人眼的视网膜不是一个平面,离焦应该根据视网膜的形状来进行叠加。

3、当视网膜前后像差均匀时,大脑无法识别眼轴生长方向的信号,进而减缓眼轴增长的趋势,达到近视防控的效果。

/>

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近视防控眼镜,包括具有第一屈光区域和第二屈光区域的镜片;其中,所述第一屈光区域用于矫正视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屈光区域包括近视离焦区域和远视离焦区域;所述近视离焦区域用于控制所述镜片的近视离焦参数;所述远视离焦区域用于控制所述镜片的远视离焦参数;所述镜片基于所述近视离焦参数和所述远视离焦参数之间的差异,控制视网膜前后方的成像差异,以减缓视力度数的加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视防控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近视离焦区域和所述远视离焦区域成对交替设置,所述近视离焦区域和所述远视离焦区域至少设置一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视防控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视防控眼镜,包括具有第一屈光区域和第二屈光区域的镜片;其中,所述第一屈光区域用于矫正视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屈光区域包括近视离焦区域和远视离焦区域;所述近视离焦区域用于控制所述镜片的近视离焦参数;所述远视离焦区域用于控制所述镜片的远视离焦参数;所述镜片基于所述近视离焦参数和所述远视离焦参数之间的差异,控制视网膜前后方的成像差异,以减缓视力度数的加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视防控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近视离焦区域和所述远视离焦区域成对交替设置,所述近视离焦区域和所述远视离焦区域至少设置一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视防控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屈光区域位于所述镜片的中心,所述第二屈光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屈光区域的外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视防控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屈光区域与所述第一屈光区域相邻的区域为所述近视离焦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视防控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屈光区域根据目标基线确定所述近视离焦区域和所述远视离焦区域;其中,所述目标基线基于所述第一屈光区域的光学有效口径边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梦晨王海松王丹琦吴涛张毅周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博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